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成長瓶頸:企業再成長的五大阻礙與五項解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長期的成功,往往會成為下一階段的阻力。」—— 改寫自《轉型再成長》,李吉仁,2024


#成長變成企業的『瓶頸』?

某機電整合公司,在三年內營收翻倍、團隊規模擴充至兩倍以上。但當 ESG 評比壓力來臨、同業開始數位轉型、客戶期待更永續的解決方案時,這家公司卻陷入了一種疲乏感:每件事都在做,但好像又都推不動。

這正是我們在顧問工作中,最常遇到的現象:

“企業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缺乏一套『再成長』的邏輯與方法。"

李吉仁教授在《轉型再成長》中將這種情況定義為:組織進入高原期(plateau),若無法跨越,將可能走向遞減或失速。


#再成長的五大阻礙:你踩到哪一個?

根據我們對企業案例的歸納,以下是五種最常見的阻礙:

1.缺乏雙引擎:仍只靠內部資源硬撐

內部團隊疲乏,卻遲遲未考慮策略夥伴或外部顧問,讓成長只能靠現有資源硬撐。

2.新事業沒流程、沒責任鏈

跨部門支援意願低,缺乏 SOP 或里程碑設計,導致新事業執行就像是員工下班後多出來的工作,沒有人負全責、也缺乏正規資源支援。

3.新能力的人才導入與支援系統

轉型需要 ESG、AI、國際報導等新知識,但公司仍習慣「內部調派」,錯失學習黃金期。

4.組織文化仍以『短期績效』為導向

新事業若不能短期產值,就被打回票;創新失敗一次,就不再被允許嘗試。

5.組織設計未跟上新目標

策略想往平台化發展,但組織還是線性專案制;想做 ESG 績效,但沒有資料鏈與回饋機制。


#五項行動:打造企業的再成長引擎

行動一:建立『內部育成+外部合作』雙引擎

某水資源工程公司原本僅做設備代工,後來與環保署開發合作平台,一邊育成 ESG 資料部門,一邊與大學團隊共創預測模型。這就是雙引擎的實例。

行動二:設計清晰的新事業開發流程

我們協助某能源服務商建構「探索 → 試點 → 延伸」三段式 SOP,並設計內外部責任鏈結構,讓轉型不再只靠創意,而是可被複製的流程。

行動三:盤點並導入關鍵新能力

盤點內部缺 ESG 專業人才、資料分析能力,進行外部顧問導入,並建立「共學式內部工作坊」,讓人才成長與事業成長同步發生。

行動四:重塑文化,允許『階段性錯誤』

為新事業設計特別KPI與容錯制度,如「試點階段允許延遲3週」或「學習成果納入評比」,讓成員敢做、敢學、不怕跌倒。

行動五:調整組織設計承接策略目標

某顧問公司從線性部門制改為矩陣式小組制,讓 ESG、數位、技術人員可快速組隊、專案對接,大幅提升反應速度與創新落地率。


實例:ESG平台型顧問公司的轉型路徑

這是一家原本以「碳足跡查驗」為主要營收的工程顧問公司,2025年起面對產業競爭壓力與 ESG 客戶新需求,決定轉型:

  1. 設立新事業群,專責 ESG 軟體平台研發與服務
  2. 與外部資料供應商合作,導入自動化排碳資料介接
  3. 成立跨部門成長小組,每月一次回顧與滾動修正

結果一年內創造了超過 25% 的新營收來源,並成功爭取兩家國際品牌企業成為長期客戶。

這樣的轉型成功關鍵,不在於工具,而在於:

從高層策略願景、組織設計、人才成長到文化思維,全套進化。


邀請你:參加我們的『企業再成長策略診斷會議』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企業正在面對:

  • 成長速度停滯,但團隊已經滿載
  • 推動新事業屢屢受阻,資源與協作斷裂
  • ESG 或數位轉型,始終沒有形成「新獲利引擎」

那麼,我們誠摯邀請你預約一次顧問診斷對話。

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方式:線上會議或實體交流,彈性安排
預約信箱:esmod.ou@gmail.com

