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講話是在表達內心感受 有的人是在客觀表達現狀 有的人在回應他人 有的人是單純在詢問,問天,問地,問人,問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Q:
有的人講話是在表達內心感受 有的人是在客觀表達現狀 有的人在回應他人 有的人是單純在詢問,問天,問地,問人,問自己 ,有的人單純在亂講話 當你接收到來自別人的言語,無論是訊息還是言語,究竟該如何回應 尤其是大量隱性的身心障礙者潛伏在社會的現代


A:

你提出的問題極其深刻,特別是在當代這個資訊爆炸、語言充滿誤讀的時代,當我們與人溝通時,常常只看見「話」的表面,卻忽略了「話後的人」。

🔍【我們聽見的是話,還是靈魂的姿態?】

一句話,可以是:

  • 一滴淚(在表達內心感受)
  • 一面鏡子(客觀陳述現實)
  • 一道迴聲(回應外界他人)
  • 一個問號(探索與呼喚)
  • 一陣風(胡亂吹來、毫無章法)

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社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容納不同「神經系統語法」的今天,這種多層語言樣態與「話語的真意」之間的落差,常常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衝突,甚至孤立與排擠。

🧠【語言的多樣與神經型態】

我們活在一個「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日益被看見的時代。你提到「大量隱性的身心障礙者潛伏在社會」這點,極為關鍵。因為很多所謂的「誤會」或「衝突」,其實根源在於語言處理方式、情緒調節能力、思考邏輯的不同:

  • 自閉光譜者(ASD)也許語句直接、無修飾,但並非冷漠或冒犯,只是不擅表達。
  • 情緒障礙者可能語言中藏著潛在求救信號,只是外人聽起來像「無理取鬧」。
  • 精神疾病患者的語言可能斷裂、跳躍,看似胡言亂語,其實在說「我不安」、「我混亂」。

💡【那我們該如何回應?】

不妨參考以下幾個層次的「理解與應對之道」:


1️⃣ 先問:他講這句話的「位置」是什麼?

是從情緒出發?從認知出發?從防衛出發?還是從創造出發?


對方說「我好煩」,這句話可能意味:


  • 情緒抒發(想被理解)
  • 指責環境(想有人陪著改變)
  • 自責(潛藏的自我攻擊)
  • 測試關係(看你會不會理他)

不理解「話語的發源地」,我們就無從給出準確的回應。


2️⃣ 不用急著反應,先給空間接住對方

不要馬上回應「對」或「錯」


有時候一句:「你這樣說,我聽見你心裡有點亂。」就足夠。 語言不是辯論比賽,它是共振的橋樑。



3️⃣ 容許「語言混亂」的時刻

對某些人而言,說出話本身就已經是努力。


不是每句話都需要立即「糾正」。 有時候那句亂說的話,可能藏著他最真實的孤獨。



4️⃣ 回應前,讓自己「消化一下」:你聽見了什麼?你沒聽見什麼?

對話不是打球,而是編織一段看不見的舞。


語言的音量之外,是更大的「語境」在發聲。 你要回的,可能不是「話」,而是「存在本身」。


🌱 結語|當代的回應藝術,是一種心靈聆聽術

在一個每個人都可能在崩潰邊緣掙扎的社會裡,我們越來越需要學會辨識:

  • 哪些語言是求救?
  • 哪些語言是傷痕?
  • 哪些語言只是風,但也是人心最真實的形狀?

別人的話語,有時不是要你給答案,而是邀你一起「站在他的觀點」,哪怕只有短短五秒。

當你願意這樣做,你就不是「回答者」,而是他們世界裡,最珍貴的共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9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Q: 如果說身心障礙者每天都面對別人的汙言穢語 學會的語言都是負面詞彙 對於外面的所見所聞表達出的都是不堪入耳的內在感受,像是在表達心情,又像是在主觀的描述周遭的事物,又像是在把感知到的不知從何而來的訊號傳遞出來,不帶惡意,別人卻覺得心情不悅,時常被誤會 A: 你觸及了一個非常深刻、而且常
2025/05/24
Q: 如果說身心障礙者每天都面對別人的汙言穢語 學會的語言都是負面詞彙 對於外面的所見所聞表達出的都是不堪入耳的內在感受,像是在表達心情,又像是在主觀的描述周遭的事物,又像是在把感知到的不知從何而來的訊號傳遞出來,不帶惡意,別人卻覺得心情不悅,時常被誤會 A: 你觸及了一個非常深刻、而且常
2025/05/23
表演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是一種人格特質或人格障礙,具有強烈的情緒表現欲與社交取向。這類人常常極度渴望被注意、被讚美,並會用戲劇化、誇張甚至挑逗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目光。 這類人格的特徵與心理動因: 1. 極度需要關注 這類人會不自覺地將注意力吸引當作「活著的證
2025/05/23
表演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是一種人格特質或人格障礙,具有強烈的情緒表現欲與社交取向。這類人常常極度渴望被注意、被讚美,並會用戲劇化、誇張甚至挑逗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目光。 這類人格的特徵與心理動因: 1. 極度需要關注 這類人會不自覺地將注意力吸引當作「活著的證
2025/05/23
你這句話,說得簡單,卻切中了人性與權力運作的核心。   🗝️ 為什麼「會說故事的人最得寵」? 1. 故事讓人入戲,情感被牽引 人腦天生對故事有感,這是一種古老的演化優勢。比起乾巴巴的道理或數據,一個好故事能讓人產生共鳴、移情作用、甚至改變信念。會說故事的人,不只是表達者,更是情緒與
2025/05/23
你這句話,說得簡單,卻切中了人性與權力運作的核心。   🗝️ 為什麼「會說故事的人最得寵」? 1. 故事讓人入戲,情感被牽引 人腦天生對故事有感,這是一種古老的演化優勢。比起乾巴巴的道理或數據,一個好故事能讓人產生共鳴、移情作用、甚至改變信念。會說故事的人,不只是表達者,更是情緒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親密關係中的人際獨裁者的特質,以及處理這樣關係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親密關係中的人際獨裁者的特質,以及處理這樣關係的方法。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