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是自己能夠在一件事情上非常的專心專注,把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也因為如此,通常創作出來的品質、效果都是自身的最大能力值,畢竟是自己投入全身的精力完成,所以許多的創作者、或者是其他各行各業,都想要找出自己能夠在自己想要的地方上達到「心流」的狀態。
那今天,我來談一下心流的反面「分神」,是不是可以這麼想,沒有分神,就能進入心流。
首先我們拆解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基本上所有的任務都是由更小的任務所組成,比如一個任務是「發一篇社群軟體的圖文」,那可以拆解成1.發想內容2.發想標題3.發想內文4.發文時間5.發想圖片6.設計圖片,總共由6個小任務組成,甚至設計圖片還可以拆成找素材、排版等等先不討論。
而我們的大腦,在我們轉換每個不同小任務的同時就需要消耗能量與注意力,尤其是相差大的任務,比如發文時間就跟標題、內文完全沒關係,大腦要重新跑一遍,而設計圖片跟撰寫文字也是不太相干的任務,大腦要再次轉換,而我們的能量就是在各個轉換之中消耗掉
。
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把同類型的小任務安排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轉換思維需要的能量,也可以保持自己的大腦在當領域的運作,因為就像運動或機器,前面都要先暖身預熱,等一段時間過後,才能跑的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