讓我們一起,從高原邁向高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文松的沙龍
18會員
278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歐文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文探討離岸風電開發如何透過「共榮計畫」達成環境、社會與經濟三贏,並提供撰寫共榮計畫的步驟與案例分享,協助政府機關、開發商、環保單位及相關人士瞭解如何讓離岸風電開發獲得地方支持,實現永續發展。
2025/04/21
本文探討離岸風電開發如何透過「共榮計畫」達成環境、社會與經濟三贏,並提供撰寫共榮計畫的步驟與案例分享,協助政府機關、開發商、環保單位及相關人士瞭解如何讓離岸風電開發獲得地方支持,實現永續發展。
2025/04/21
這篇文章探討許多企業在推動 ESG 時遇到的困境,例如方向模糊、行動混亂、成效不清等,並提出「以終為始」的 ESG 策略藍圖解決方案,以 5C × SPTSi 策略規劃模型,引導企業建立可執行、可追蹤、有產出的 ESG 策略,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探討許多企業在推動 ESG 時遇到的困境,例如方向模糊、行動混亂、成效不清等,並提出「以終為始」的 ESG 策略藍圖解決方案,以 5C × SPTSi 策略規劃模型,引導企業建立可執行、可追蹤、有產出的 ESG 策略,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4/14
那天台灣股市下跌兩千點,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對台灣商品課徵32%關稅。我一位工程顧問朋友在Line上傳訊問我:「這是不是代表我們的案子接下來會很難標?政府是不是也凍結預算了或移走預算?」 我沒有馬上回答,因為我想得更遠。當大家都在看風險,我們應該看到機會的切口
2025/04/14
那天台灣股市下跌兩千點,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對台灣商品課徵32%關稅。我一位工程顧問朋友在Line上傳訊問我:「這是不是代表我們的案子接下來會很難標?政府是不是也凍結預算了或移走預算?」 我沒有馬上回答,因為我想得更遠。當大家都在看風險,我們應該看到機會的切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機制化管理來解決組織困擾,包括責任與權限、危機意識、比較與公平、企業理念和前進感等概念,並提供了突破思維的發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機制化管理來解決組織困擾,包括責任與權限、危機意識、比較與公平、企業理念和前進感等概念,並提供了突破思維的發想。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科技背景的創業者在不同階段應該做的事情,Idea 階段要迅速做出原型並讓使用者試用,MVP階段的目標是建構來發布並在一週內完成,發布階段要找到product-market fit等等。還有講述選擇技術棧、持續迭代、以及如何招募等。要以完成產品為優先,而非做到完美的架構,且能夠快速的迭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科技背景的創業者在不同階段應該做的事情,Idea 階段要迅速做出原型並讓使用者試用,MVP階段的目標是建構來發布並在一週內完成,發布階段要找到product-market fit等等。還有講述選擇技術棧、持續迭代、以及如何招募等。要以完成產品為優先,而非做到完美的架構,且能夠快速的迭代。
Thumbnail
企業需要持續調整以契合市場需求,轉型是必然需要面對的挑戰。科技發展、ESG轉型、電動車、AI轉型、敏捷管理等需求頻繁。成功轉型的比例僅有20%,建議引入變革急迫感、強大變革領導團隊、建立明確願景與溝通、去除障礙、創造短期戰果、不宣佈勝利過早、深植變革文化。參考「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
Thumbnail
企業需要持續調整以契合市場需求,轉型是必然需要面對的挑戰。科技發展、ESG轉型、電動車、AI轉型、敏捷管理等需求頻繁。成功轉型的比例僅有20%,建議引入變革急迫感、強大變革領導團隊、建立明確願景與溝通、去除障礙、創造短期戰果、不宣佈勝利過早、深植變革文化。參考「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