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能就能產生熱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深度職場力》一書中,作者強調「只要深耕技能,就能產生熱情」,這個觀點很有意義,但它是否適用於每個人?我認為,這條道路不必然適合所有人。有時候,即使我們在某個領域變得非常專業,仍然無法感受到滿足或快樂。這時,我們應該回過頭來,探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技能 vs. 使命:找到平衡點

在職場中,技能是我們能夠貢獻的價值,而使命則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驅動力。當技能與使命能夠交集時,我們才能感受到工作真正有意義。但如果發現自己經過長時間練習一項技能,卻仍然無法導出熱情,那就是一個信號:

1.技能方向不對:你培養的技能或許不是你真正關心的事物。例如,你可能很善於財務分析,但內心卻向往創意工作。

2.價值觀與工作不符:即使你在某個領域表現優秀,但如果這份工作無法讓你實現內心的價值觀(例如影響他人、創造改變),那麼快樂感也很難產生。

3.缺乏自主與意義感:即使技能很稀罕,如果這份工作讓你覺得受限,或是無法對世界產生正向影響,你可能仍然會感到不滿足。

 

心理學與研究支持:技能與熱情並非必然相連

許多心理學研究指出,熱情並非單純來自技能的培養,而是受到個人價值觀、環境支持及內在動機的影響。例如,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Edward Deci)與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人類的動機主要來自於三個基本需求: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關聯性(Relatedness)。

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培養技能,但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主性(決策自由)、勝任感(能力發揮)或關聯性(與他人的連結),那麼即使我們技術高超,也可能缺乏熱情。因此,與其盲目相信技能會帶來熱情,不如從這三個維度來檢視自己的職業選擇。

 

不同人生階段的影響:如何在不同階段找到平衡?

1.職業初期(探索階段):這個階段應該專注於發展核心技能,並嘗試不同的領域,以確認哪些工作內容真正讓自己感興趣。過度專注於「熱情」可能會讓人忽略累積經驗的重要性。

2. 職業中期(成長階段):此時,你可能已經建立了專業技能,但如果開始對現有工作感到倦怠,就需要重新評估是否要轉換跑道,或者在現有領域尋找更具意義的職位。

3.職業後期(精進與轉型階段):當技能與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這個時候可能更需要關注使命感與影響力。如果發現工作與個人價值觀不符,可以考慮轉向其他職業或志業,來實現更深層次的滿足感。


如何重新探尋自我?

1.重新審視工作帶來的價值:你的工作是否真的與你的核心價值觀相符?

2.找尋「心流」時刻:哪些時候你會全然投入,不知不覺時間流逝?這可能是你的真正熱情所在。

3.運用測評工具探索職業方向:像是 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測試)、StrengthsFinder(優勢識別測驗)或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都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特質與職業偏好。

4.允許自己調整方向:技能的積累是必要的,但如果發現自己仍然不快樂,適時做出調整,朝向更符合內心想法的方向前進。

5.尋求職涯諮詢師協助:尋求職涯諮詢師一對一的輔導協助,透過陪伴與帶領,找出自己真正與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我認為在職場中,雖然技能是重要的,但如果工作無法與內心價值相符,那麼再多的技能也只是模仿生存。重要的是,找到技能與心中熱情的交集點,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職場滿足與成就感。

