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語教育的變化:從考高分到敢開口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一、英語不是語言,是考試科目

在我成長的年代,學英文是一件很「學術」的事。


從國中開始,英文就被當成一門重要的升學科目。老師教我們的是文法規則、句型結構、動詞變化,還有句子的「正確用法」。那是一種邏輯訓練,也是一場無止盡的填鴨式學習。學校、補習班、參考書,全都圍繞著「考試」這個核心目標來設計。


誰背得多、誰寫得對、誰可以在模擬考中拿到高分,就是「英文好」。而「英文好」的結果,是能考上好學校、有更多升學機會。


但弔詭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國中、高中、甚至念到大學,學了十幾二十年的英文,真正能講、能聽的人卻不多。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可能不錯,但一遇到外國人,反而變得結結巴巴,甚至完全不敢開口。彷彿我們學的「英語」,是一種「紙上語言」,而不是能夠活在生活裡的「工具」。


二、只要敢講,就能進外商

也正因如此,當90年代外商公司開始進駐台灣時,那些願意講幾句英文的人,立刻脫穎而出。


我身邊有些朋友,他們的英文其實沒有多流利,但至少敢說、不怕錯。一開口可以用英文自我介紹,能接幾通英語電話、處理一些簡單對話,就能進外商公司,當客服、總機、行政助理,甚至有些人一路升上中階主管。


那個時候,外商公司的待遇普遍比本土企業高得多。加上語言津貼、外派獎金,讓不少本來只能在國內企業當基層職員的人,憑著一點語言勇氣,實現了薪資躍升。


我甚至見過這樣的場景:在本土公司當主管、每天操心報表的某位經理,薪水還比不上在外商公司當客服的朋友。這讓人忍不住思考:語言到底是能力,還是資本?它似乎成了一種「文化資產」,可以在某些時刻,為一個人打開階級流動的通道。


三、英語能力與社會階級的交織

在那個時代,英語能力常被視為一種「現代性」的象徵。


不管是去高級餐廳、星巴克,還是出國旅遊、進外商公司,會說英文就是一種與世界接軌的姿態。而這種姿態,不只是能力,更是一種文化資本的展現。


許多家長知道這點,因此從孩子小學起就送去英語補習班、雙語幼兒園、外師家教班,目的是希望孩子未來「不輸人」,能在國際舞台上多一點競爭力。


但事實上,能夠持續投入這種語言教育資源的家庭,往往本身就屬於中產以上階層。語言教育因此成為一種「投資商品」,而非人人平等可得的教育資源。


英語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複製階級差距的隱形工具。


四、學校教育的慢轉彎:從讀到說

到了2000年後,隨著台灣教育理念的變革與全球化影響,學校教育開始慢慢「轉彎」。


國小開始設立英文課,許多縣市推動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小一、幼兒園。老師們接受師資再訓,試著擺脫傳統文法導向的教學方式,轉向「溝通式教學」。課本設計也越來越貼近生活,例如教學生如何點餐、問路、買東西等等。


我曾經參加一場親戚小孩的學校英文表演,看到小朋友用簡單的英文演戲,模仿在機場過海關的場景,雖然發音不標準,語法也不完全正確,但那份敢講、敢演的勇氣,卻讓我深受感動。


因為我知道,在我們那一代,連開口講英文都是壓力,更別說站上台表演。


這些小孩子的英語能力,也許還不足以應對複雜的對話,但他們的學習方式,已經不再是把語言當作知識來考,而是當作工具來用。這個變化,也許才是真正影響一個世代的起點。


五、補習班的變臉:從題海到口語

台灣的補教業素來靈活敏銳,哪裡有市場趨勢,哪裡就有課程設計。


過去的英文補習班主打的是「文法解題」、「會考總複習」、「模擬試題講解」,家長與學生的期待也集中在考高分上。但到了近十年,補習班開始轉型:開設情境式會話班、英文戲劇班、外師對話班,甚至推出「自然發音」、「兒童英語演講」等主題課程。


補習班不再只強調「背單字、做考卷」,而是教孩子如何說出句子、表達情緒、用英文講故事。


這其實也回應了全球語言學界的趨勢——語言學習的目標不應該是「完美」,而是「流暢與互動」。只要能順利表達,就算有點文法錯誤也沒關係,重點是你有沒有「溝通力」。


六、AI來了,英文還需要學嗎?

進入AI時代,英文教育面臨一個全新的挑戰:翻譯軟體太方便了。


用手機拍一下標誌、輸入一句話,馬上就有中英對照。不只翻譯,還能語音轉文字、即時口譯。很多年輕人因此開始懷疑:「學那麼久的英文,未來還有用嗎?」


這其實是合理的質疑。當科技已經能取代基本溝通需求,語言學習的必要性確實需要重新定位。


但我認為,語言從來不只是為了「翻譯」。會說一種語言,代表你有能力理解那個文化、接觸那個世界、展現自我思考的方式。AI可以幫你把話「翻」過去,但無法幫你建立關係、取得信任、說服對方。


