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是一個相當耗費體力與時間的工作,尤其對於即將邁入四十歲的我來說,踏上兩個孩子的全職奶爸之旅,更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
前半年幫忙照顧樂樂與多多的保姆,年紀與我相仿。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孩子們都已經上小學了。或許是因為在學校環境中,孩子們生病時的傳染力總是特別強。這六個月來,保姆向我們請了四次病假,不僅是為了好好養病,也是為了避免將病毒傳染給樂樂和多多。
保姆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在這條養樂多之旅的路上,懂得把自己照顧好,才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第一步,也是我們身為父母重要的任務。而孩子們也能以我們為榜樣,學會如何善待自己的身心。
但是,究竟什麼才算是真正「照顧好自己」呢?
中醫有一種說法是「百病皆生於氣」,其中解釋了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我們大腦中所產生的七情,如何去影響著我們的心、肝、肺、脾、腎這身體五個內臟的運作,進而去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
知名的身心靈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se Hay)也透過自己治癒子宮頸癌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疾病是可以療癒的,只要我們願意面對並處理情緒對身心造成的影響。她的著作《治癒你的身體》(Heal Your Body)提出了我深為認同的理念:我們的思想模式和情緒狀態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特定的負面思想如批判、憤怒和焦慮,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回頭看看自己使用了四十年的身體,健康檢查出現的紅字也一再地提醒我,要學會善待自己的身體。但是過去的我確實因為缺乏正面的思考模式,所以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那些曾經的易怒與焦慮,造成了我長期的胃潰瘍,還有那總是稍微偏高的血壓。
如今為了這一條養樂多之旅,我開始學習,也深深相信,持續維持積極正向的思維,透過正面的能量管理自己負面的情緒,是照顧好自己很重要的第一步。
於是每當我負面情緒湧現時,總是練習著先把自己抽離當下的思維,試著不要把負面的情緒擴散出去。接著培養自我覺察的習慣,嘗試追溯情緒的根源,並有意識地尋找事情的另一面。學習選擇更有能量的方式,去面對旅途中的每一個起伏。
你是否也認為,正向思維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呢?你又是如何為自己持續注入正面能量的呢?歡迎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與經驗。而我也會持續用文字記錄這段長途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衍伸閱讀:[相信正面的力量](https://vocus.cc/article/676f870efd897800014d2c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