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媺嫚姊妹的書包裡看到老師準備的親子共讀書《為什麼要說對不起?》,媺嫚媽媽就立刻懂了老師的用心。那天接媺嫚姊妹下課時,老師提到今天的繪畫課上嫚妹妹推了同學,但不願意道歉。
❤️一場小衝突,其實是一堂人生課
在那堂課上,嫚妹妹正專心畫畫,這時同組的一位也很喜歡畫畫的同學湊過來想看看她的作品。嫚妹妹不太喜歡別人靠太近,一個不開心就輕輕推了同學一把。 老師看到了,請她說一聲「對不起」,但嫚妹妹很倔強,怎樣都不開口。 老師沒有生氣,只是溫和地說:「如果你不想道歉,那就先暫停畫畫。」嫚妹妹想了一下,選擇了站在一旁沉默,寧可不畫畫也不道歉。 這樣的情境,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孩子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卻就是不願意低頭認錯。
📖《為什麼要說對不起?》——讓道歉變得沒那麼難
這本繪本超可愛又貼近生活,完全是為孩子量身打造的「道歉入門課」。 書中用各種有趣的動物角色演出日常小衝突,比如:🐺 哈狼不小心用劍刺到咪咪,結果大家要他說對不起!
🐷 豬比放了個超臭的屁,還死不承認,結果被大家拆穿在說謊…
孩子看了會邊笑邊想:「欸,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辦?」
✅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做錯的時候,沒關係。
✅ 道歉不是輸,是勇敢面對自己的行為。
✅ 一句真心的「對不起」,可以讓大家的心都輕鬆下來。
✅ 有時候,不一定非得用嘴巴說,一個動作也能傳達歉意。
而且,書中也幫家長解答了孩子最常問的那些難題: 「明明是他先動手的,為什麼我要說對不起?」
「我又不喜歡他,道歉有用嗎?」
透過角色之間的互動,孩子會慢慢懂得什麼是「同理心」、什麼是「修復關係」,最棒的是,他們會發現——原來道歉,其實是一種讓人更溫柔、更有力量的行為。
這本書不只談「道歉」,也聊到像「說謊」這樣常發生的小事。
它不是直接貼標籤說「說謊就是壞孩子」,而是帶孩子一起思考:說謊背後,可能是害怕、緊張或想要被接納的情緒。學會處理情緒,比單純「不要說謊」更重要。
👪 一起讀,一起聊,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這本書非常適合爸媽陪孩子一起讀。邊讀邊聊:「你有沒有遇過像這樣的情況?」「如果換成你,你會怎麼辦?」這些聊天過程中,其實就是孩子在練習「說出來」,也在學著「想一想」。



❤️道歉,不只是說出口的三個字
說「對不起」,對我們大人來說也許只是個動作,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次「面對自己的勇氣挑戰」。 他們要承認自己做錯、可能會被罵,還得放下面子,這可不簡單。 嫚妹妹選擇不說話、站在一旁,或許正是她保護自己的方式。她可能心裡也很糾結,甚至在想:「我沒有惡意,為什麼我要道歉?」
這些反應,是孩子面對情緒壓力時自然的防衛。沉默、倔強、逃避,不代表他不懂,而是他還沒準備好。
媺嫚媽媽最感動的,是老師並沒有強逼嫚妹妹說出「對不起」,而是給她時間,陪她一步步走過那段情緒,幫助她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歉意。 最後,嫚妹妹走向那位同學,輕輕低下頭,雖然沒說話,但那個動作,就是她的「對不起」。 有時候,比起千言萬語,一個真誠的小舉動更有力量。
❤️陪孩子,一起學會「說對不起」
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次次的「情感練習」。每次的小衝突、小誤會,都是練習理解別人、表達自己的機會。 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一點空間,還有一本像《為什麼要說對不起?》這樣溫柔誠實的好書,陪著他們一起長大。
因為,道歉不是結束,而是關係重新開始的美好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