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以乖為名,換來的不是愛,而是倖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我們都努力扮演一個「乖孩子」。

不吵鬧、不打擾、不讓大人煩心;

懂事、有禮、聽話、有成就感;

在別人需要時出現,自己難過時學會隱藏。

我們深信,只要夠乖、夠好,就會被愛、被留下。

但長大後才懂,那不是愛,那是討好、是交換。


▍乖,不是天性,是一種求生的智慧

這一代的孩子,多半學會了壓抑情緒,壓下需求。

因為我們潛意識裡知道——

「太麻煩,就會被冷落」;

「太情緒化,就會被說不懂事」;

「不乖,就會失去歸屬」。

那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整個家庭與文化結構默默傳承下來的默契。

我們的父母,曾經也這樣走過來——

他們習慣以「孝順」維繫情感,

以控制交換親密,

不是不愛,只是他們不懂其他方法。

當愛裡沒有足夠的理解與安全,

責備與期待就成了唯一的黏著劑。

於是我們學會不去感覺,學會不去拒絕。

為了不辜負別人,我們一再辜負自己。


▍習慣了撐住的你,也許正在偷偷地累著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質:

  • 總是無法說「不」?
  • 不太確定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要?
  • 很會照顧別人,但難讓人走近自己?
  • 表面堅強獨立,內心卻常感到孤單?

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太乖」了。

你學會了壓抑自己,來成全一個「不出錯的你」。

但真正的堅強,不是裝沒事,而是敢承認:我累了,我想選擇另一種方式。


▍停止模仿,才能開始療癒

這不是誰的錯。

這是一種世代延續的生存方式。

過去那代人有他們的壓抑與堅忍,

我們這代人有我們的自覺與醒來。

那個看似理所當然的「我們都這樣長大的啊」,

其實藏著五個沉默的訊息:

  1. 他們曾經很痛,但沒人容許他們表達。
  2. 他們活下來了,卻不一定快樂。
  3. 他們羨慕我們能說出來。
  4. 他們害怕承認「那樣其實不好」,會否定整個人生。
  5. 他們想改變,但已經太累了。

明白了這些,我們不再責怪,

但我們也有權選擇,不再重演。

療癒,不是找人負責,

而是允許自己放下「乖」的枷鎖,

開始練習愛自己。


▍每個不再扮演的你,正在為整個家族帶來釋放

當你開始為自己發聲,

你可能會被質疑、會被反對,

因為他們怕失去對你的掌控。

但你不是在對抗誰,

你是在帶領一個舊的系統,

開始學會呼吸、學會鬆動。

你不需要成為最勇敢的人,

你只需要足夠誠實,去擁抱那個曾經委屈的小小自己。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但我們可以,成為第一個「停止複製」的人。

那就是未來開始的地方。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再用乖換愛的大人

我的孩子,有時任性、有時鬧脾氣,

但他們會擁抱我,會說他們需要我,會直接表達愛。

真正的連結,不來自乖順與服從,

而來自一種雙方都能「做自己」的安全。

如果有一天你也成為父母,

願你能擁抱一個不完美、但真實靠近的親子關係。


▍溫柔的革命,從日常開始

想一想,你第一次學會「乖」是什麼時候?

又是什麼時候,你心裡浮現過「我好想不要再乖下去了」?

那一刻,就是你開始成為自己的開端。

你不孤單,我們都在路上。

歡迎你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彼此照亮。


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從今天開始,

練習說出:

「我有感覺。」

「我可以不乖,但我仍然值得被愛。」

這是一場日常的溫柔革命,

為你自己,也為整個家族系統,打開新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1會員
263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5/13
有些日子特別難熬。 看著別人的步伐飛快,自己卻怎麼都提不起勁; 本來只是想休息一下,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 那個晚上,你趴在桌上、發呆好久, 腦袋一片空白,心卻在吵:「我到底怎麼了?」 其實——你沒有壞掉,你只是累了。
2025/05/13
有些日子特別難熬。 看著別人的步伐飛快,自己卻怎麼都提不起勁; 本來只是想休息一下,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 那個晚上,你趴在桌上、發呆好久, 腦袋一片空白,心卻在吵:「我到底怎麼了?」 其實——你沒有壞掉,你只是累了。
2025/05/08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 明明只是別人一句話,你突然火冒三丈; 明明想好好解釋,話一出口卻變成吼叫。 你不是壞脾氣,只是你的心在用「生氣」告訴你: 「我正在受傷,我需要被看見。」
2025/05/08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 明明只是別人一句話,你突然火冒三丈; 明明想好好解釋,話一出口卻變成吼叫。 你不是壞脾氣,只是你的心在用「生氣」告訴你: 「我正在受傷,我需要被看見。」
2025/05/06
有時候不是發生什麼大事, 就是某句話、某個眼神, 讓你瞬間心頭一緊、眼眶泛紅,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你笑著說「沒事啦」, 但心裡有個聲音悄悄說: 「你怎麼又撐過去了?」 「為什麼一直是我在體諒別人?」 原來這就是——委屈的感覺。
2025/05/06
有時候不是發生什麼大事, 就是某句話、某個眼神, 讓你瞬間心頭一緊、眼眶泛紅,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你笑著說「沒事啦」, 但心裡有個聲音悄悄說: 「你怎麼又撐過去了?」 「為什麼一直是我在體諒別人?」 原來這就是——委屈的感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親愛的小大人: 好嗎?好嗎? 明明沒有人說我們應該是什麼樣子。 明明根本沒有人說我們做得不夠好,或是批評我們。 明明一切看似在軌道上,我們卻疑心有什麼貓膩。
Thumbnail
親愛的小大人: 好嗎?好嗎? 明明沒有人說我們應該是什麼樣子。 明明根本沒有人說我們做得不夠好,或是批評我們。 明明一切看似在軌道上,我們卻疑心有什麼貓膩。
Thumbnail
感受很重要,並不會因為輩份或薪水多寡而有所差別 孩子如果臭臉表達不悅,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覺得不被尊重?生氣?立刻要糾正孩子的態度?
Thumbnail
感受很重要,並不會因為輩份或薪水多寡而有所差別 孩子如果臭臉表達不悅,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覺得不被尊重?生氣?立刻要糾正孩子的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