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心情低落、對未來充滿迷惘的歲月。剛從校園畢業,投入社會的現實洪流中,白天面對的是工作壓力與生活責任,而夜裡卻常常被孤獨與焦慮悄然吞噬。那時的我,與其說是在生活,不如說是努力不讓自己被生活拖垮。
而在那樣灰色的日子裡,有一道熟悉的聲音,每週一次,在電波中悄悄點亮了我的夜晚——那就是《動漫我要聽》。

這是一檔橫跨2011年至2020年的節目,在那個ACGN文化仍未被主流所理解的時代,《動漫我要聽》選擇用認真的態度對待所謂的「次文化」。它不是用獵奇角度報導宅文化,而是像朋友一樣細細分享,從聲優訪談、ACG音樂特輯到各式主題深度解析,每一集都蘊含著製作群的用心與對文化的熱愛。
節目完結是在2020年12月的冬天。那一夜,我像往常一樣打開節目,卻聽見了最後的道別。心中一陣空蕩,好像某個陪你走過低谷的老朋友即將遠行,再也不會回來。
但令人欣慰的是,《動漫我要聽》的精神並未隨著節目終止而消失。隨著Podcast在台灣興起,那些熟悉的話題與情感又以新的形式繼續傳遞。
像是《宅宅下班中》,由一群女性資深宅主持人組成,以輕鬆聊天的方式聊起動畫、漫畫、同人誌與女性向文化,話題自然延伸,卻常常藏著細膩的洞察與共鳴感。這樣的節奏,就像下班後和朋友泡茶聊天,分享那天自己看了什麼、心動了什麼。
又比如《你怎麼宅成這樣》,像一份屬於宅文化的口述歷史,透過主持人對業界從業者與創作者的專訪,我們得以看見那些構築起宅文化的小齒輪與推手。你會發現:原來那些你曾默默喜歡的作品,背後也有這麼多熱情與堅持在支撐。
而《屎作勇者》則以無比真誠又帶著嘲諷意味的語氣,重新審視那些你明知道它問題重重,卻還是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動畫與遊戲。這種節目不只是單純「吐槽」,更像是在「整理那些不完美但值得回憶的片段」。
這些新世代節目或許沒有《動漫我要聽》那種完整的製播機制,也少了廣播電台的氣派氛圍,但它們用各自的方式延續了一種文化——一種在不被主流理解的狀態下,仍願意發聲、願意記錄、願意分享的宅文化。
如今的我不再是當年那個剛步入社會、在迷茫中掙扎的年輕人。但回憶起那段時間,《動漫我要聽》就像一封持續寄來的信件,讓我知道,即使在這樣的世界裡,我並不孤單。
雖然電波已停,節目已終,但那段聲音曾經抵達過的心靈角落,依然溫熱如初。
願我們都能在未來的電波與聲音裡,再度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