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療法助眠:五種精油提升睡眠品質,改善失眠焦慮

芳香療法助眠:五種精油提升睡眠品質,改善失眠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芳香療法與睡眠的關係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是透過植物精油的氣味刺激嗅覺神經,進而影響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調節情緒與生理反應。部分精油具備鎮靜、抗焦慮與放鬆肌肉的效果,因此被廣泛用於輔助改善睡眠品質。

根據系統性文獻回顧,芳香療法在非藥物助眠策略中具備中等證據等級,特別適用於失眠、焦慮與壓力引起的睡眠障礙(Lillehei & Halcon, 2014)。


✅ 五種最常見的助眠精油與機轉


1. 薰衣草(Lavender)

  • ✅ 機轉:含有酯類成分(如乙酸沉香酯),具有GABA促進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性
  • ✅ 實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其可改善睡眠潛伏期、深層睡眠比例與睡眠效率
  • ✅ 使用方式:擴香、塗抹脈搏點、滴於枕頭
  • 📚 研究:睡前薰衣草吸入可顯著改善大學生與產婦的主觀睡眠品質(Koulivand et al., 2013)

2. 甜馬鬱蘭(Sweet Marjoram)

  • ✅ 機轉:具有肌肉放鬆與血壓下降效果,有助於入睡前的自律神經穩定
  • ✅ 適合對象:焦慮型失眠、心跳過快者
  • ✅ 使用方式:與基底油稀釋後塗抹胸口或頸部

3. 佛手柑(Bergamot)

  • ✅ 機轉:屬於柑橘類中少數具鎮定作用的精油,能降低皮質醇與心率
  • ✅ 特殊性:有助於情緒調節但不會產生嗜睡副作用,適合白天焦慮調節
  • ✅ 小提醒:具光敏性,不宜在暴露陽光下直接塗抹皮膚

4. 依蘭(Ylang Ylang)

  • ✅ 機轉:透過揮發性單萜類化合物作用於中樞神經,降低心率與血壓
  • ✅ 適合對象:壓力型失眠、情緒起伏大者
  • ✅ 使用方式:擴香或滴入熱水中泡腳使用

5. 檀香(Sandalwood)

  • ✅ 機轉:含有α-檀香醇,可穩定交感神經活性、延長深層睡眠期
  • ✅ 使用方式:擴香或與椰子油混合塗抹後背與脊椎周圍
  • ✅ 特點:香氣沉穩、持久,特別適合用於晚間靜心或冥想前

✅ 精油助眠的使用建議:

  • 最佳使用時機:睡前30分鐘內開始擴香或塗抹
  • 建議濃度:局部塗抹濃度應低於5%,初學者建議1-2%即可
  • 配合方式:可搭配腹式呼吸、睡前拉筋或靜坐效果更佳
  • 禁忌提醒:孕婦、嬰幼兒、氣喘患者需特別留意使用方式與種類

📚 參考文獻(APA格式):

Koulivand, P. H., Ghadiri, M. K., & Gorji, A. (2013). Lavender and the nervous system.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3, 681304. https://doi.org/10.1155/2013/681304

Lillehei, A. S., & Halcon, L. L. (2014).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inhaled essential oils on sleep.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6), 441–451. https://doi.org/10.1089/acm.2013.0311

Lee, M. S., Choi, J., Posadzki, P., & Ernst, E. (2011). Aromatherapy for health care: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Maturitas, 71(3), 257–260. https://doi.org/10.1016/j.maturitas.2011.01.011


關注好夢醫師,這裡總有一個讓你好睡的方式。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37jGgahmLC/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rpheus0125

好夢醫師睡眠周報.醫學知識不漏接:https://dr-morpheus.kit.com/427f9a2a46

avatar-img
你的好夢醫師 Dr. Morpheus
7會員
31內容數
昨晚睡得好嗎?我是你的好夢醫師Dr. Morpheus 這裡專注分享各種與睡眠醫學相關的知識,解決你失眠的困擾 關注好夢醫師,這裡總有一個能讓你好睡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睡前拖延指的是在沒有外在因素阻礙下,主動延遲就寢時間的行為,即使知道這樣會影響健康。本文探討其成因、影響和應對策略,包括建立規律睡眠時間表、限制夜間電子產品使用、設立睡前儀式、調整日間活動和尋求專業協助等。
「爛在床上」(Bed Rotting)指的是非睡眠性長時間臥床的不活動行為,通常伴隨情緒低落、逃避感、社群孤立和手機成癮等問題。此行為可能導致睡眠生理節律紊亂、降低日間活動量,並與心理健康問題高度相關。建議設定起床儀式、將床限定為睡眠用途、建立日間活動時段表,並練習正念等方法改善。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適度貪睡(snooze)並不會損害認知或生理機能,甚至可能有助於緩解睡眠惰性。研究團隊透過問卷調查與實驗室研究發現,習慣貪睡者起床後的認知反應、注意力、記憶力及生理指標(血壓、皮質醇)並未因此下降,反而可能因逐步清醒而有所提升。
睡前拖延指的是在沒有外在因素阻礙下,主動延遲就寢時間的行為,即使知道這樣會影響健康。本文探討其成因、影響和應對策略,包括建立規律睡眠時間表、限制夜間電子產品使用、設立睡前儀式、調整日間活動和尋求專業協助等。
「爛在床上」(Bed Rotting)指的是非睡眠性長時間臥床的不活動行為,通常伴隨情緒低落、逃避感、社群孤立和手機成癮等問題。此行為可能導致睡眠生理節律紊亂、降低日間活動量,並與心理健康問題高度相關。建議設定起床儀式、將床限定為睡眠用途、建立日間活動時段表,並練習正念等方法改善。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適度貪睡(snooze)並不會損害認知或生理機能,甚至可能有助於緩解睡眠惰性。研究團隊透過問卷調查與實驗室研究發現,習慣貪睡者起床後的認知反應、注意力、記憶力及生理指標(血壓、皮質醇)並未因此下降,反而可能因逐步清醒而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