未來的語言學習,也許重點不再是文法與背誦,而是「表達」、「創造」、「說故事」。你能不能用一種語言,說出自己的人生觀,才是關鍵。


七、結語:語言是橋樑,不是標籤

走過這幾十年,我重新認識了語言的本質。


語言不是一場考試,也不是一張證書,更不是誰比誰高尚的標籤。它是一道橋樑,一種讓我們跨出熟悉領域、通向更大世界的方式。


我們那一代人,用死背的方式走過語言的學習過程,付出了很多,卻沒能走出應有的廣度。下一代,正在試著走不同的路,也許有更多錯誤、有更多不完美,但至少他們開始用語言去「活出自己」。


我相信,這樣的教育改革,也許無法馬上看到成果,但它改變的是一整個世代的眼界與可能性。


語言的力量,不是讓你變得「高分」,而是讓你變得「有選擇」。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愛心、留言分享

你在學英文的路上,也有類似的挫折或體悟嗎?

歡迎一起聊聊你的故事,也讓更多人看見台灣語言教育的真實轉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10會員
174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投資匠心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五十歲後的我們,不再懼怕失戀、責罵或外界眼光,反而愈來愈害怕失控──失去健康、經濟斷裂、家庭支撐瓦解,甚至孤單老去。
2025/06/21
五十歲後的我們,不再懼怕失戀、責罵或外界眼光,反而愈來愈害怕失控──失去健康、經濟斷裂、家庭支撐瓦解,甚至孤單老去。
2025/06/21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一、當我們回望青春的地平線 人生走到中年,有時會忍不住問自己:年輕時那些未竟的夢,如今是否還有機會實現? 我曾以為,那些青春裡的浪漫——流浪、遠方、未知、詩——終將被現實抹去。但退休後,當我開始嘗試「一個人的旅行」,我赫然發現,那
2025/06/21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一、當我們回望青春的地平線 人生走到中年,有時會忍不住問自己:年輕時那些未竟的夢,如今是否還有機會實現? 我曾以為,那些青春裡的浪漫——流浪、遠方、未知、詩——終將被現實抹去。但退休後,當我開始嘗試「一個人的旅行」,我赫然發現,那
2025/06/20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你有沒有學過十幾年的英文,卻在需要開口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 你有沒有羨慕過那些英文流利的人,不只是語言講得好,好像人生也更順遂? 我今年50歲。英文對我來說,曾是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牆,也是心中那個「我還不夠好」的證明。直到我退休,才
2025/06/20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你有沒有學過十幾年的英文,卻在需要開口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 你有沒有羨慕過那些英文流利的人,不只是語言講得好,好像人生也更順遂? 我今年50歲。英文對我來說,曾是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牆,也是心中那個「我還不夠好」的證明。直到我退休,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踏出校門後,你有學習什麼語言嗎?筆者以前曾上過英文及日文的補習班,相較過去一定要在固定的時段、到實體教室,花費交通時間,現在好多語言學習工具,包括線上課程、App 等,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及安排。時間,應該不再是阻礙自己學習語言的藉口了吧? 而現在出國旅行好方便,無論是
Thumbnail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踏出校門後,你有學習什麼語言嗎?筆者以前曾上過英文及日文的補習班,相較過去一定要在固定的時段、到實體教室,花費交通時間,現在好多語言學習工具,包括線上課程、App 等,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及安排。時間,應該不再是阻礙自己學習語言的藉口了吧? 而現在出國旅行好方便,無論是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換個國家生活,難免都要面對語言的挑戰。       自認不擅長學習外語,學生時代學習英語,多半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記得大二上完最後一堂英語課,還曾歡天喜地吶喊著終於解脫,甚至「下定決心」永遠不再碰英語。     出社會之後,每每見到外國人便拔腿就跑,深怕支支吾吾地吐出一口破英語,自己聽了
Thumbnail
換個國家生活,難免都要面對語言的挑戰。       自認不擅長學習外語,學生時代學習英語,多半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記得大二上完最後一堂英語課,還曾歡天喜地吶喊著終於解脫,甚至「下定決心」永遠不再碰英語。     出社會之後,每每見到外國人便拔腿就跑,深怕支支吾吾地吐出一口破英語,自己聽了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我這輩子的努力,都只是在努力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有足夠墨水資糧,足夠思考空間的、能讓高手願意出手教的、能自行領略高手的手路的,「英文上上根器皿」。
Thumbnail
我這輩子的努力,都只是在努力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有足夠墨水資糧,足夠思考空間的、能讓高手願意出手教的、能自行領略高手的手路的,「英文上上根器皿」。
Thumbnail
SoR就是學英文的唯一答案。我們國家英文教學的每一個面向,都跟國際腦科學界作對,都跟美國教育現況悖離,都停留在50年前的背單字學文法刷考題,都盲目崇拜素質不一的外師,都花錢買心安買檢定買證照。簡單講,就是國門閉起來,眼睛閉起來,自己玩自己。
Thumbnail
SoR就是學英文的唯一答案。我們國家英文教學的每一個面向,都跟國際腦科學界作對,都跟美國教育現況悖離,都停留在50年前的背單字學文法刷考題,都盲目崇拜素質不一的外師,都花錢買心安買檢定買證照。簡單講,就是國門閉起來,眼睛閉起來,自己玩自己。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