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賈盯著電腦螢幕上那行標題,來回修改了十幾遍,卻怎麼樣都不滿意。他的桌上攤開各種筆記和流程圖,便利貼上密密麻麻寫著「加油!」「再想一次!」、「別出錯!」,看起來像是做了很多事,但心底卻清楚:整個禮拜過去,進度幾乎原地踏步。
他曾經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穫。」但這一次,他卻隱隱覺得,自己陷入了一種看似努力、其實無效的死循環。

1️⃣ R — Repeat:重複行動,卻原地打轉
小賈一遇到挑戰,就翻出前輩教的SOP,一步步照本宣科。每次出狀況,他都下意識複製舊方法,好像熟悉的流程是救生圈。但他沒發現,問題早就換了樣子,舊方法只能解決舊問題。🔎 提醒:不敢嘗試新方法,努力只會變成一種「刷存在感」的循環。
2️⃣ E — Elaborate:詳盡說明,卻沒說到重點
小賈的報告向來是最完整的:頁面排版整齊,圖表漂亮,連細節都鉅細靡遺。他害怕遺漏什麼細節,就把所有東西都往裡面塞。但聽的人只覺得冗長,關鍵反而淹沒在一堆資訊裡。
🔎 提醒:寫得多不代表有用,過多的細節往往只是一種不敢取捨的安全感。
3️⃣ P — Process:流程依賴,卻卡住創意
小賈最信奉「流程就是安全感」。他總覺得只要照著流程走,就不會犯錯。可一旦流程無法涵蓋的挑戰出現,他就像電腦當機一樣,動彈不得,無法自創解法。
🔎 提醒:流程是工具,不是保護傘。只靠流程,就失去了用腦袋和心臟的機會。
4️⃣ E — Excuse:理由達人,卻錯失機會
「我真的很忙」「主管又改需求」「客戶不給資源」——這些話,小賈幾乎倒背如流。每次被問到進度,他都能列出一大串理由,像盾牌一樣擋在身前。久而久之,他彷彿只剩下理由,卻沒了突破困境的力氣。
🔎 提醒:理由聽起來很合理,但只會讓努力停在原地。
5️⃣ A — Analysis:分析癱瘓,卻遲遲不行動
小賈愛收集數據,常常在辦公桌前攤開厚厚的報表,每個欄位都用螢光筆標註。面對主管,他總是說:「再等一下,資料快齊了。」可資料永遠有不完整的一頁,分析永遠差一步,行動永遠卡在那一步。
🔎 提醒:資料再多,不敢踏出第一步,也只是自我安慰的陷阱。
6️⃣ T — Teach:向外指導,卻忘了自己
小賈最愛跟同事討論流程優化、專案技巧,每次都像一位小老師,話題總是「這個地方要注意」「那個步驟要檢查」。他總是很熱心教別人,卻忘了自己最需要的,其實是學會突破舊習慣。
🔎 提醒:教別人可以增加存在感,但改變自己才能真正成長。
💡 在經驗中尋找真成長
那天深夜,小賈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看著螢幕上堆滿的報表和便利貼。白熾燈光映在他微皺的眉心,像是把心裡的焦躁都照了出來。他拿起一張便利貼,終於寫下:
「除了重複,我還能嘗試什麼?」 「除了流程,我能怎麼創新?」 「如果我不找理由,今天我能做出什麼改變?」
那一刻,他才明白:真正的成長,不是證明自己很努力,而是敢放下安全感,選擇往未知的地方走一步。
下次當你覺得努力卻走不出原地,想想小賈的故事。別讓REPEAT成為你努力的盲點,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