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 報導,近年護理人員的離職潮,再再凸顯台灣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根據近期統計光是今(2025)年初,更有324人離開,顯示即便在年終獎金發放期間,仍有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職場。
台灣護理人員的離職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原因包括薪資待遇不佳、工作壓力過大、人力配置不足、晉升機會有限,以及對組織政策的不滿等。
此外,輪班制度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也使許多護理人員難以平衡工作與家庭,進而選擇離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下是幾項建議:
全球各地也面臨類似的護理人力短缺問題。 例如,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護理人員的短缺尤為嚴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每年增加8%的護理畢業生,同時提高雇用和留任這些畢業生的能力。
然而,護理人員的國際流動也帶來新的挑戰。 許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護理人員前往發達國家工作,尋求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品質。 這種現象在COVID-19疫情後更加明顯。 然而,這也可能導致原籍國的醫療系統人力不足,進一步加劇全球護理人力的分配不均。
因此,台灣在面對護理人員外流問題時,應積極改善國內的工作環境與待遇,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並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護理人員留在國內服務,同時也應關注全球護理人力的公平分配,避免因人力流動造成的醫療資源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