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跳脫舒適圈:打造高效舒適圈的3個關鍵原則與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Alan,今天來聊聊一本顛覆傳統觀念的書——《別再跳脫舒適圈》,作者是克里斯汀·巴特勒。這本書的核心概念簡單粗暴地打臉了我們長期被灌輸的「要成功就得跳出舒適圈」這個觀念。書名直接告訴我們:別跳!站住!舒適圈其實是個寶地!

讀完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們這一代真的太愛折磨自己了!從小到大,老師、家長、老闆,甚至朋友,都在灌輸我們一個信念——「不逼自己一把,你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強?」但作者用一個很犀利的問題打醒我:如果為了追求舒適,結果卻讓自己一直不舒服,這不是很奇怪嗎?

重新定義「舒適圈」——它不是牢籠,而是基地!

以前我們被洗腦,認為舒適圈是讓人安逸、不思進取的地方。但這本書直接推翻這個概念,指出:

舒適圈是讓我們發揮最強實力的地方,不是一個「該逃離」的地方,而是應該「不斷擴大」的地方。

待在舒適圈,並不代表停滯不前,而是找到你真正擅長的事,然後爽快地累積經驗值,開心地升級!

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模型——自滿圈、生存圈、舒適圈:

  • 自滿圈:就是「覺得痛苦但又不敢換工作」的狀態,嘴上抱怨,行動0分。
  • 生存圈:每天忙得像陀螺,拼命追求成功,但從來沒感受到快樂。
  • 舒適圈: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讓自己有安全感、可以發揮專長,還能樂在其中的地方。

如何打造自己的舒適圈?「S.S.E. 原則」來助攻!

這本書教我們三個重點:

  1. Safety(安全感):選擇讓自己安心的環境,別逼自己去當職場勇者鬥惡龍!
  2. Expression(展現力):敢於展現自己,別害怕發光,因為「棒打出頭鳥」那是古代的事,現在會發光才有飯吃!
  3. Enjoyment(愉悅感):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工作痛苦到懷疑人生,真的值得嗎?

郝聲音的郝哥也分享他的經驗,他在第一次嘗試鐵人三項的經歷。當初他以為自己根本辦不到,畢竟游泳1.5公里、騎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這不就是「人間酷刑」嗎?結果他發現,循序漸進地訓練,讓他慢慢把運動變成一種樂趣,最後還成功完賽! 這就是舒適圈擴大的過程,不是硬逼自己死命跳出去,而是讓自己慢慢適應、擴展能力!

成為舒適圈的專家——放下執念,享受隨機的美妙!

這本書還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念:「計畫趕不上變化,執著於掌控,只會讓自己更痛苦!」說真的,我們很多時候太想控制一切,結果一個變數來了就崩潰。與其這樣,不如學會像水一樣流動,享受變化,讓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找到舒適感!

最後總結:舒適圈不是懶惰,而是持續成長的戰略!

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觀——我們不應該強迫自己跳出舒適圈,而是要學會如何擴大它! 最重要的是:

待在舒適圈,不代表不成長,而是讓成長更順暢、更快樂!

如果你做的事情讓你快樂,那就代表你正在對的路上!

學會適應變化,而不是強求掌控人生,這樣才會真正自在!

所以,與其逼自己「跳出舒適圈」,不如問自己:「我怎麼讓舒適圈變大,讓自己越來越舒服?」 這樣成長的過程才會既快樂又高效,對吧?

(好啦,這篇心得就寫到這裡,快去找這本書來看看吧!)

內容總結
別再跳脫舒適圈
5
/5
嗨!我是星際大叔Alan,一個熱愛 科幻、電玩、探索未知 的創作者。我從太空戰士3 開始接觸電玩,從此對未來世界、星際冒險充滿想像。這裡,你會看到 AI 繪製的異星世界、探索宇宙的故事、科幻遊戲解析,以及我對未來科技的瘋狂想像! 轉職人生如同一場宇宙冒險,我邀請你一起搭上這艘星艦,展開無限可能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擴大舒適圈是指挑戰和超越自己熟悉和舒適的範圍,去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技能、迎接新的挑戰。這種行為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增強自信,提升適應能力。為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可以設定目標、逐步進行、接受失敗、尋求支持,並保持開放心態。這將有助於個人和職業發展,帶來豐富的回報和無限的可能性。
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成功學心靈雞湯?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負能量,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完美人設,讓我們越來越焦慮、迷惘。別擔心,其實只要一些簡單的習慣,就能讓你擺脫低潮,找回生活的掌控權! 這次,我們不談那些遙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著手,一步步打造更積極、正向的自己。 一、 打開心房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Brad Stulberg的著作《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的六個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提升生活品質和達成真正的成功。無論你尋求個人提升還是職業生涯上的成就,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示和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顛覆傳統上認為非得用心、憑藉毅力、奮發圖強才能成功的觀念。反而建議可以用較輕鬆自在的方式,不需要把自己逼的那麼緊,不要過度要求完美,只要像個凡人,相信簡單,才能走的長遠。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本書作者檢視這種病態的文明病,提醒我們必須擺脫「個人英雄主義」永無止境追求超越自己與他人的桎梏,以打造「踏實成功六大原則」為根基。作者在早期的著作中,探討做事情要依循哪些原則,要如何培養熱情與動力,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史蒂夫希姆斯著 鄭換生譯 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從切磚工變成員孟大亨的街頭智慧 打動人心理及實現夢想的武功秘笈,光你一個人有好處,事情是推不動的,雙贏才是你每一次都應該設定的目標。 改天,是幹話中的幹話,完全沒有意義,做計畫時不要想著改天,而是要想著今天今天今天。 人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擴大舒適圈是指挑戰和超越自己熟悉和舒適的範圍,去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技能、迎接新的挑戰。這種行為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增強自信,提升適應能力。為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可以設定目標、逐步進行、接受失敗、尋求支持,並保持開放心態。這將有助於個人和職業發展,帶來豐富的回報和無限的可能性。
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成功學心靈雞湯?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負能量,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完美人設,讓我們越來越焦慮、迷惘。別擔心,其實只要一些簡單的習慣,就能讓你擺脫低潮,找回生活的掌控權! 這次,我們不談那些遙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著手,一步步打造更積極、正向的自己。 一、 打開心房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Brad Stulberg的著作《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的六個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提升生活品質和達成真正的成功。無論你尋求個人提升還是職業生涯上的成就,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示和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顛覆傳統上認為非得用心、憑藉毅力、奮發圖強才能成功的觀念。反而建議可以用較輕鬆自在的方式,不需要把自己逼的那麼緊,不要過度要求完美,只要像個凡人,相信簡單,才能走的長遠。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本書作者檢視這種病態的文明病,提醒我們必須擺脫「個人英雄主義」永無止境追求超越自己與他人的桎梏,以打造「踏實成功六大原則」為根基。作者在早期的著作中,探討做事情要依循哪些原則,要如何培養熱情與動力,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史蒂夫希姆斯著 鄭換生譯 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從切磚工變成員孟大亨的街頭智慧 打動人心理及實現夢想的武功秘笈,光你一個人有好處,事情是推不動的,雙贏才是你每一次都應該設定的目標。 改天,是幹話中的幹話,完全沒有意義,做計畫時不要想著改天,而是要想著今天今天今天。 人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