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自己的任務|從情緒管理到身心平衡:全職育兒路上的自我療癒實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照顧孩子是一個相當耗費體力與時間的工作,尤其對於即將邁入四十歲的我來說,踏上兩個孩子的全職奶爸之旅,更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


前半年幫忙照顧樂樂與多多的保姆,年紀與我相仿。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孩子們都已經上小學了。或許是因為在學校環境中,孩子們生病時的傳染力總是特別強。這六個月來,保姆向我們請了四次病假,不僅是為了好好養病,也是為了避免將病毒傳染給樂樂和多多。


保姆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在這條養樂多之旅的路上,懂得把自己照顧好,才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第一步,也是我們身為父母重要的任務。而孩子們也能以我們為榜樣,學會如何善待自己的身心。


但是,究竟什麼才算是真正「照顧好自己」呢?


中醫有一種說法是「百病皆生於氣」,其中解釋了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我們大腦中所產生的七情,如何去影響著我們的心、肝、肺、脾、腎這身體五個內臟的運作,進而去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


知名的身心靈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se Hay)也透過自己治癒子宮頸癌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疾病是可以療癒的,只要我們願意面對並處理情緒對身心造成的影響。她的著作《治癒你的身體》(Heal Your Body)提出了我深為認同的理念:我們的思想模式和情緒狀態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特定的負面思想如批判、憤怒和焦慮,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回頭看看自己使用了四十年的身體,健康檢查出現的紅字也一再地提醒我,要學會善待自己的身體。但是過去的我確實因為缺乏正面的思考模式,所以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那些曾經的易怒與焦慮,造成了我長期的胃潰瘍,還有那總是稍微偏高的血壓。


如今為了這一條養樂多之旅,我開始學習,也深深相信,持續維持積極正向的思維,透過正面的能量管理自己負面的情緒,是照顧好自己很重要的第一步。


於是每當我負面情緒湧現時,總是練習著先把自己抽離當下的思維,試著不要把負面的情緒擴散出去。接著培養自我覺察的習慣,嘗試追溯情緒的根源,並有意識地尋找事情的另一面。學習選擇更有能量的方式,去面對旅途中的每一個起伏。


你是否也認為,正向思維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呢?你又是如何為自己持續注入正面能量的呢?歡迎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與經驗。而我也會持續用文字記錄這段長途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衍伸閱讀:[相信正面的力量](https://vocus.cc/article/676f870efd897800014d2cfe)


要補眠照顧自己的爸爸與樂多

要補眠照顧自己的爸爸與樂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樂多之旅
26會員
62內容數
我是雙胞胎男孩,樂樂與多多的爸爸。 這裡記錄的,不只是一趟育兒的旅程,更是一位中年男子,在成為爸爸後,重新回看自己的童年、學習管理情緒、並在家庭關係中不斷覺察與成長的真實筆記。
養樂多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從暴躁少年到溫柔父親,這是一段關於耐心的蛻變之旅。透過職場歷練與雙胞胎育兒經驗,作者領悟到耐心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需要持續練習的生命功課。
Thumbnail
2025/04/27
從暴躁少年到溫柔父親,這是一段關於耐心的蛻變之旅。透過職場歷練與雙胞胎育兒經驗,作者領悟到耐心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需要持續練習的生命功課。
Thumbnail
2025/04/13
作者從雙胞胎孩子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反思在AI時代的自我成長。透過閱讀、學習與寫作,培養好奇心與自學能力,記錄養樂多之旅的共同成長。
Thumbnail
2025/04/13
作者從雙胞胎孩子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反思在AI時代的自我成長。透過閱讀、學習與寫作,培養好奇心與自學能力,記錄養樂多之旅的共同成長。
Thumbnail
2025/03/24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家與保姆之間半年相處的點滴,以及保姆離職後作者夫婦的反思。文章探討了親密關係中情緒邊界,與原生家庭課題分離的議題,並分享了作者童年經驗及對未來親子關係的期許。
Thumbnail
2025/03/24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家與保姆之間半年相處的點滴,以及保姆離職後作者夫婦的反思。文章探討了親密關係中情緒邊界,與原生家庭課題分離的議題,並分享了作者童年經驗及對未來親子關係的期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