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的故事:玉米濃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四章:玉米濃湯(甜甜的依賴) 媽媽的玉米濃湯,甜得剛剛好。她說:「你小時候喝一碗不夠,總要再添半碗。」 明花小時候,最喜歡放學回家時,聽到鍋裡玉米濃湯翻滾的聲音。媽媽站在爐邊,一手拿湯杓輕輕攪拌,一手緊握著鍋把手,將鍋子輕輕轉動,讓濃湯慢慢變得滑順。 「媽,我好餓!」她總是這樣喊著,然後飛快地爬上飯桌前的椅子。 「再等一下,還燙口呢。」媽媽舀起一勺湯,輕輕吹涼,放進她的碗裡:「慢點喝,別燙著。」 那時的明花還不懂什麼是家,只知道這碗甜甜的湯,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味道。 長大後,明花考上外地的大學,離家前一天,媽媽為她煮了一大鍋玉米濃湯。她裝進保溫杯帶上車,一路喝到學校。那天的天氣微涼,湯還是溫的,但喝到最後一口時,她卻突然有點想哭。 開學後的日子過得很快,課業、社團、打工……一天天忙碌下來,直到某個下雨的晚上,她窩在宿舍,翻來覆去睡不著,腦海裡忽然閃過小時候喝湯的畫面。 她拿起手機傳訊息給媽媽:「媽,妳的玉米濃湯怎麼煮的?」 媽媽的訊息很快跳了出來:「玉米要用奶油炒過,湯才香。還有,記得煮好後稍微放涼,別急著喝,會燙。」 明花跟著媽媽的步驟,一步步地煮。等湯滾起來的時候,房間裡瀰漫著熟悉的香氣,她忍不住舀了一勺,輕輕吹涼,再喝進嘴裡。 「……還是差一點味道。」她低聲呢喃。 但她知道,少的不是鹽,也不是奶油,而是媽媽在對面,看著她喝湯的味道。 後來的後來有一天,換成她站在廚房裡,攪拌著玉米濃湯,身後傳來稚嫩的聲音:「媽媽,湯好了沒?」 她回頭,看見兒子探著頭,圓圓的眼睛,和當年的她一模一樣。 她輕輕吹涼,舀進碗裡,說:「慢點喝,別燙著。」 那一刻,她明白了,家的味道,不只是湯的甜,而是那份溫柔的等待與依賴,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玉米濃湯食譜 食材: 甜玉米粒 1杯(可用罐裝或新鮮玉米) 洋蔥 1/4顆(切碎) 奶油 1大匙 低筋麵粉 1.5大匙 牛奶 1杯 雞高湯 2杯 鹽 少許 黑胡椒 適量 蛋黃 1顆(可選) 步驟:

1. 鍋中放奶油,小火炒香洋蔥至透明。 2. 加入低筋麵粉拌炒,讓麵粉與奶油混合,炒出淡淡香氣。 3. 倒入雞高湯,一邊攪拌一邊慢慢煮滾,讓湯變稠。 4. 加入玉米粒,轉中小火燉煮5分鐘。 5. 倒入牛奶,煮至溫熱但不沸騰。 6. 加鹽與黑胡椒調味,試試味道。 7. 若想增加濃郁口感,可取蛋黃拌入少許熱湯,再慢慢倒回鍋中攪拌均勻。

8. 熄火後稍微靜置2分鐘,即可盛碗享用。 小提醒: 想讓湯更細緻,可以用果汁機打碎後再加熱。 若想讓湯更濃郁,可加一點鮮奶油或起司片。 最重要的是,煮好後,記得輕輕吹涼,慢點喝,別燙著。


