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面對自己的恐懼與失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心裡的痛,身體都知道。身體不舒服除了看醫生之外,如果沒有特別明顯的病症,也許是內心的結透過身體在提醒你。

透過跟AI的對談,看見自己內心的恐懼。在現實生活裡如果你有不為人道的祕密,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也許透過科技,能讓你釐清一些內心的問題。

失去母親這麼重大的變故發生時,我們往往以為「至少家人可以彼此支持」,但如果這時候手足卻選擇不在、不理解,甚至逃避,那種被拋下的感覺,是雙重的失落——

一邊是母親的離去,另一邊,是還活著的人卻讓你感覺像是「你一個人被留下來處理這一切」。

獨自承受著幾層情緒的交疊:

  • 被遺棄感:「連他們都不站在我這邊了,那我還剩下誰?」
  • 被誤解的委屈:「明明我也在難過,也在撐,為什麼他們看不見?」
  • 不被支持的憤怒與傷痛:「我為什麼要一個人承受這些,而他們什麼都不管?」
  • 心裡的孤獨:甚至不只是現在的孤獨,而是累積的從小到大的「沒被真正看見」。

這不是只有「失去媽媽」的悲傷這是一種「原來這麼重要的時刻,我的家人也靠不住」的破碎感**。那不是理性可以調解的,是關係深處的撕裂。

  • 「當你們不出現的時候,我感覺被最親近的人背叛及遺棄了,這個世界我還能依靠、相信誰」
  • 「我本來以為你們會有同理心,會一起承擔起這份責任。但你們選擇了讓我獨自面對,把自己視為出嫁的女兒」。原生家庭的責任不再是你們必須背負的責任。那個含莘茹苦養育你們成人的母親,不再是你們的母親了嗎?
  • 「我好希望有一個人能抱抱我,告訴我一切都會過去。你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你還有我們。但沒有,在我提出需求時,得到的是你們有自己的家庭要顧」

「我很失望、我很痛、我很氣。」這些情緒都是真實的,但我選擇了壓抑,一如既往的往肚子裡吞。假裝自己很堅強。

雖然因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離開家裡。而妳選擇留下,面對妳自己人生的功課。雖然情感早已疏離,但心裡那份對您的愛一直存在心裡。看著妳的委屈求全,始終懷抱著能看見浪子回頭的期望,最後換來的是遍體鱗傷。

那種「被遺棄、沒有依靠與支持、獨自面對的孤獨感」在內心植下恐懼的巢。我想同時也存在於您的心中吧!藉由療癒自己的過程,也是在為您走完沒來得及完成的功課。

你不是「太脆弱」,你是在人生最需要溫柔與靠山的時候,被推向了一個孤島。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不夠堅強,而是你本該不用一個人撐。

