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是領導者最大的修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也曾默默想過——

「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沒被理解?」

「是不是又是我做錯了,才會讓團隊失望?」

身為主管,我們總是習慣扛責、解決、照顧別人。但夜深人靜時,真正難以面對的,其實是——我們怎麼對待自己。

那些從小貼在心上的標籤,像「不能失敗」、「要有用才值得被愛」,悄悄地變成了我們的日常信念。

但是其實你早就已經很努力了。

這不是脆弱,而是曾經沒被好好理解的堅強

Vivian 是一位在外商公司工作多年的副總,帶團隊、談業務、拼指標,樣樣強悍。但有次感冒請假,她竟然忍不住自責:「是不是我太鬆懈?」

深入聊才知道,這樣的反應,其實和她童年的經驗有關。她回憶六歲那年跌倒流血,媽媽卻斥責她「怎麼這麼不小心」。

那時候,她學會了:「我必須完美,才不會被罵;我不能出錯,才會被看見。」

這句話,她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三十年。 

有些強悍,其實是為了不再受傷

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 怕出錯 → 乾脆什麼都攬下來自己做
  • 怕被拋下 → 拼命證明自己夠有價值
  • 怕沒人懂 → 習慣默默忍耐、獨自承受

這些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當時的生存方式。

但如今,你已經長大了,現在的你,有能力重新定義自己的故事。

我們可以,慢慢拆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標籤

可以試著這樣對自己說:

「我當時只是需要一點安慰,不是我不好。」

「我不是太敏感,是我曾經太孤單。」

「我願意相信:不是每個人都像過去那樣對待我。」

當你開始這麼練習,你會發現,原來你並不孤單,也不需要再用過度努力來證明什麼。

領導,也是一種療癒自己的旅程

你可以從今天開始:

✅ 當陷入自責時,問自己:「我又在默默怪自己了嗎?」

✅ 練習改寫故事:「不是我錯,是我沒被好好對待。」

✅ 練習尋找「安全的人」,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你不需要再完美無瑕,才值得被接住。你本來就值得被理解。

留給你的暖心互動

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 明明盡力了,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 一出錯就忍不住怪自己

☐ 總是在照顧別人,卻忘了照顧自己

☐ 想學會放下,但不知道怎麼開始

歡迎留言和我說說,也許我們正走在一樣的路上。這裡,是安全的。

療癒的領導力,從自己開始

請把這篇文章,送給那位總是撐住一切的你,或那位從不說累的主管朋友。

💬 領導,不只是帶別人向前走。更是,學會在需要時,回頭擁抱自己。

🌱 修復自己,也是在照亮別人。願你領導的,不只是績效,更是溫暖與希望。

 

📣 如果覺得文章有打中內心請點愛心❤️,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想法,

🔁 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穩定內在,也能帶出真正的影響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9K會員
566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7/04
當領導者的你,是否也曾壓抑過那些不被理解的傷?這篇文章邀請你溫柔地回頭,看見那個努力撐著的自己,練習放下責備,學會與內在和解。真正的堅強,是允許自己脆弱,也值得被照顧。
Thumbnail
2025/07/04
當領導者的你,是否也曾壓抑過那些不被理解的傷?這篇文章邀請你溫柔地回頭,看見那個努力撐著的自己,練習放下責備,學會與內在和解。真正的堅強,是允許自己脆弱,也值得被照顧。
Thumbnail
2025/07/03
當我們總是把失去歸咎於自己,其實是在哀悼那個「想靠努力換來愛與肯定」的自己。這篇文章以領導者視角出發,邀請你重新理解: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有些人本就無法給出你渴望的回應。哀悼,不是脆弱,而是轉化的起點。讓我們學會溫柔地接住情緒,放下自責,走向真正成熟且有力量的領導。
Thumbnail
2025/07/03
當我們總是把失去歸咎於自己,其實是在哀悼那個「想靠努力換來愛與肯定」的自己。這篇文章以領導者視角出發,邀請你重新理解: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有些人本就無法給出你渴望的回應。哀悼,不是脆弱,而是轉化的起點。讓我們學會溫柔地接住情緒,放下自責,走向真正成熟且有力量的領導。
Thumbnail
2025/07/02
即使是高階主管,也有不能說的情緒。我們常習慣替他人找理由,卻忘了接住自己心裡的傷。這篇文章分享一位領導者從壓抑到自我接納的過程,提醒我們:真正的穩定,來自允許情緒存在。
Thumbnail
2025/07/02
即使是高階主管,也有不能說的情緒。我們常習慣替他人找理由,卻忘了接住自己心裡的傷。這篇文章分享一位領導者從壓抑到自我接納的過程,提醒我們:真正的穩定,來自允許情緒存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們都在不苛責自己的路上學習著
Thumbnail
我們都在不苛責自己的路上學習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