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我有這個念頭,但我不是這個念頭
ACT核心練習:認知去融合(Defusion)
開場
我們的大腦很擅長說故事。
尤其在我們心情低落的時候,它會給出各種「結論」:
「我就是沒用。」「我這樣沒人會喜歡。」
「我做什麼都失敗。」
而最令人痛苦的,往往不是這些念頭的出現,
而是我們相信了它們,就像它們是真相一樣。
灰灰的故事|「我就是沒用」,不再是唯一的真理
今天的灰灰起得晚了一點。
他前晚幾乎沒睡,一直在想:「如果主管覺得我不好,是不是其他人也這麼想?」
這念頭在他腦中一遍遍重播。起初他還能說服自己「冷靜點」,但越想,越難受。他乾脆不吃早餐,把自己關在房間。
他想起心理師在諮商時提到一個建議的練習:
「不是你有了什麼想法,它就一定是真的。今天,試著把想法當成『雲』,而不是天空本身。」
灰灰半信半疑地拿起筆,寫下腦中最響亮的一句話:
「我就是沒用。」
他盯著這句話看了很久,然後在前面加了一句——
「我正在有一個念頭,叫做:『我就是沒用。』」
接著他又試了一次,把這句話用怪聲音唸出來,像個搞笑角色說的:「我~就~是~沒~用~~~」
突然,那句話不再那麼有威力了。
這時,他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
也許,「我就是沒用」只是腦海裡浮現的句子,
而不是刻在我靈魂裡的事實。
心理觀點|「認知融合」與「認知去融合」
ACT 中有個重要概念叫「認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
就是把我們的想法當成絕對真理,而不是一個念頭而已。
當我們處於認知融合狀態時,會像這樣:
- 想法:「我不夠好」 ➤ 信念:「所以我不能失敗。」
- 想法:「我沒有價值」 ➤ 行動:「那我就別再嘗試了。」
而「認知去融合(Defusion)」的目標就是:
讓我們不再把每個念頭都當成事實,而只是當成「念頭」本身。
ACT 練習方式很多,以下是幾種:
- 在句子前加:「我正在想⋯」
如:「我正在想:我沒用。」 - 用不同聲音唸出來(搞笑聲、動畫角色聲)
- 用動畫方式觀察念頭飄過(如雲、樹葉漂在河上)
- 把念頭寫下來貼在牆上,然後退後一步看它
這些技巧不是要你否定想法,而是創造出「一點距離」——
讓你能看著想法,而不是被它綁架。
今日練習|和想法保持一點距離
請你今天選擇一個你常出現的「痛苦想法」,寫下來,然後嘗試做以下練習:
- 在它前面加一句:「我正在想著…」
例:「我正在想著我不夠好。」
- 把這句話唸三遍,每一次用不同語氣(溫柔、誇張、像機器人)
你會發現,這句話慢慢不像原本那麼有威力。
- 問問自己:
> 如果這句話只是大腦跑出來的訊息,而不是絕對真理——
> 我今天還可以選擇什麼行動?
練習紀錄建議:
- 今天我常出現的想法是:_______
- 我嘗試用哪些方法來「跟它保持距離」:_______
- 我觀察到的變化是:_______
結語|念頭只是念頭,不是你全部的樣子
我們的大腦會說很多話,有些很傷人、有些很熟悉。
但你不是大腦裡那句話。你是那個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念頭的人。
就像灰灰一樣,當他不再盡信每一個自我批判的聲音,
他開始找回一點點空間,看見自己的勇氣與努力。
明天,我們將會認識一個更深層的自己——那個在所有情緒與念頭之外的「觀察者」,學習如何與內在的混亂保持穩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