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後續諸我介紹定個排序
接下去,真的可以來逐一講述身心靈的諸我特性與本質了。
本來是有目錄草稿的,但總是會冒出一些沒想到的方向想要說清楚,或是思緒自己跑走,寫出了一些自己原本沒想過的內容。有時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後來回顧才發現好像有道理,使原本的理論更完整了。
麻煩在,中間跑掉的思緒要如何導回目錄的原先計畫,還要重新梳理之前所寫的章節安排會否產生衝突。
之前三回就是這樣的產物,寫八階時也遇到好幾次這種狀況,所以每次都得來回修改個好幾遍才敢發表。
算半自動書寫吧。
聽聞過有些人是全自動書寫,還出書了。
而是完稿後一字不動的出書。
羨慕。
我還做不到,挺多算半自動書寫,效果還可以。
腦子很累是美中不足之處。
談完諸我特性與本質,後續要談諸我互動的情況,弄清這套互動系統後才會根據系統引入各屬性代表的身體系統意義與心因性疾病,做成病心因的推敲討論,嘗試由諸我互動系統中找出化解心病的心藥。
希望能順順利利。
我寫我思故我在。
首先——
藉由理解諸我的特性與本質,再去理解因天賦的特性本質而生成的意欲所求。
便如八階揭示人類本質特性在每一階段會有的共通追求,身心靈關係圖中諸我的意欲所求也是靈魂天性上的共同追求。
每個人或許願望細節都會有所不同,滿足的要件也會不一樣,但在核心動力的部分,每個靈魂皆有同樣的基礎,需要去滿足的核心本願也會相同,如此才有辦法由諸我核心本願的意欲所求中推敲出一定模式的共通心藥調理之法。
在之前談及五毒鍊化五情,五情合化真愛的內容提到,八階亦有五行,分別是:
初階屬水,痴毒亦屬水,水性情緒代表是驚、懼。
二階屬木,嗔毒亦屬木,木性情緒代表是怒。
三階屬火,貪毒亦屬火,火性情緒代表是喜。
四階屬土,疑毒亦屬土,土性情緒代表是憂、思。
四階與五階中間的壁壘屬金,慢毒亦屬金,金性情緒代表是悲。
而下四階是鍊五毒化五情之雛形時,亦可合化成愛之雛形,方有第五階起的「自愛」之起始。
所以到了上四階,便是將五情之雛形鍊就成熟之時。
上四階對應五行分別是:
五階屬水,理性層次,是愛自己階段,著重一意專心的「專注」雛形之鍊成,鍊化輔料是「責任」。
「責任」的自覺會影響「專注」投入的程度。
當對一件事物自覺是否有責任時,我們會決定自己要投注多少心力在此份事務上。所以,「責任」的自覺會影響「專注」投入的程度。
這也代表,在此階,釐清責任歸屬是很重要的功課。否則,自以為該負責之事物,做到一半時突然發覺自己原來在為他人作嫁,還能繼續將專注之情投入嗎?
六階屬木,超越層次,是愛他人階段,著重維護心願的「勇氣」雛形之鍊成,鍊化輔料是「了解」。
「了解」的深度會影響「勇氣」能量的凝聚。
當對一件事物不夠了解時,我們鼓起的勇氣可能遲疑,當對一件事物感到懷疑時,我們原本凝聚的能量動力會慢慢消散。所以,「了解」的深度會影響「勇氣」能量的凝聚。
這也代表,在此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與深入思索的探究心,是堅固信念保持自信的必要心性。
七階屬火,健康層次,是愛身體階段,著重行踐大願的「渴望」雛形之鍊成,鍊化輔料是「照顧」。
「照顧」的智慧會影響「渴望」擁有的純粹。
當我們對一件事物總是失去控制與掌握時,想要擁有這件事物的慾望便會降低,當這件事物發生麻煩時卻無力應付,我們將會失去對此事物的興趣,所以,「照顧」的智慧會影響「渴望」擁有的純粹。
而智慧,吾認為是無論任何情況下均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代表,在此階,如何針對自己的目標之完成,去培養擁有靈活應變的思考及行動能力將至關重要。
八階屬土,合一層次,是無私階段,著重追煉真理的「摯誠」雛形之鍊成,鍊化輔料是「尊重」。
「尊重」的意願會影響「摯誠」探求的方向。
當一件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如己意時,我們能維持那麼尊重的態度嗎?