avatar-img
18會員
32內容數
20幾年人資主管經驗。分享我在職場中的觀察、想法與心得,希望透過相互交流,讓大家能有所收穫。分享主題包括書籍、職涯發展、成功習慣、人際關係、人力資源、領導管理......等。
留言2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佐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中,「偽君子」通常指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和善、正直,但實際行為或動機與外在表現不一致的人。讓我們一同閱讀本文,尋求應對之道吧!
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其中有些人像「情緒炸彈」,情緒波動大、容易激動,甚至影響團隊氣氛。 歡迎閱讀本文,學習一些應對之道吧!   「情緒炸彈」同事的特徵 1.情緒不穩,容易爆發 這類同事的
在職場中,「不沾鍋」形容的是那些擅長規避責任、避開問題核心,卻又能讓自己保持良好形象的人。他們擅長模糊責任、避免承擔風險、專注表面功夫,甚至巧妙地將壓力轉移給他人。這類型的同事,俗稱「不沾鍋」。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歡迎閱讀本文,一探究竟。
在職場中,「豬隊友」是一種幽默且略帶批評的說法,通常用來形容在團隊合作中,因此類成員的能力不足、態度消極、缺乏溝通或判斷力差等情況,而對團隊效率和成果發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失敗。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請閱讀本文。
職場中有一類人,我們稱之為「綠茶」。 試著閱讀本文來了解「綠茶」同事的特徵,及如何應對?
年關將近,許多人可能考慮過完年、領完年終,就要離職,但也有另一些人還在猶豫是否轉職。 甚麼情況下可以考慮離職呢? 當你發覺有本文所列9種徵兆,就可以考慮。 
在職場中,「偽君子」通常指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和善、正直,但實際行為或動機與外在表現不一致的人。讓我們一同閱讀本文,尋求應對之道吧!
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其中有些人像「情緒炸彈」,情緒波動大、容易激動,甚至影響團隊氣氛。 歡迎閱讀本文,學習一些應對之道吧!   「情緒炸彈」同事的特徵 1.情緒不穩,容易爆發 這類同事的
在職場中,「不沾鍋」形容的是那些擅長規避責任、避開問題核心,卻又能讓自己保持良好形象的人。他們擅長模糊責任、避免承擔風險、專注表面功夫,甚至巧妙地將壓力轉移給他人。這類型的同事,俗稱「不沾鍋」。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歡迎閱讀本文,一探究竟。
在職場中,「豬隊友」是一種幽默且略帶批評的說法,通常用來形容在團隊合作中,因此類成員的能力不足、態度消極、缺乏溝通或判斷力差等情況,而對團隊效率和成果發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失敗。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請閱讀本文。
職場中有一類人,我們稱之為「綠茶」。 試著閱讀本文來了解「綠茶」同事的特徵,及如何應對?
年關將近,許多人可能考慮過完年、領完年終,就要離職,但也有另一些人還在猶豫是否轉職。 甚麼情況下可以考慮離職呢? 當你發覺有本文所列9種徵兆,就可以考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看到書名「高效原力」,以為又是一本教你如何高效生產力的書;其實作者想傳達的是: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本書教你如何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本書講述的是這股熱情源自何處?如何找尋熱情?如何實踐熱情?在實踐熱情之際又避免"過熱"而誤入歧途。如何使用"自我覺察"來掌握熱情。如何激發我們最好的一面?
Thumbnail
當你專注於活在當下,而不是只在乎結果,當你無時無刻都能堅持踏實穩固的生活,就自然能夠擁有快樂、成就感、幸福感及恆久的成功。 提出「接受」、「臨在」、「耐心」、「脆弱」、「連結」、「運動」等六大原則,不只是說原理,更教你實踐方法,並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的重要性。透過種植內在動機、重視專注過程並接納短期失敗等六種元素,可以將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融入生活中。增進內在驅力、學會專注過程、釋放對最佳成果的執念、學會從短期失敗中獲取長期利益、培養耐心以及將心放在當下,讓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打造和諧的熱情與成功。
Thumbnail
無論是天分還是努力,都不是唯一的成就條件,真正關鍵在於持久的熱情和堅持不懈的毅力。而這種品質與天賦不同,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刻意練習來培養的。《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提供了實用的方法,教導讀者如何培養和強化恆毅力,這將對個人和職業生涯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你更有信心和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看到書名「高效原力」,以為又是一本教你如何高效生產力的書;其實作者想傳達的是: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本書教你如何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本書講述的是這股熱情源自何處?如何找尋熱情?如何實踐熱情?在實踐熱情之際又避免"過熱"而誤入歧途。如何使用"自我覺察"來掌握熱情。如何激發我們最好的一面?
Thumbnail
當你專注於活在當下,而不是只在乎結果,當你無時無刻都能堅持踏實穩固的生活,就自然能夠擁有快樂、成就感、幸福感及恆久的成功。 提出「接受」、「臨在」、「耐心」、「脆弱」、「連結」、「運動」等六大原則,不只是說原理,更教你實踐方法,並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的重要性。透過種植內在動機、重視專注過程並接納短期失敗等六種元素,可以將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融入生活中。增進內在驅力、學會專注過程、釋放對最佳成果的執念、學會從短期失敗中獲取長期利益、培養耐心以及將心放在當下,讓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打造和諧的熱情與成功。
Thumbnail
無論是天分還是努力,都不是唯一的成就條件,真正關鍵在於持久的熱情和堅持不懈的毅力。而這種品質與天賦不同,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刻意練習來培養的。《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提供了實用的方法,教導讀者如何培養和強化恆毅力,這將對個人和職業生涯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你更有信心和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