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創世紀》第三十二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創世紀》第三十二章記述雅各在返鄉途中,面對與以掃重逢的壓力,心中充滿懼怕,卻也在這關鍵時刻經歷了與神摔跤的屬靈轉折。本章不僅呈現雅各內在的掙扎與轉變,也顯出信仰從「求神祝福」轉為「面對神、認識自己」的重要歷程。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一、懼怕中尋求神的引導(創32:1–21)

雅各在途中遇見神的使者,稱那地為「瑪哈念」,表示神的軍隊與他同在(創32:1–2),但當他得知以掃帶四百人來迎接時,心裡甚是懼怕(創32:6–7)。於是他分隊安置家眷與財物,並向神禱告,承認自己的不配(創32:10),求神拯救脫離兄長之手。

雅各的禱告展現真誠與信心。他不以自己的努力為保障,而是回顧神的應許與恩典,求神按祂的話施恩。這提醒信徒,在懼怕與未知中,不是倚靠人的方法,而是轉向神的應許,學習謙卑、倚靠與順服。

二、與神摔跤,從抓取到轉化(創32:22–32)

夜間,雅各獨自一人,與一位神的使者摔跤直到黎明。當對方見勝不過他,就摸了他的大腿窩,使他瘸了,但雅各仍不放手,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創32:26)

這場摔跤象徵雅各一生抓取、爭取、控制的本性在神面前被對付。神不但給他祝福,更改他的名字為「以色列」,意即「與神較力而得勝者」。這不是因雅各的力量,而是因他願意面對自己,承認軟弱,在破碎中經歷神的更新。信仰的成熟,不在於外在的成功,而在於內在的轉化。從自我中心轉向神的主權,是每個信徒成長必經之路。

三、見神的面,預備見人的面(創32:30)

雅各稱那地為「毘努伊勒」,意思是「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創32:30)他經歷的不只是一次神蹟,而是一場生命的重塑。他從一個計算人心的雅各,轉變為認識神、願意順服的以色列。這提醒信徒,在重大關口之前,需要先與神面對面。只有在神面前降服,才能在人前剛強。真正的和好,不是從策略開始,而是從屬靈的更新開始。 《創世紀》第三十二章是屬靈掙扎與重塑的篇章。雅各從懼怕到禱告,從抓取到降服,從自我到轉化,最終預備好面對兄長的來臨。信徒當效法雅各,願意在懼怕中尋求神,在掙扎中緊緊抓住神,在轉變中被神改變名字與身份,成為祂所喜悅的器皿,走上承受應許之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9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5/14
《馬可福音》第四章收錄耶穌多個有關神國的比喻,其中以撒種的比喻為首,其後還包括燈台、種子與芥菜種的比喻,以及平靜風浪的神蹟。這一章不僅揭示神國進展的屬靈法則,也凸顯信心與領受的關鍵,呼籲門徒在聆聽真道時要用心領會,在風浪試煉中持守信心。本文將從三方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4
《馬可福音》第四章收錄耶穌多個有關神國的比喻,其中以撒種的比喻為首,其後還包括燈台、種子與芥菜種的比喻,以及平靜風浪的神蹟。這一章不僅揭示神國進展的屬靈法則,也凸顯信心與領受的關鍵,呼籲門徒在聆聽真道時要用心領會,在風浪試煉中持守信心。本文將從三方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3
《創世紀》第三十一章記述雅各在神的帶領下決定離開拉班,帶著家眷與財物返回迦南的經過。本章呈現雅各從僕人轉變為家主、從依附轉為獨立的過程,也顯示神如何為祂所揀選的人伸冤、保護並引導。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3
《創世紀》第三十一章記述雅各在神的帶領下決定離開拉班,帶著家眷與財物返回迦南的經過。本章呈現雅各從僕人轉變為家主、從依附轉為獨立的過程,也顯示神如何為祂所揀選的人伸冤、保護並引導。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5/13
《馬可福音》第三章呈現耶穌在日益加深的敵意的環境中,仍然堅持傳道、醫治、並設立門徒,揭示祂的使命、智慧與堅定。這一章也展示了人對福音的兩極反應:一方面是信靠與跟隨,另一方面則是拒絕與敵對。信徒可從中認識在屬靈爭戰中的呼召與定位。
Thumbnail
2025/05/13
《馬可福音》第三章呈現耶穌在日益加深的敵意的環境中,仍然堅持傳道、醫治、並設立門徒,揭示祂的使命、智慧與堅定。這一章也展示了人對福音的兩極反應:一方面是信靠與跟隨,另一方面則是拒絕與敵對。信徒可從中認識在屬靈爭戰中的呼召與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行在我面前,並且要完全;」(創 17:1) 為什麼要等到 99 歲?好久喔。 「我要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增多。」(創 17:1) 咦,這應許之福我想起來了,當時歡喜接受並相信時,還心中火熱呢,不過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經過歲月
Thumbnail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行在我面前,並且要完全;」(創 17:1) 為什麼要等到 99 歲?好久喔。 「我要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增多。」(創 17:1) 咦,這應許之福我想起來了,當時歡喜接受並相信時,還心中火熱呢,不過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經過歲月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上帝啊,你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 你向我們發怒,求你使我們復興! 你使地震動,而且崩裂; 求你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 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 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 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 可以為真理揚起來。(細拉) 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 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Thumbnail
上帝啊,你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 你向我們發怒,求你使我們復興! 你使地震動,而且崩裂; 求你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 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 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 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 可以為真理揚起來。(細拉) 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 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