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老師當然都想要收到資質不錯、上課專心、回家認真、互動良好的學生;但除非老師已有一定的口碑,能專門挑選好學生,否則目前收到的學生,大部份上課耐心不足、回家練琴量低,甚至資質也普通,進度很慢;如此一來,為了能保持良好的續課,一定要把握好鋼琴課的最低三要件 :
一、課堂學習輕鬆
要讓學生對鋼琴課是不排斥的,尤其要上課成習慣,像學校每天上學一樣,不見得每次都開開心心,但是起碼不會厭學。
放慢進度,讓學生課堂簡單學會,也不要功課量太多,只要配合上課練琴,就給予獎勵;總之達標的難度要低到學生每節課都能做到。這樣的課程也會讓師生的互動比較輕鬆,不會為了一個錯音、錯節奏,搞得無煙瘴氣。
二、視譜一定要會
即使回家大都沒有練琴,但是家長可能某天心血來潮,隨意翻首簡單的曲子要孩子"彈彈看"。這時如果孩子只靠上課的短暫背誦、肌肉記憶練習,那一定完全忘光或不會彈。因此基本的視譜一定要教,把課程進度分為幾個段落,如中央do位置的譜全會了,再往其他的音域擴充。上課也可以特別安排視譜的課程,例如抽音符牌子、畫音符等等。
目標讓學生拿到同程度的譜也大概能彈,即使節奏不正確、手型差,也絕對要把認音符當成重點教學,這是最能表現學鋼琴的證據之一。
三、上課錄製完整曲目
因為練習量極低,學生幾乎沒辦法參加發表會、檢定,甚至回家完整彈一首曲子都有難度。但是為了證明學生在課堂"曾經學會",老師每隔一、兩個月,都應該盡量幫學生錄製完整的一首曲子當作教學成果轉發給家長。
所以在課堂設計上,最好一、兩個月就要讓學生起碼有一首比較順暢的歌曲,也就是連續八堂的時間有一首曲子需要重複練習,然後再搭配其他的新課程。
其實這樣的家長,通常也不太會積極跟老師溝通,因此多餘的話也不太需要,只要讓這樣的家長覺得 : 孩子不討厭鋼琴課,回家翻了譜還稍微會彈,然後偶爾又能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他們自己知道孩子的練習量很低,也不會不自量力特別去攀比(大部分有理智的),但是又想讓孩子多一樣特別的技能。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最能達成教、學平衡,維持很高的續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