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少,但是更好 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貼文,是說50歲之後的職涯發展,那位年紀已經超過50的先生,因為已經從本業離開,想要再挑戰新的產業,於是有考慮再去唸在職碩,也選了幾間學校的科系,要問網友的意見是如何?

  可想而知一定是負面的回覆居多,畢竟年紀都50出頭了,還要去學校唸個二、三年左右才會畢業,到時也差不多55歲左右,一般人的職涯也接近是60~65歲退休,所以這個學歷的投資成效如何,其實也不得而知。

  不過我那時有另一個想法,也就是為什麼人生到了後半場,怎麼還有加法的念頭?這個加法就是還想透過跨領域學習、接觸陌生的事業,來增加職場的競爭力;老實說以我個人的經歷,畢竟我也是年過40歲才拿到碩士學歷,但對我來說,碩士的學歷與我的工作資歷是正相關(機械、模具),所以這份學歷對我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我唸在職碩其實是透過減法去衡量出來的結果,當年我在104上面直至30歲左右,只要一開放履歷,就會有很多公司主動邀約面試,而年過35歲之後,公司主動邀約面的訊息就直線下降,那時我才真正意會到自己真的不年輕了,而職場上的優勢也不再了。

  本來我對於寫作、網路部落格經營、設計接案、做生意…等,發展的觸角還是很多元,突然就意會到再這麼保持著什麼都想要的念頭,可能一生就這樣維持低薪、時間被浪費掉了!於是才在接近40歲時狠下心去唸了在職碩,專精於自己的本業去發展,幾年後在電子業發展得還算不差,一份工作的年薪,就能抵掉原先除了正職工作外,還要兼差、接案、做小生意所賺的所有收入。

  也剛好在前幾天又看到了YTR張修修有影片介紹了這本書的作者"葛瑞格.麥基昂",所以我就找了這本“少,但是更好“來看,想不到內容與我近年的想法非常接近,看完後也覺得收穫不少,於是就在這邊介紹給各位朋友。

  在現代社會,時間成為稀缺資源,而忙碌似乎成為衡量個人成就的不成文標準。本書挑戰這種傳統觀念,提出「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概念,強調透過有意識地選擇、簡化與精準執行,以確保時間與精力投注於真正有價值的事物。

  全書架構清晰,從思維模式到具體行動,分為「精挑」、「簡化」、「準確執行」三個核心步驟。首先,精挑強調判斷何者為優先事項,避免陷入「所有事情都重要」的陷阱

  選擇的權力應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被外界的期待牽著走。其次,簡化則是去除多餘干擾,無論是資訊過載、無謂的會議,甚至是難以割捨的舊承諾,都需果斷清理,以確保核心目標不受干擾。最後,準確執行則針對實踐過程進行優化,包括排除障礙、建立流程,並確保每一步行動皆為達成關鍵目標服務。

  書中強調「優雅地說不」的能力。許多人習慣性接受所有請求,導致自身負擔過重,反而影響真正重要的事項。特別是在台灣職場環境中,這種情況尤為常見。與歐美國家相比,台灣職場文化較為類似日本,強調上下階級關係,員工往往難以拒絕上級或同事的請求,即便這些請求超出自身能力或時間範圍。

  因此,作者提出的「機會成本」概念對台灣職場工作者而言尤具價值——當所有事情都被視為必須完成時,真正重要的目標往往被稀釋。此外,透過設立界限來保護個人時間,能幫助員工在維持專業表現的同時,也兼顧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長期發展。

  本書不僅適用於職場,更能應用於生活各個層面。無論是個人成長、決策思維,甚至是組織管理,專準主義皆能發揮影響力。當個人或企業能夠專注於關鍵價值,避免被瑣事牽絆,便能將有限資源發揮至最大效益。

  建議對目前工作、生活、家庭還有許多方向不明的朋友,可以找本書來看看,相信對“選擇“這件事情,會有更好的取捨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2/23
少的確比較好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3
宇牛 聚焦的力量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4會員
313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簡遙莨盛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Thumbnail
幾年前我下定決心從壓力山大的職場退下來,許多好友聽了之後非常反對。 「你會每天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過不久就會百病叢生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保證你不用幾個禮拜就會覺得無聊,開始懷念上班的日子!」 「你不需要退出職場,你只是需要一個假期,趕快買機票去某個小島度假一個禮拜,回到公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歷經了發散、累積、囉唆、彙整的過程,開始試著將重點收斂,化繁為簡,希望能讓聽眾們理解想傳達的意念。兩個問題,是我最常與同學們分享的: 「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 「如果是我,我要怎麼做? 」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歷經了發散、累積、囉唆、彙整的過程,開始試著將重點收斂,化繁為簡,希望能讓聽眾們理解想傳達的意念。兩個問題,是我最常與同學們分享的: 「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 「如果是我,我要怎麼做?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