付費限定

今生享盡榮華富貴,來世必淪為窮人或墜三惡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60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62會員
221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九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來因為網路視頻平台,出現大量末日預言的影片,我的一位老友嘆氣說,像我們這種,沒有錢蓋末日碉堡,或移民到火星的平民百姓,並不怕末日來臨,就怕被末日搞得半死不活,拖著殘缺或中了毒的身體,必須承受可怕的苦痛折磨,這才叫人感到煩心。 他問我,佛法中是否有解決之道。 我說,如果他是特別怕苦怕痛的人,
有位學佛的讀者來信問,他在學佛過程中,遇到很多佛友或師兄姐,推薦他修藥師法門,不僅能消災延壽,有病治病,還能有求必應,不管是相貌要變俊美或莊嚴,或生活上的物質資糧,都能所求滿願,富饒多金,甚至可免除牢獄災。 然而,《金剛經》既然都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我說過,大多數凡夫會造惡業,不是因為心腸壞,而是因為無明。 尤其每逢佳節,即使不是因為心腸壞,平日也守法老實不作歹事,但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很自然就會多吃了肉食,這個貪慾心,本身就已造了惡業,加上吃肉,也間接造了殺業。 曾經有讀者問我,我說過在家眾,情勢所逼可吃三淨肉,是否代表我同意修
即使你是長年唸佛人或覺修者,甚至是出家人,面對無常時,切勿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和定力。 我聽許多學佛朋友說,每當有高僧圓寂時,他的弟子或侍者,即使明白一切如夢幻泡影,諸行無常,毋須戀棧,但仍無法阻止悲愴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的衝擊,有的弟子甚至放聲大哭。 例如,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圓寂時,阿難就不
我說過,唸佛學佛和修行,是兩碼子事。 如你今生有緣能親近佛法,但只唸佛號求往生極樂淨土,或是讀經誦經持咒,迴向消業,而不敢真修或不懂得真修,實在是件很可惜的事。 我周遭的唸佛朋友,十有八九就是這樣,只是會唸佛或鑽研佛經義理,而不敢真修的人。 為什麼我能斷言他們沒有真修呢?
近來因為網路視頻平台,出現大量末日預言的影片,我的一位老友嘆氣說,像我們這種,沒有錢蓋末日碉堡,或移民到火星的平民百姓,並不怕末日來臨,就怕被末日搞得半死不活,拖著殘缺或中了毒的身體,必須承受可怕的苦痛折磨,這才叫人感到煩心。 他問我,佛法中是否有解決之道。 我說,如果他是特別怕苦怕痛的人,
有位學佛的讀者來信問,他在學佛過程中,遇到很多佛友或師兄姐,推薦他修藥師法門,不僅能消災延壽,有病治病,還能有求必應,不管是相貌要變俊美或莊嚴,或生活上的物質資糧,都能所求滿願,富饒多金,甚至可免除牢獄災。 然而,《金剛經》既然都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我說過,大多數凡夫會造惡業,不是因為心腸壞,而是因為無明。 尤其每逢佳節,即使不是因為心腸壞,平日也守法老實不作歹事,但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很自然就會多吃了肉食,這個貪慾心,本身就已造了惡業,加上吃肉,也間接造了殺業。 曾經有讀者問我,我說過在家眾,情勢所逼可吃三淨肉,是否代表我同意修
即使你是長年唸佛人或覺修者,甚至是出家人,面對無常時,切勿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和定力。 我聽許多學佛朋友說,每當有高僧圓寂時,他的弟子或侍者,即使明白一切如夢幻泡影,諸行無常,毋須戀棧,但仍無法阻止悲愴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的衝擊,有的弟子甚至放聲大哭。 例如,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圓寂時,阿難就不
我說過,唸佛學佛和修行,是兩碼子事。 如你今生有緣能親近佛法,但只唸佛號求往生極樂淨土,或是讀經誦經持咒,迴向消業,而不敢真修或不懂得真修,實在是件很可惜的事。 我周遭的唸佛朋友,十有八九就是這樣,只是會唸佛或鑽研佛經義理,而不敢真修的人。 為什麼我能斷言他們沒有真修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人生一切災難,除了天災,九成都是人禍。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人生一切災難,除了天災,九成都是人禍。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由修三有過患,能生猛厲欲求出離輪迴之心,以彼滅除輪迴。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