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的社交關係 可以這樣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害羞的人真的很難融入社會嗎?


在人際關係中,「外向者」似乎總是更容易交朋友,更擅長在社交場合中展現自己,而「害羞的人」或「內向者」則常常感到社交壓力,甚至被認為「不合群」。但事實上,害羞並不等於不善交際,也不代表無法融入社會。害羞者只是需要不同的社交方式,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那麼,害羞真的會讓人難以融入社會嗎?還是我們誤解了內向與害羞的真正影響? 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個話題,並推薦一些書籍來幫助理解內向者的人際關係!


1. 「害羞」與「內向」是一樣的嗎?

很多人會把「害羞」和「內向」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者是不同的心理特質。

raw-image

💡 關鍵差異:內向者不一定害羞,他們只是比較喜歡安靜、不擅長主動社交,而害羞者則是因為焦慮或自卑,害怕被別人負面評價,導致難以開口說話。



2. 害羞的人真的很難融入社會嗎?

害羞的人並不是無法融入社會,而是因為社會的標準較傾向外向型人格,導致害羞者覺得自己「不符合主流社交模式」,進而產生焦慮與自我懷疑。

挑戰點:

  • 害怕主動與人說話,擔心自己說錯話或表現不好
  • 在群體中較少發言,容易被誤認為「冷淡」、「高傲」
  • 在職場上,可能不擅長表達自己,影響升遷或機會
  • 容易對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不安,害怕被拒絕

優勢點:

  • 傾聽能力強,善於觀察他人,能與人建立深厚關係
  • 重視高品質的關係,雖然朋友不多,但關係往往更深厚
  • 細膩且敏感,能夠注意到別人忽略的細節
  • 適合發展個人專業,例如創意、寫作、設計等領域,避免過度依賴社交

💡 結論:害羞的人可能在「融入社會」上需要比外向者多一點努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就能夠建立深厚且穩定的連結



3. 害羞者該如何更自在地建立社交關係?

如果你是害羞的人,這裡有一些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在社交場合中更輕鬆地與人相處:


(1)改變「社交等於表現」的錯誤認知


很多人會覺得:「我要在社交場合中表現得很好,才能被接受。」但事實上,社交是一種互動,而不是表演。

調整心態:不需要成為全場焦點,專注在「與人建立真實的對話」上,而不是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2)從小範圍社交開始


害羞的人通常在小型、熟悉的環境中比較能夠放鬆,因此可以先從「一對一」或「小群體」開始社交。

實踐方法

  • 先與熟悉的朋友聊天,再慢慢擴展社交圈
  • 參加小型讀書會、興趣社團,而不是大型派對
  • 與人互動時,從「共同話題」切入,而不是強迫自己說很多話


(3)學會「提問」,讓對話更自然


害羞者常擔心:「我要說什麼?」其實,與其想著要說什麼,不如學會「問對問題」,讓對話更順暢。

推薦對話開場技巧

  • 「你最近有沒有看什麼有趣的電影?」(興趣話題)
  • 「你平常喜歡去哪裡旅行?」(個人經歷)
  • 「這道菜看起來很好吃,你有推薦的餐廳嗎?」(生活話題)

💡 重點:問開放式問題,讓對方可以延伸話題,而不是單純「是/否」回答。



4. 推薦書籍


如果你對「害羞與社交」的主題感興趣,以下這些書可以幫助你更深入理解這個議題:

📖 《安靜,就是力量》 by Susan Cain

👉 這是一本專門探討內向者的書,解釋為何內向者(包括害羞者)也能在人際關係與職場中發光發熱。


📖 《害羞心理學》 by Bernardo J. Carducci

👉 這本書探討害羞的成因,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害羞者建立更自信的社交行為。


📖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by Leil Lowndes

👉 提供許多實用的溝通技巧,適合想改善社交能力的害羞者。


📖 《內向者優勢》 by Marti Olsen Laney

👉 這本書說明內向者如何在職場與社交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適合害羞的人學習如何善用自身特質。