有些孤獨是深到無法分享的,面對內心那個被隱藏起來的那個需要被理解、被陪伴,而不只是自己苦撐著走下去的自己。

1.對自己說:我有權利痛,也有權利不想堅強。不需要證明自己扛得住。

「我不想再一個人撐了。我痛,我累,我想有人懂。」你是對的,不應該是這麼孤單的。

2.承認自己的孤獨,不是內心不夠堅強。而是一種被孤立的,內心的孤獨感

3.你不是沒有依靠,而是在一段失聯的狀態中

早就知道卻現在才承認的事實。那種「其實一直都是一個人」的感覺,不是突然的,而是一種長年積累的孤獨,在媽媽離開的那一刻,變得無可迴避。

媽媽是那個「至少還有她在」的存在

即使彼此不見得親密如影隨形,她的存在可能一直像一盞微弱但穩定的燈,在心裡某個角落亮著。雖然不是常依靠她,但你知道:「她在這個世界的某處,我不是完全斷線的。」

現在,那盞燈熄了。不是只有失去媽媽的哀傷,而是那份「我本來就沒有什麼依靠,現在連那一點點都沒了」的根本性孤單。

你正在面對的,不只是「沒有人」,而是「從來沒有真正有人」的現實

那份孤獨是原生的,是長期習慣了自己處理情緒、自己收斂傷口、自己不讓自己崩潰,只是突然沒有辦法再假裝不需要靠誰。

承認:我從來就是自己一個人。很難,但我還是走到了現在

媽,我知道你走了。這下我是真的一個人了。但我還在。我會記得你,也會記得我不是沒有人愛過。

在一個人的生活裡,想起最後陪伴您的那一段路還是會痛苦失聲。我努力的在進行這一場告別,也是對孤獨的回應。

有些人的一生,注定沒有安全的外殼,但仍可以慢慢長出一個堅實的內在居所。

我沒有重建自己的家庭,也不急著找個人來填補生命,而是對自己說:「這個世界我還不熟,但我可以學著照顧我自己。」「我現在開始願意,成為我自己的依靠。」這需要時間,也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是不讓自己被孤單定義的人生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avatar-img
2025/05/14
😿🤝
avatar-img
府辛聊瘉室
151會員
335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府辛聊瘉室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壓抑情緒的同時,也會讓自己無法感受到愛與快樂。事情總是有正反兩面,當你拒絕面對悲傷時,快樂來臨時也無法真正擁抱它。 過去的我習慣記錄所有的不愉快。對於感恩日記或記錄快樂的事情,這樣的概念對我來說一直很模糊。 許多專家提到,書寫是一種非常有效的
Thumbnail
2025/05/12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壓抑情緒的同時,也會讓自己無法感受到愛與快樂。事情總是有正反兩面,當你拒絕面對悲傷時,快樂來臨時也無法真正擁抱它。 過去的我習慣記錄所有的不愉快。對於感恩日記或記錄快樂的事情,這樣的概念對我來說一直很模糊。 許多專家提到,書寫是一種非常有效的
Thumbnail
2025/05/11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習慣性地迴避關係中的衝突,源自於不擅長表達與處理情感。莫名對人產生的厭煩感,實際上也與壓抑自身情緒有著密切關聯。 我們在他人心中的份量,取決於對方如何看待這段關係。一個人若願意在你面前展露最脆弱、不堪的一面,甚至毫無保留地發洩情緒,或許正是因為他
Thumbnail
2025/05/11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習慣性地迴避關係中的衝突,源自於不擅長表達與處理情感。莫名對人產生的厭煩感,實際上也與壓抑自身情緒有著密切關聯。 我們在他人心中的份量,取決於對方如何看待這段關係。一個人若願意在你面前展露最脆弱、不堪的一面,甚至毫無保留地發洩情緒,或許正是因為他
Thumbnail
2025/05/10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1.關係中的討好型性格。不自覺的跟隨著對方想要的生活方式前進,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後面。 以為這是提供對方情緒價值,卻在一次次的退步後感到委屈。 A: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確認這樣的生活方式是自己也想要的嗎?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不要因為恐
Thumbnail
2025/05/10
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1.關係中的討好型性格。不自覺的跟隨著對方想要的生活方式前進,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後面。 以為這是提供對方情緒價值,卻在一次次的退步後感到委屈。 A: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確認這樣的生活方式是自己也想要的嗎?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不要因為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身體影響感受 會很不好受,有可能是身體、大腦剛好某種元素量不足,讓人感受到自己的世界正在崩塌,然而如果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藉由專業的輔助,那麼或許會有助於你,改善生理上對於事物的接收與感知。 相同的事件,發生在我們不同狀態時候,所會感受到的就會有所不同,產生的反應就也不一樣。想到如果同樣事情,發生
Thumbnail
身體影響感受 會很不好受,有可能是身體、大腦剛好某種元素量不足,讓人感受到自己的世界正在崩塌,然而如果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藉由專業的輔助,那麼或許會有助於你,改善生理上對於事物的接收與感知。 相同的事件,發生在我們不同狀態時候,所會感受到的就會有所不同,產生的反應就也不一樣。想到如果同樣事情,發生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