世界很大,但家裡的湯碗總有我的一個位置



avatar-img
容奕生活誌
1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 容奕生活誌 寫作於我而言,不過是一種尋常的寂寞, 而AI無聲無息地來了,添了一雙慧黠的眼, 讓筆下的情感更為精確,竟也觸動了人心。 但這其中的好,未必全是我的, 更多的是時代的。 如有情節巧合 純屬宇宙安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容奕生活誌 的其他內容
第三章:蔬菜牛肉湯(牠還在家) 你總說牠嘴刁,牛肉要燉得夠爛,紅蘿蔔不能太生,湯也不能太鹹。 其實,是你習慣了按照牠的口味煮,而不是牠挑食。
第二章:桂圓紅棗燉雞湯(夢裡的溫柔) 夢見母親時,她總是坐在灶邊,手裡一碗熱騰騰的湯,叫我別忘了回家。
第一章:冬瓜排骨湯(他只說:這塊透了) 在寒冷的冬天,敘述者前往南方小島探望退休的父親,島上生活簡單寧靜,父子倆透過一碗冬瓜排骨湯,傳達著多年來未曾說出口的親情。文章以溫馨感人的筆觸,描寫父子間細膩的情感交流,並附上冬瓜排骨湯食譜。
月桃在清明節前重逢兒時的長饅頭,這股熟悉的味道讓她想起已故父親。這篇故事細膩描繪了失智與回憶交織的情感,並透過味道再現了親情的溫暖。
開心享受食物吧!現代人過度關注健康資訊,導致飲食焦慮,吃東西時充滿恐懼,反而影響身心健康。本文透過外婆的故事,探討健康不僅是飲食的選擇,更是心態的平衡。真正影響我們的,或許不是食物,而是內心的擔憂與壓力。
小沙彌被無端罵怒,向師父求教。師父用比喻告訴他,若不接受他人的怒氣,它就不會影響自己。最終,小沙彌明白了情緒的苦樂源自於自己的反應,保持內心平靜即可不受外界情緒干擾。
第三章:蔬菜牛肉湯(牠還在家) 你總說牠嘴刁,牛肉要燉得夠爛,紅蘿蔔不能太生,湯也不能太鹹。 其實,是你習慣了按照牠的口味煮,而不是牠挑食。
第二章:桂圓紅棗燉雞湯(夢裡的溫柔) 夢見母親時,她總是坐在灶邊,手裡一碗熱騰騰的湯,叫我別忘了回家。
第一章:冬瓜排骨湯(他只說:這塊透了) 在寒冷的冬天,敘述者前往南方小島探望退休的父親,島上生活簡單寧靜,父子倆透過一碗冬瓜排骨湯,傳達著多年來未曾說出口的親情。文章以溫馨感人的筆觸,描寫父子間細膩的情感交流,並附上冬瓜排骨湯食譜。
月桃在清明節前重逢兒時的長饅頭,這股熟悉的味道讓她想起已故父親。這篇故事細膩描繪了失智與回憶交織的情感,並透過味道再現了親情的溫暖。
開心享受食物吧!現代人過度關注健康資訊,導致飲食焦慮,吃東西時充滿恐懼,反而影響身心健康。本文透過外婆的故事,探討健康不僅是飲食的選擇,更是心態的平衡。真正影響我們的,或許不是食物,而是內心的擔憂與壓力。
小沙彌被無端罵怒,向師父求教。師父用比喻告訴他,若不接受他人的怒氣,它就不會影響自己。最終,小沙彌明白了情緒的苦樂源自於自己的反應,保持內心平靜即可不受外界情緒干擾。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在外用餐時,如果是西式的餐點,玉米濃湯是常常會喝到的搭配湯品,個人也是玉米濃湯的愛好者。但除了高價位餐館的玉米濃湯真的比較好喝以外,一般市售的玉米濃湯,大都勾芡得太濃稠了,尤其有些湯品可無限喝到飽的餐館,因成本的考量,這種類型的玉米濃湯,內容通常只有少許食材點綴,對我而言,比較像是有味道的麵粉
Thumbnail
每年一次,母親都會做大量的金平牛蒡。 這並不是因為我考試得了滿分,或是通過了什麼測驗,甚至贏了棒球比賽等值得慶祝的事,而只是她單純心血來潮。 對於小學生的我來說,母親做的金平牛蒡太過辛辣,讓舌頭發麻。但這道菜結合了醬油、砂糖和味醂的甜鹹味道,即使只吃一口也能配半碗飯,非常美味。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吃湯圓,老了一歲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在外用餐時,如果是西式的餐點,玉米濃湯是常常會喝到的搭配湯品,個人也是玉米濃湯的愛好者。但除了高價位餐館的玉米濃湯真的比較好喝以外,一般市售的玉米濃湯,大都勾芡得太濃稠了,尤其有些湯品可無限喝到飽的餐館,因成本的考量,這種類型的玉米濃湯,內容通常只有少許食材點綴,對我而言,比較像是有味道的麵粉
Thumbnail
每年一次,母親都會做大量的金平牛蒡。 這並不是因為我考試得了滿分,或是通過了什麼測驗,甚至贏了棒球比賽等值得慶祝的事,而只是她單純心血來潮。 對於小學生的我來說,母親做的金平牛蒡太過辛辣,讓舌頭發麻。但這道菜結合了醬油、砂糖和味醂的甜鹹味道,即使只吃一口也能配半碗飯,非常美味。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吃湯圓,老了一歲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