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假裝沒事:21天,練習與自己和解好》 Day 3|將自己從想法中釋放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主題:我有這個念頭,但我不是這個念頭

ACT核心練習:認知去融合(Defusion)

開場

我們的大腦很擅長說故事。

尤其在我們心情低落的時候,它會給出各種「結論」:

「我就是沒用。」

「我這樣沒人會喜歡。」

「我做什麼都失敗。」

而最令人痛苦的,往往不是這些念頭的出現,

而是我們相信了它們,就像它們是真相一樣。

灰灰的故事|「我就是沒用」,不再是唯一的真理

今天的灰灰起得晚了一點。

他前晚幾乎沒睡,一直在想:「如果主管覺得我不好,是不是其他人也這麼想?」

這念頭在他腦中一遍遍重播。起初他還能說服自己「冷靜點」,但越想,越難受。他乾脆不吃早餐,把自己關在房間。

他想起心理師在諮商時提到一個建議的練習:

「不是你有了什麼想法,它就一定是真的。今天,試著把想法當成『雲』,而不是天空本身。」

灰灰半信半疑地拿起筆,寫下腦中最響亮的一句話:

「我就是沒用。」

他盯著這句話看了很久,然後在前面加了一句——

「我正在有一個念頭,叫做:『我就是沒用。』」

接著他又試了一次,把這句話用怪聲音唸出來,像個搞笑角色說的:「我~就~是~沒~用~~~」

突然,那句話不再那麼有威力了。

這時,他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

也許,「我就是沒用」只是腦海裡浮現的句子,

而不是刻在我靈魂裡的事實。

心理觀點|「認知融合」與「認知去融合」

ACT 中有個重要概念叫「認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

就是把我們的想法當成絕對真理,而不是一個念頭而已。

當我們處於認知融合狀態時,會像這樣:

  • 想法:「我不夠好」 ➤ 信念:「所以我不能失敗。」
  • 想法:「我沒有價值」 ➤ 行動:「那我就別再嘗試了。」

而「認知去融合(Defusion)」的目標就是:

讓我們不再把每個念頭都當成事實,而只是當成「念頭」本身。

ACT 練習方式很多,以下是幾種:

  1. 在句子前加:「我正在想⋯」
     如:「我正在想:我沒用。」
  2. 用不同聲音唸出來(搞笑聲、動畫角色聲)
  3. 用動畫方式觀察念頭飄過(如雲、樹葉漂在河上)
  4. 把念頭寫下來貼在牆上,然後退後一步看它

這些技巧不是要你否定想法,而是創造出「一點距離」——

讓你能看著想法,而不是被它綁架。

今日練習|和想法保持一點距離

請你今天選擇一個你常出現的「痛苦想法」,寫下來,然後嘗試做以下練習:

  • 在它前面加一句:「我正在想著…」
例:「我正在想著我不夠好。」
  • 把這句話唸三遍,每一次用不同語氣(溫柔、誇張、像機器人)
你會發現,這句話慢慢不像原本那麼有威力。
  • 問問自己:
     > 如果這句話只是大腦跑出來的訊息,而不是絕對真理——
     > 我今天還可以選擇什麼行動?

練習紀錄建議:

  • 今天我常出現的想法是:_______
  • 我嘗試用哪些方法來「跟它保持距離」:_______
  • 我觀察到的變化是:_______

結語|念頭只是念頭,不是你全部的樣子

我們的大腦會說很多話,有些很傷人、有些很熟悉。

但你不是大腦裡那句話。你是那個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念頭的人。

就像灰灰一樣,當他不再盡信每一個自我批判的聲音,

他開始找回一點點空間,看見自己的勇氣與努力。

明天,我們將會認識一個更深層的自己——那個在所有情緒與念頭之外的「觀察者」,學習如何與內在的混亂保持穩定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8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6/03
主題:接納羞愧,不讓它決定你是誰 核心練習:接納(Acceptance) 有些情緒一出現,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走開。」 羞愧、憤怒、自責、難堪,總像不速之客,突然來襲。 但這些感受從來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們只是用力地說著:「你正在在乎一件對你很重要的事。」
2025/06/03
主題:接納羞愧,不讓它決定你是誰 核心練習:接納(Acceptance) 有些情緒一出現,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走開。」 羞愧、憤怒、自責、難堪,總像不速之客,突然來襲。 但這些感受從來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們只是用力地說著:「你正在在乎一件對你很重要的事。」
2025/06/02
主題:擁抱內在的風景 核心練習:接納(Acceptance) 有一種痛,是你每天都在感覺,卻又無處可說的。 你知道它不會馬上消失,也知道再撐下去,你會累壞了自己。 今天,我們不再假裝沒事。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而是為了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2025/06/02
主題:擁抱內在的風景 核心練習:接納(Acceptance) 有一種痛,是你每天都在感覺,卻又無處可說的。 你知道它不會馬上消失,也知道再撐下去,你會累壞了自己。 今天,我們不再假裝沒事。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而是為了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2025/06/01
「你不必先變好,才值得好起來」──21天,與痛苦共舞的溫柔練習 有時候,我們笑著說沒事,卻在夜裡默默流淚;我們表現得像沒事人一樣,卻在心裡掙扎著撐住。這樣的你,也許早已精疲力竭。
2025/06/01
「你不必先變好,才值得好起來」──21天,與痛苦共舞的溫柔練習 有時候,我們笑著說沒事,卻在夜裡默默流淚;我們表現得像沒事人一樣,卻在心裡掙扎著撐住。這樣的你,也許早已精疲力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即將迎來2024 下半年,回顧這前半年,很挫折地發現自己所有的嘗試彷彿都是徒勞。文學投稿、翻譯工作面試、僑委會海外交流計畫,或是國科會專案,幾乎通通都沒過。 但是,心理學給了我一套新的詮釋觀點。
Thumbnail
即將迎來2024 下半年,回顧這前半年,很挫折地發現自己所有的嘗試彷彿都是徒勞。文學投稿、翻譯工作面試、僑委會海外交流計畫,或是國科會專案,幾乎通通都沒過。 但是,心理學給了我一套新的詮釋觀點。
Thumbnail
分享一個內耗的主題,我們常常為了他人想太多,腦子停不下來的問自己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對方那個舉動的意思是什麼?是我說了什麼讓對方這樣做的?對方到底這樣的行為有何意圖?當100個為什麼在腦子裡運作的時候,最可能的情況,往往都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事情的真相,如經過分析,排除掉對方有意圖傷害我們的舉動以外,只
Thumbnail
分享一個內耗的主題,我們常常為了他人想太多,腦子停不下來的問自己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對方那個舉動的意思是什麼?是我說了什麼讓對方這樣做的?對方到底這樣的行為有何意圖?當100個為什麼在腦子裡運作的時候,最可能的情況,往往都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事情的真相,如經過分析,排除掉對方有意圖傷害我們的舉動以外,只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停地思考,醒著在想、睡著了也在想,可能因為某人一句話我們失眠一整晚、可能因為某人一個眼光讓我們「腦補」好多故事。活在別人想法中的我們因此用許多框架框住自己,在這本書中由各種角度說一則則小故事,與我們探討是否該用這個看法看自己、看別人。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停地思考,醒著在想、睡著了也在想,可能因為某人一句話我們失眠一整晚、可能因為某人一個眼光讓我們「腦補」好多故事。活在別人想法中的我們因此用許多框架框住自己,在這本書中由各種角度說一則則小故事,與我們探討是否該用這個看法看自己、看別人。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