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26 比方見真章:為什麼真正厲害的人都會這樣說話?

Gimmy-avatar-img
發佈於Give me Book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當你問一個專家:「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結果對方說了一堆專業術語,聽完後,你只想點頭裝懂,心裡卻滿頭問號。


但另一種人,他們三言兩語就讓你恍然大悟,比如:「區塊鏈就像一本公開的記帳本,大家都能看到,不能篡改。」這樣一說,區塊鏈的核心概念瞬間清楚了!

這就是「比方」的力量——真正理解一個概念的人,才能用簡單的方式讓別人理解。如果你無法用比方說明一個概念,那表示你可能還不夠懂它。


1. 會打比方的人,理解事物的本質

我們常說:「大道至簡」,真正厲害的人,總能用簡單的話講清楚複雜的事。這背後的關鍵在於:他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能夠用比方把它拆解給你聽。


舉例來說,很多人對投資有誤解,以為每天買賣才叫投資,但巴菲特用了一個簡單的比方來說明:「投資就像種田,今天種下去,明天不會有收成,你要有耐心,等待時間的力量發揮作用。」這個比喻直接破除了「短期投機」的錯誤觀念。


還有最近很紅的 AI(人工智慧),但很多人不太懂什麼是 AI,覺得 AI很抽象,但如果用比方說:「AI 就像一個小孩,必須透過大量學習才能變聰明。」這樣大家馬上就能理解,為什麼 AI 需要大數據訓練。

真正理解一件事的人,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人懂,因為他們掌握了本質。

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明一件事,那你可能還沒真正理解它。

2. 好的比方來自熟悉的事物

一個好的比方,不是越花俏越好,而是要讓聽的人感到熟悉、親切,這樣才會引起共鳴。

舉例來說,我們之前常常說「養成好習慣」很重要,但建立習慣真的很難。

這個要怎麼打比方呢,可以嘗試這樣說:「習慣就像河道,水流久了,就會形成固定的路徑,改變它需要時間和努力。」這樣一來,人們就能理解為什麼習慣難以改變,但並非不可能。


另一方面,專業要打比方也是一個門檻,要怎麼能讓人快速理解呢?例如:如何做好行銷?

有些企業做行銷時,直接對顧客說:「快來買我們的產品!」但這就像剛認識一個人,就直接求婚,成功機率很低。好的行銷應該像談戀愛一樣,先吸引對方,建立信任,最後再提出「購買邀約」。這樣的比方,比枯燥的行銷理論更容易讓人記住。


最好的比喻來自日常生活,能讓陌生的概念瞬間變得親切易懂。

不怕概念深奧,就怕比喻陌生。

3. 比喻的力量來自準確的對應與簡潔性

比喻不能拖泥帶水,也不能模糊不清,關鍵是:準確且簡潔


舉例來說,品牌建立不是廣告打得多,而是要有清楚的定位。就像人一樣:「品牌就像一個人的個性,你不能讓人覺得你今天是溫文儒雅,明天又是狂野不羈,這樣沒有人會記住你。」這個比喻讓品牌的「一致性」概念變得具體。


我們再來說說「創新」。

創新不像爆炸,而更像種樹:「你先種下種子,澆水施肥,讓它慢慢長大,最後才能開花結果。」這比喻讓人理解,創新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長期的積累與投入。


好比喻不只是讓人懂,還能讓人記住,甚至用來說服別人。

一個好比喻,就是一句話讓人秒懂。

🎯CTA:好比喻讓人秒懂

  • 真正高手看得穿本質,能用簡單比喻講到讓人懂、會心一笑。
  • 多讀多看多聽多想、與強者為伍、智者為行。
  • 混沌之中找秩序,複雜的事簡單說。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已知的,而比喻能開啟未知的理解。當你擅長用比方講述事情,你不僅幫助別人理解世界,更是在重新塑造自己的思維方式。