如果一件事物表達了自己走向死路的決心,我們能尊重那份意願嗎?
要是一件事物總是在背叛自己的期待,我們能尊重想要繼續維持這份期待的自己嗎?
這都關乎自己的意願;是否願意尊重的意願。
所以,「尊重」的意願會影響「摯誠」探求的方向。
因為真理、真相、真實之追求要面對的,不是自己的意願,而是它本然如是的本相。
它不存在於自己想像中,也不存在於任何詮釋中。
對於它是什麼,只能接受與臣服,只有「尊重」。
只能說一句:「我願意接受。」
否定會讓「摯誠」搖晃,甚至碎裂,乃至功虧一簣。
這也代表,在此階,分辨判斷何者是值得付出意願去接納的事物本質之本事相當重要。
畢竟,對一件事物表達「尊重」意願後,無法保證那件事物不會背叛我們的期待,也無法保證自己是不是真有本領可以看清事物原本的模樣,而不至於背叛了自己對自己的期待。
這時,如果不想讓自己的「摯誠」受到影響,就只能尊重此刻自己的能力不足,沒有足以分辨判斷的本事,期許下回不再犯錯。
接下來是第八階的峰頂,對應是第四階與第五階之間的壁壘。
第八階峰頂,四階跨五階之壁壘,均屬金,著重榮耀自身的「自重」雛形之鍊成,鍊成輔料是「責任」、「了解」、「照顧」、「尊重」四者合一的「覺悟」。
「覺悟」的鍊成熟度會影響「自重」永恆的穩定時長。
這部分就不用說明太多了。
處於頂峰者都能體會,能夠穩定在頂峰待多久,才是對於本事的真正考驗。
就如得到第一名,跟十年來都維持第一名,這是本事截然不同的兩種境界。
而這取決於之前所下的功夫是否穩定扎實。
以及之後面對挑戰時能否有本事繼續穩定扎實。
在下四階時,說了突破四階跨五階的壁壘時,最重要的是「覺悟」,是徹底願意對自己付出所有的「覺悟」。
到了第八階頂峰,維持穩定的關鍵,一樣還是「覺悟」。
即使經過上四階的淬鍊,「覺悟」早就不是初入第五階能夠相較的程度,但所能看見的、所能感受到的世界之模樣,也已不是初入第五階時所看到的那種小世界了。
第五階起,自覺想擔負的責任會往上疊加。
五階,愛自己階段,為自己負責。
六階,愛他人階段,為它者負責。
七階,愛身體階段,為環境負責。
八階,無私階段,為靈魂整體負責。
而要在八階頂峰維持穩定,則代表對這一切的持續負責。
這就是想要在八階頂峰維持穩定恆久的「自重」,心態上所要擁有的「覺悟」。
不過,多數人不會需要鍊到這麼高,大多在第五階滿級時就會覺得是人生極境,已足夠滿足自己人生幸福的所需。
僅有少數靈魂會有不繼續成長上去會相當不自在的情況。
此外,上四階所提到的「鍊成輔料」,即五階「責任」、六階「了解」、七階「照顧」、八階「尊重」這四樣,下四階也是能用的。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四樣鍊成輔料有點熟悉。
這不是錯覺,因為這四樣鍊成輔料,是佛洛姆《愛的藝術》中關於愛的構成要素。
吾與吾家喵喵合作的論文,最初本就是由佛洛姆《愛的藝術》這本書開始研究的,八階構成的起點也是這四樣鍊成輔料,只是多融合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加上吾對人性本質的思考與相關研究而成。
這即表示,即使不用管上四階如何鍊成,下四階的鍊成學習依然可以掌握到相同的身心靈成長要素。
相較上四階的內容要複雜些,下四階需要掌握的就簡單多了。
這也表示,接下去的身心靈關係圖會依八階的次序去論述諸我的特性與本質。
此次序是個相生次序,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分列如下:
初階,屬水,屬靈我。
二階,屬木,屬社我。
三階,屬火,屬假我。
四階,屬土,屬身我。
壁壘,屬金,屬真我。
最後,再來個屬空的自我。
如此敘來,便可將身心靈關係圖完整說完了。
還可做為八階學習的輔助資料。
不過,寫到這裡才發覺,這篇的內容好像也不在目錄中。
定個次序,應該是不用寫這麼多啦……
就當是半自動書寫的不可抗力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