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e **最近有點懷疑,她是來工作的,還是來「繳學費」的?**🎭💰
事情是這樣的——📌 她剛進公司,HR 告知:「公司有完整的培訓計畫,讓新進員工快速上手!」
📌 結果,培訓結束後,HR 突然說:「這次培訓費用是 20,000 元,公司先幫妳墊付,離職前要扣回來。」
📌 Zoe 震驚:「???這不是公司應該提供的嗎?」
🔥 她翻閱合約,發現根本沒寫「要扣培訓費」。
🔥 她問 HR,對方笑著說:「這是公司內部規定,大家都這樣。」
🔥 她問同事,對方小聲回:「當初我也被扣了,沒辦法……」
「所以,公司這是在做生意,還是在栽培人才?」
她決定找 Alan 喝咖啡,看看這個**「職場底層邏輯解析大師」**,能不能幫她解開這場「培訓費該不該付」的困境。
☕【公司收取培訓費的底層邏輯】
「Alan,我是不是誤入了某種『培訓詐騙』?」Zoe 皺著眉,攪動著咖啡杯裡的奶泡。
Alan 挑眉,「讓我猜猜,公司一開始說有免費培訓,等妳受訓完,才告知要付錢?」
「沒錯!如果早說,我還可以考慮要不要參加,結果現在才講,這根本是變相強迫繳費吧?」Zoe 翻了個白眼。
Alan 笑了,拿起筆,在紙巾上寫下:
📌 「公司收取培訓費的三種可能性」
1️⃣ 合理投資型:「公司提供專業技術培訓,但會要求簽約,確保員工不短期離職。」📜
2️⃣ 變相賺錢型:「公司用培訓為名,向員工收費,減少營運成本。」💰
3️⃣ 套路割韭菜型:「這根本是詐騙,培訓只是個坑,真正目的是收費。」🚨
「妳覺得,妳的公司是哪種?」Alan 笑問。
Zoe 思考了一下,「應該是 2 和 3,因為合約裡根本沒提到培訓費,現在才講,感覺就是變相收錢!」
Alan 點點頭,「那麼,妳的問題不是『這筆錢要不要付』,而是『這筆錢合不合法?』」
📊【破解「公司強收培訓費」的三步驟】
🔹 第一步:確認「培訓費」是否合法,有無白紙黑字證據
- 查看勞基法,公司是否有權利要求員工支付培訓費?
- 若合約未提及「員工需支付培訓費」,那麼這要求可能不合法。
🔹 第二步:要求公司提供「正式書面證明」,測試真實性
- 直接問 HR:「請提供正式的培訓費用說明,並附上簽署過的合約條款。」
- 如果 HR 支支吾吾,那就表示這件事站不住腳!
🔹 第三步:若違規,考慮尋求勞工單位協助或拒絕支付
- 若公司無法提供正式文件,可向勞工局申訴,或以法律依據要求撤銷費用。
- 不要因為「大家都被扣了」就默默接受,權益應該要爭取。
「這樣,妳不是在跟公司對抗,而是在用法律與邏輯,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Alan 微笑道。
🚀【Zoe 的職場反擊】
🔹 先確認合約,看看有沒有正式條款
Zoe 回去翻了她的勞動合約,發現上面完全沒提到「員工需支付培訓費」!
**結果,她立刻抓住重點:「這筆錢,根本沒法律基礎!」**🎯
🔹 要求 HR 提供正式文件,測試對方的態度
Zoe 發郵件給 HR:「請提供正式的培訓費合約條款,並說明這筆費用的法律依據。」
**結果,HR 開始閃爍其詞:「呃……這是公司內規,沒有文件,但大家都這樣……」**🚩🚩🚩
🔹 若公司無法證明合法性,拒絕支付並尋求勞工局協助
Zoe 直接回覆 HR:「根據勞基法,若合約無載明,公司無權扣款,若仍堅持,可能需諮詢勞工單位。」
結果,隔天 HR 居然回信:「這次培訓費公司將不會向妳收取。」🔥
這天晚上,Zoe 發訊息給 Alan:「成功擺脫詐騙式培訓費!😂 這次沒有當冤大頭!」
Alan 回了一個笑臉:「恭喜妳,這次妳不是順從,而是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的職場權益。🎓」
Zoe 笑了,這一次,她知道,職場不是「該繳就繳」,而是「該爭取就爭取」。✨
🎯【結語:如何應對「公司向員工收取培訓費」?】
✅ 1. 先確認合約是否有白紙黑字規定,若沒有,這筆錢可能不合法。
✅ 2. 要求 HR 提供正式文件,測試對方的態度,避免被口頭敷衍。
✅ 3. 若無合法依據,可向勞工局諮詢或拒絕支付,不要默默接受不合理規定。
💡 「職場不是誰聽話就吃虧,而是誰懂規則就能站穩。」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