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而為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有的人責任心強,角色扮演到位,身為這種人的親友就會相對輕鬆。也有一些人,缺乏責任感,角色定位模糊,不該介入的偏偏插手,該履行的義務卻又裝糊塗,這樣子的人走哪裡都因欠缺智慧而不受歡迎。
惠子在銀行擔任經理,等到兩個弟弟都結婚了,她才慢慢思考自己的未來。惠子從小家境清寒,她是長女,看著爸媽為三個孩子吃苦,心中有說不出的心疼。惠子努力念書,大學畢業後考進銀行做事,為父母扛責任,當兩個弟弟在她的協助下成家立業,她也剛好接觸慈善團體,從經典中了解人生的歸宿和生命的意義。惠子說,「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如果我有自己的家庭,就沒有辦法照顧父母,也沒有辦法從事公益,衡量之下,我就做自己最有把握的事,照顧父母到百歲,做慈善到生命的盡頭。」
怡真三十五歲那一年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不能曬太陽、不能太累。當時,怡真的女兒才六歲,剛要上小學一年級,她非常悲傷,不知道自己還能陪伴女兒多久。在怡真心情最低落時受邀去聽講演,她聽見老智者這樣說,「把病交給醫生,交出去之後就不要去想,應該要想如何把握時間替自己做福氣。」那席話讓怡真醍醐灌頂,她全心投入公益,女兒一天天長大,媽媽在外面做公益,她除了上課念書就是做家務,讓媽媽忙了一天回家能夠馬上休息。
今年四十八歲的惠子單身,她非常感恩上天的安排,既能陪在父母身邊,也能從事最喜歡的公益,一生行善行孝,雙軌並行。而今年五十歲的怡真,與免疫系統疾病和平共處了十五年,做志工有時也會太累,有時也會曬到太陽,但是都無妨,她說因為心寬念純,所以身體越來越好。
惠子愛父母、怡真愛女兒的心讓她們瞬間變得強大,因為責任感而偉大,終究為自己圓滿了人生。人生在世,該接的責任,該愛的人,該報的恩,該盡的本份,都要好好去做,只要守本份盡責任,我們自己會得到幸福,家人也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好。
#公修公得
#婆修婆得
#自修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