5. 害羞不是缺點,而是另一種社交方式


害羞的人並不是真的難以融入社會,而是社會標準比較偏向外向者,導致害羞者在適應上需要多一點時間。但這並不代表害羞者不能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相反的,他們往往擁有更細膩的觀察力、深刻的對話能力,並且能夠與人建立真正有意義的連結。


最重要的是:不要強迫自己變得「很外向」,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讓自己自在地與人相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報|品味好生活
0會員
18內容數
我們在這邊討論生活、生命、享受、關係的各種品味。
2025/02/22
聽過陳致瑋老師講過的MBTI課程,讓我豁然開朗,對MBTI的實戰應用有了更多層次的理解。 致瑋老師提到ISTJ人的幾個特質,有優點也有缺點。其中針對ISTJ 為什麼不容易與人產生良好互動?如何改善人際關係?有蠻深的著墨,我特別整理出來,相信也會對ISTJ人的人際交往的尷尬狀況有些幫助。
2025/02/22
聽過陳致瑋老師講過的MBTI課程,讓我豁然開朗,對MBTI的實戰應用有了更多層次的理解。 致瑋老師提到ISTJ人的幾個特質,有優點也有缺點。其中針對ISTJ 為什麼不容易與人產生良好互動?如何改善人際關係?有蠻深的著墨,我特別整理出來,相信也會對ISTJ人的人際交往的尷尬狀況有些幫助。
2025/02/22
Leil Lowndes 是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專家,著作如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How to Talk to Anyone) 和 《90秒內讓任何人喜歡你》(How to Make Anyone Like You in 90 Seconds or Less),專門研究如何讓內向、害羞的人提升社交力
2025/02/22
Leil Lowndes 是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專家,著作如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How to Talk to Anyone) 和 《90秒內讓任何人喜歡你》(How to Make Anyone Like You in 90 Seconds or Less),專門研究如何讓內向、害羞的人提升社交力
2025/02/22
在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 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偏好,而這些偏好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交流方式、情感需求,以及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方式。 你觀察到 EF(外向+情感,Extraverted + Feeling) 的人更重視親密交流
2025/02/22
在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 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偏好,而這些偏好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交流方式、情感需求,以及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方式。 你觀察到 EF(外向+情感,Extraverted + Feeling) 的人更重視親密交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作者深受社交困擾。在過去的求學生涯中,作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能融入團體,但卻無法真正結交朋友,造成心理矛盾。文章分享了其煩惱的根源和對未來交友的心理準備。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作者深受社交困擾。在過去的求學生涯中,作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能融入團體,但卻無法真正結交朋友,造成心理矛盾。文章分享了其煩惱的根源和對未來交友的心理準備。
Thumbnail
1. 培養自信 : 專注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增強自我價值感。 2. 練習社交技巧 : 從與朋友和同學的日常互動開始,慢慢提高與人交流的能力。 3. 參加群體活動 : 加入學校社團或志願者活動,這樣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中認識新朋友。 4. 改善口才 : 可以閱讀一些提高口才的書籍,或參加演講課程。
Thumbnail
1. 培養自信 : 專注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增強自我價值感。 2. 練習社交技巧 : 從與朋友和同學的日常互動開始,慢慢提高與人交流的能力。 3. 參加群體活動 : 加入學校社團或志願者活動,這樣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中認識新朋友。 4. 改善口才 : 可以閱讀一些提高口才的書籍,或參加演講課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克服害羞和緊張,找到自信的方法,包括心態調整和自我成長。作者分享了對話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建議專注在可控部分來提升自信。文章指出,不用花費時間和金錢學習聊天技巧,而是要尋找共鳴並放棄無法聊得來的目標。藉由累積經驗,人們可以變得更自信和堅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克服害羞和緊張,找到自信的方法,包括心態調整和自我成長。作者分享了對話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建議專注在可控部分來提升自信。文章指出,不用花費時間和金錢學習聊天技巧,而是要尋找共鳴並放棄無法聊得來的目標。藉由累積經驗,人們可以變得更自信和堅強。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