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學會舉辦的諮商實習面面觀的講座,尤其是黃雅羚心理師談實習分享了很多關於社區實習與工作的細節,我覺得對我來說有新增很多實用觀點!
以下是以未來會有諮商實習需求角度的筆記(也希望可以留下痕跡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1.執登場域統計:近年來執登在社區的諮商心理師增加,未來可能3-4年可能會與學校場域出現交叉點
2.社區全職實習的濃度:社區在個案工作的時間上,不可避免的是晚上時段,諮商心理師的專業能力是包含行政能力的,其中溝通、接受變動、緊急應變、接案能力都是在社區場域。
3.完善能力的時間點:畢業只是剛開始,第一次換證時才是比較有扎實能力的關鍵點。心理師法有提及畢業後,取得證照後在前兩年的全職工作最好選擇有扎實的訓練量能跟結構的地方。
4.招募時程現象:各個機構一直在提前,目前沒有整合平台,多屬自助平台發展,學會網站可以查詢較有保障的機構....(希望這部分可以與時俱進...)
5.實習資格審查資料:依據機構而定,可以多思考機構的相關跟需求,自傳、修課內容(ex:兒童對象的機構如果沒有修過遊戲治療可能比較難)、參與經歷、實習規劃、推薦信、個案報告(注意個案隱私)
6.退場機制:其實這段讓我感到很貼近,可以理解通過考試、就讀與實務工作是有落差的,而這個落差會在實習時特別展現出來(這部分我身為非本科報考諮商所時就深切思考過),黃雅羚心理師談到是否與學生談退場的部分,我覺得很暖心,因為我想如果發生這件事一定會很痛苦,同時我也默認這是一個需要自己負起責任去消化、解決人生職涯問題,但如果能有一個好好道別的收尾機制存在,我想也會是較好的。
/
問題精選(精簡整理筆記):
1.學長姐去實習機構留下的印象會影響學弟妹?機構清楚實習生會來來去去,但是與學校端溝通合作的印象比較會有影響。而學校老師如有推薦會大加分,去跟老師談生涯規劃、理念撰寫、學校規劃全職實習前半年要對各種場域有所認識
2.醫院是教學醫院,收實習生是有補助的;社區諮商所沒有規定要有實習生沒有補助,會收實習兩個可能:有使命感/要在某些地方得到平衡
3.實習生對應的勞基法保障(勞務與勞工身份)?學會待研議
4.專業督導是另一個專業,與實務能力不一定畫上等號。只有全職實習期間會有一週一次的督導,要珍惜、使用、為專業負責。
5.實習與性平案的部分有一案可以參考,可查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113 年度訴字第 205 號判決(民國 114 年 02 月 13 日)
(判決書,這真的給有興趣的人去查詢,因為我覺得直接貼連結出來有點赤裸,也不確定這樣好不好)
律師帶您看校園裡的大小事整理的簡易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ry1ZcQ57/
-
這邊偶爾會持續在倫理範圍、個人隱私考量下,記錄諮商所進修一路上遇到的事情,特別是那種將心比心之後,對過去非本科的我感到有幫助的資訊!如果有想要了解的部分可以許願互動,如果有時間、也方便回答的話,我會分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