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產業創業的下一道呼吸:健康浪潮下的新藍海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們不只是變健康,而是在尋找一種「活得有感」的方式

在健身房裡,我曾看過一位阿伯,戴著老舊耳機,緩慢地在跑步機上走著。他身旁是三位穿著機能服、手錶閃著數據光的年輕人,各自在不同的節奏中努力。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運動這件事,從來不是單純的肌力鍛鍊,而是一種「生活意識」的流動——你選擇怎麼花時間照顧身體,也就是你怎麼定義「活著」。

而當這樣的流動,結合數位工具與服務設計,就不只是「個人運動習慣」的改變,而是開啟一場創業機會的風口。


O|Observe:當健身成為日常,而不再只是週一的熱血

疫情過後,運動變得更「安靜」了。不是消失,而是融入。人們開始在家裡墊上瑜伽墊、手機下載健身APP、報名線上教練課程,甚至和朋友相約慢跑+喝咖啡——運動,不再是單一行為,而成為一種與生活融合的「日常場景」。

市場數據也反映了這一趨勢:根據統計,台灣健康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尤其以居家健身器材、智能穿戴設備、與個人化線上課程為成長亮點。人們追求的不只是變瘦、變壯,而是「知道自己在幹嘛」,想看見過程,也想感受成就。

這正是運動創業者的新入口。


Q|Question:在這樣人人運動、處處工具的時代,我還能創造什麼差異?

當每個人都能用手機訓練、線上買裝備、社群分享健身成果,身為創業者的我們,還能做什麼?

你不會是唯一一個販售健身課程、開設訓練空間、製作運動內容的人。但你可以是——唯一理解人們「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的人。

也就是說,問題不再是:「我要推出什麼服務?」而是:「我看見了哪種生活願望,值得我去設計一個完整的陪伴過程?」


D|Deconstruct:拆解三個正在發生的結構轉變

讓我們一起把這片熱鬧的運動市場,拆開來看看底層有哪些關鍵轉變:

1. 數據化訓練的落地與普及

從 Apple Watch 到 Garmin,從 InBody 到體能追蹤系統,運動不再靠感覺,而是用數據說話。這也讓個人化教學成為可能:教練不只是指導動作,而是閱讀數據、調整節奏、提供適時回饋的策略設計師。

2. 線上 × 線下的融合模式

健身已從「到場上課」進化為「在生活中連線」。像是 Zoom 開健身課、社群互打卡、小班制的 hybrid 課程設計,讓教練不再只能服務當地學員,也能跨區擴大市場。

3. 跨界合作的創新場景

運動不再單打獨鬥,而是與健康飲食、心理教練、甚至服飾品牌形成生活場景的組合包。例如,有品牌結合冥想課程+低糖餐盒+居家伸展,創造出一種「完整照顧自己」的感受。


R|Reframe:其實我們不是在教運動,我們在陪人活出「被理解的身體」

回過頭看,我們不是在創造一個運動平台、一門課程、一家健身房——我們真正提供的是:

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步調裡,重新認識身體、接納自己、建立內在穩定節奏的機會。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健身品牌能跨足心理諮詢,有些瑜伽課能做出 Podcast,有些教練願意花時間開直播陪人聊生活——因為這是一種「與人同行」的服務,而不是「叫人動起來」的指令。

當你不再追求打敗市場,而是願意聽懂人們「想活得有感」的渴望,創業的場域就打開了。


E|Express:給想從事運動創業的你,一個小小的啟動練習

請你試著拿一張紙,寫下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

  • 我的運動教學/服務,不只是讓人變健康,而是讓人「變成什麼樣的自己」?
  • 如果我要設計一套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服務體驗,它的節奏會是什麼?誰在陪誰走完這個過程?
  • 我是否願意不只是成為教練,而是成為一個陪伴者、整合者、設計師?

然後,試著去跟一個你信任的朋友聊聊這張紙。

raw-image



結語:讓運動,成為一種有光的生活設計

在這個連AI都能陪你健身的時代,真正稀缺的從來不是功能,而是「感受」。從光中走來的創業者,知道怎麼把服務變得有溫度,也知道在每一次陪人流汗的當下,其實是一場重構自我信任的旅程。

你,會想怎麼設計這樣的旅程呢?


你,又想成為那個陪人一起走在陽光下的誰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8會員
52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2025/05/15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們生在20年前,還能不能做現在這樣的事? 還能不能開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設計工作室? 還能不能靠直播賣課、靠社群養一群死忠粉? 還能不能在沒有店面、沒有資金、沒有背景的狀況下,打造一個專業品牌? 答案也許是可以,但成本高得多、風險也更大。而今天,這些事情成為可能,正是因為—
Thumbnail
2025/05/15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們生在20年前,還能不能做現在這樣的事? 還能不能開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設計工作室? 還能不能靠直播賣課、靠社群養一群死忠粉? 還能不能在沒有店面、沒有資金、沒有背景的狀況下,打造一個專業品牌? 答案也許是可以,但成本高得多、風險也更大。而今天,這些事情成為可能,正是因為—
Thumbnail
2025/05/14
你是否也發現,近年來走進台灣各大城市的巷弄,總有幾家早午餐店靜靜開著,門外不見長隊,卻總是有人進出——而且,幾乎每一家都不太一樣:有的主打在地小農、有的混合日式設計感、有的結合藝文展覽空間。 我開始對這個現象產生興趣:為什麼早午餐,成為近年台灣餐飲創業者的新熱土?而這波風潮,背後又藏著怎樣市場變化?
Thumbnail
2025/05/14
你是否也發現,近年來走進台灣各大城市的巷弄,總有幾家早午餐店靜靜開著,門外不見長隊,卻總是有人進出——而且,幾乎每一家都不太一樣:有的主打在地小農、有的混合日式設計感、有的結合藝文展覽空間。 我開始對這個現象產生興趣:為什麼早午餐,成為近年台灣餐飲創業者的新熱土?而這波風潮,背後又藏著怎樣市場變化?
Thumbnail
2025/05/11
有一間我陪伴多年的小型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是一位極有品味的品牌策展人。這幾年,隨著市場變化與疫情衝擊,她從過去靠實體人脈經營的穩定商模,一夕之間被迫面對「轉型」兩個字。 她問我:「我這麼感性、這麼仰賴與人面對面,數位轉型是要我變成冰冷的自動販賣機嗎?」 那一刻,我沒有立刻給答案。只是靜靜看著她的
Thumbnail
2025/05/11
有一間我陪伴多年的小型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是一位極有品味的品牌策展人。這幾年,隨著市場變化與疫情衝擊,她從過去靠實體人脈經營的穩定商模,一夕之間被迫面對「轉型」兩個字。 她問我:「我這麼感性、這麼仰賴與人面對面,數位轉型是要我變成冰冷的自動販賣機嗎?」 那一刻,我沒有立刻給答案。只是靜靜看著她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什麼事情是最重要?我相信大家會一致認為「健康的身體」絕對要擺第一。要健康除了要做到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運動。 一講到持續的運動,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本身對運動的喜好、堅強的持續力、堅定的毅力。否則斷斷續續無法長久。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什麼事情是最重要?我相信大家會一致認為「健康的身體」絕對要擺第一。要健康除了要做到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運動。 一講到持續的運動,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本身對運動的喜好、堅強的持續力、堅定的毅力。否則斷斷續續無法長久。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