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發自內心地去實行,才能生效”
經典好書:卡內基說話之道
作者:戴爾‧卡內基翻譯:亦言
好人出版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然後再開頭的如何利用本書的九項建議就也提到:我希望閱讀這本書的人,不用各種方式去欺騙他人。在這本書裡,我要告訴人們的只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說話跟表達有關,溝通也跟表達有關,只是現在太多資訊想要傳遞給我們,然後各自都會有一些想法想要引導與說服,外加我們這個世代的成長環境,大多都是被單方向的教導,最後溝通與說話變成一種因資源差異性的資訊傳達,至於不同意見就變成誰能夠說服誰的,衝突很多也很不舒服。
然後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會感到被重視,被體貼,有那種就是你懂我的時刻,如果不巧的剛好是被推銷的場景,甚至是被抓著某種人性弱點的詐騙,可這些人卻都被騙得如此心甘情願。
離開校園的單純生活,有人說職場上沒有真正的朋友,不要過度的交心。但隨著時間流逝,也慢慢發現其實還是有機會找到一些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然後彼此可以因為價值觀或是興趣成為朋友圈,當面對這些重要的人,還有最親近的家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並”好好說話”。
書裡的每個篇章,每個標題,每段落後的結尾,其實就可以是關鍵的重點。當然中間穿插了許多經典的故事案例,最後又再次扣回篇章的主題,每一個觀念都值得反覆品味,然後好好地去落實在生活周遭。你也會成為那個帶給人溫暖力量的人,一開始也許刻意,但久了會習慣,慢慢就能自帶光芒。一樣挑一兩個篇章分享:

#領會傾聽的藝術
“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別人談論自己。”
雖然書裡提到:先對別人感興趣,別人才會對你感興趣。不過到了某個階段,其實並不會真的特別想說那麼多的自己,也許是一種"無我"的狀態。但更多的是一種真心的好奇,對於眼前的人,所說的事,有那種真切的好奇,未必自己能有解決或建議,但如果是自己又該如何面對,心態如何建立,別人如何回應。也許是這樣的狀態,說的雖然少,得到的其實更多。

#學會換位思考
“誠實地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為別人想,那誰要為我想?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你也許有聽過類似這樣的想法,然後無止盡的抱怨主管,同事,甚至是家人。無可避免地還是有那些無比自私的人,就算把自己換位思考,只能看到那麼一丁點的利益,又或是完全得超乎自己的道德疆界。
先排除那些個極端狀況,就從生活周遭這些活生生接觸到的人,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反應,他是否經歷著甚麼,他背後要扛什麼樣的壓力。不是很容易,尤其自身體驗與經歷不足時不容易,所以隨著自身的成長,餘裕的累積,能體現的就是換位思考吧。

只挑了兩個篇章分享,用這樣的架構來看,書裡一共有30個篇章,然後還有一個如何讓你婚姻更幸福的7個篇章。有人說對於一些古老的問題,應該找尋古老的書籍尋求答案,這本書也許不到古老,但絕對屬於經典,如果你常發現自己說話沒人願意聆聽,除了多讀書充實內容之外,也許更多的是一些心態與習慣的建立,好書推薦分享給大家。

#卡內基說話之道
#楊醫師四月選書
#阿崴閱讀
#最近有點事情書看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