會打比方的人,思維更靈活,理解更深刻,表達更有影響力。這不只是說話的藝術,更是洞察本質的智慧。


Podcast:早知道就好

Blog:Give Me Book






avatar-img
95會員
250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探討幽默的本質與運用,並從優越感幽默、錯愕感幽默和釋放感幽默三個面向深入分析,說明幽默不僅僅是搞笑,更是智慧的展現。文章並非單純闡述理論,更提供了許多生活化的例子,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自身溝通技巧的提升。
本文探討「知行不合一」的現象,並提出 What、Why、How 三個步驟,幫助讀者將知識轉化為行動。文章說明僅知道「是什麼」(What)不足以產生改變,必須理解「為什麼重要」(Why),並掌握「如何執行」(How),才能真正達成知行合一。
這篇文章探討有效的溝通技巧,重點在於理解『What、Why、How』三個問題的區別,並提供如何根據問題給出正確答案的實例。文章指出,有效的溝通在於讓對方理解並採取行動,並強調問對問題和給對答案的重要性。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許多人追求完美形象以求成功,但這反而容易招致惡意和壓力。本文提出「自汙」、「示弱」、「看淡」三個心法,說明如何透過幽默自嘲、尋求幫助、以及堅持自我價值觀,來提升格局和心態,並以自身經驗和名人事例佐證。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這篇文章探討幽默的本質與運用,並從優越感幽默、錯愕感幽默和釋放感幽默三個面向深入分析,說明幽默不僅僅是搞笑,更是智慧的展現。文章並非單純闡述理論,更提供了許多生活化的例子,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自身溝通技巧的提升。
本文探討「知行不合一」的現象,並提出 What、Why、How 三個步驟,幫助讀者將知識轉化為行動。文章說明僅知道「是什麼」(What)不足以產生改變,必須理解「為什麼重要」(Why),並掌握「如何執行」(How),才能真正達成知行合一。
這篇文章探討有效的溝通技巧,重點在於理解『What、Why、How』三個問題的區別,並提供如何根據問題給出正確答案的實例。文章指出,有效的溝通在於讓對方理解並採取行動,並強調問對問題和給對答案的重要性。
職場新鮮人如何從「打工人」轉變為「人生CEO」?本文探討員工與企業的合夥關係,說明工資、獎金、股權和價值觀四種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從「小松鼠」到「巨人」的成長過程,鼓勵讀者主動創造價值,設定高目標,最終成為職場上的佼佼者。
許多人追求完美形象以求成功,但這反而容易招致惡意和壓力。本文提出「自汙」、「示弱」、「看淡」三個心法,說明如何透過幽默自嘲、尋求幫助、以及堅持自我價值觀,來提升格局和心態,並以自身經驗和名人事例佐證。
「老師,我想問,大學學的知識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多大幫助?」 這是一位學生在我演講時提出的問題。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不到 10%。」 這個回答讓全場安靜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學校教給我們的知識,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如何培養技能,甚至更重要的——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有時候你會覺得對方已經表示理解,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或是有聽懂也認同,但就是沒有領悟到什麼的感覺,這時你可以找個很像的事物來比喻,最好還是對方已經很懂的事。 如果對方能連結自己的經驗,就容易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產生更為認同,覺得好理解的情緒。 理解與領悟的分界線 說到理解和領悟,這兩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普通人和優秀人解決問題的差異,提出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進行調整的解決問題模式,並強調了不被利益或立場左右的重要性。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有時候你會覺得對方已經表示理解,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或是有聽懂也認同,但就是沒有領悟到什麼的感覺,這時你可以找個很像的事物來比喻,最好還是對方已經很懂的事。 如果對方能連結自己的經驗,就容易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產生更為認同,覺得好理解的情緒。 理解與領悟的分界線 說到理解和領悟,這兩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普通人和優秀人解決問題的差異,提出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進行調整的解決問題模式,並強調了不被利益或立場左右的重要性。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