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dl.handle.net/11296/9cqhb6
楊豐勳(2018)墨子思想的起源、繼承與影響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nli chen的沙龍
4會員
148內容數
希望能將善知識加以彙整, 舉凡慈心善行義舉, 生活新知, 勵志怡情詩文, 願有助善知識流通而廣為人知, 互勉見賢思齊, 希冀有助益於捨妄施福濟祥和, 迎向人間好願景.
sanl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夫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而已。得其當,則六經至於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則於古雖遠,而於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而敝棄於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 姚鼐 古文辭類纂序
2025/02/27
夫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而已。得其當,則六經至於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則於古雖遠,而於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而敝棄於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 姚鼐 古文辭類纂序
2025/02/27
翰林高中國文 - 「頂真」、「頂針」。用前一句的結尾,來作後一句的起頭,形成聯綿不斷的意象。
2025/02/27
翰林高中國文 - 「頂真」、「頂針」。用前一句的結尾,來作後一句的起頭,形成聯綿不斷的意象。
2025/02/17
[文字學入門]簡易六書原則
https://tmrc.tiec.tp.edu.tw/html/rsr20081105093736a6g/sixbook.htm
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並不是先有「六書」,古人再依照這六種法則來創造文字的。
實際上,六書中關於
2025/02/17
[文字學入門]簡易六書原則
https://tmrc.tiec.tp.edu.tw/html/rsr20081105093736a6g/sixbook.htm
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並不是先有「六書」,古人再依照這六種法則來創造文字的。
實際上,六書中關於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電子書:《論語漫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兩句話講究比較大。歷來的詮釋都沒有講透,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沒看出這也是孔子及儒家對待周遭世界的態度,潛移默化卻深遠地影響了後世。
我們今天讀《論語》,重點不在於他的原意或字面意思是什麼,而是要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和運用

電子書:《論語漫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兩句話講究比較大。歷來的詮釋都沒有講透,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沒看出這也是孔子及儒家對待周遭世界的態度,潛移默化卻深遠地影響了後世。
我們今天讀《論語》,重點不在於他的原意或字面意思是什麼,而是要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和運用

公輸盤和墨子對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
擁有好的技巧,你能夠成為優秀人才;擁有無可取代的技巧,你能夠成為領域內首屈一指的大師;而擁有信念,才在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刻上自己的名字

公輸盤和墨子對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
擁有好的技巧,你能夠成為優秀人才;擁有無可取代的技巧,你能夠成為領域內首屈一指的大師;而擁有信念,才在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刻上自己的名字

禪林寶訓
2014.4.26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
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

禪林寶訓
2014.4.26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
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既然忽悠不了見多識廣的君主,大概只能去忽悠那些見識短淺或者腦袋不靈光的人了。事實上,孔子也確實這麼做了。遭到君王們白眼相待的孔子改變了策略,開始打起了下層階級的主意。孔子不再遊說國王和貴族了,而是辦起了講學論壇,從底層群眾中招收學徒。

既然忽悠不了見多識廣的君主,大概只能去忽悠那些見識短淺或者腦袋不靈光的人了。事實上,孔子也確實這麼做了。遭到君王們白眼相待的孔子改變了策略,開始打起了下層階級的主意。孔子不再遊說國王和貴族了,而是辦起了講學論壇,從底層群眾中招收學徒。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