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也曾悄悄對自己說過:「這些都過去了,我早就釋懷了。」
但真相是——即使身為主管,我們仍會在會議結束後、在家人熟睡的深夜裡反問自己:
「我這樣,真的夠好了嗎?」「為什麼一點小事還是讓我那麼難受?」
在我們努力扮演好團隊的靠山前,別忘了——我們也是需要被溫柔對待的人。
Kevin 的故事
Kevin 是一家外商企業的部門總監,理性敏銳、業績亮眼,是許多人眼中值得追隨的主管。
但在一次領導力教練課程中,他談到自己的童年時,話才說到一半,便立刻笑著補了一句:
「不過我媽真的不是故意的,她那時候工作壓力很大……」
講師靜靜看著他,輕聲問:「那你呢?你那時候的感受是什麼?」
Kevin 頓了幾秒,才說出一句讓全場安靜的話:「我覺得自己很沒價值。」
原來,過去的羞辱經驗深藏心底,而他從未允許自己觸碰那些情緒。每一次說「她不是故意的」,其實都是在保護對方、也逃避了自己內心的傷口。
那些看似體諒,其實是壓抑自己的方式
我們常常說「我能理解他/她當時很辛苦」,但這句話,有時候其實是我們的自我防衛。
我們怕——承認自己受傷了,就像在責怪對方。
我們怕——一旦感受到情緒,就會失控。
我們怕——連情緒都說出口,會讓自己看起來不夠堅強、不夠專業。
但真實是:那些被淡化的感受,其實從未消失,只是悄悄在影響我們的選擇、領導風格,甚至自我價值感。
我允許感受,不代表我在責怪誰
真正成熟的領導力,是能接住自己的每一種情緒。不是靠忽略,而是靠理解。
我們可以練習:
✅ 停下來問自己:「我現在的反應,是在保護什麼?」
✅ 理解那些合理化的背後,是出於對關係的忠誠與不願傷害對方的愧疚感
✅ 放下「我不能有情緒」的執念,用更柔軟的方式陪伴自己
請記得——
承認我受過傷,並不等於我在責怪任何人;
而是,我選擇不再背叛自己。
你也曾這樣經歷過嗎?
☐ 總說「沒關係啦」,但心裡還是會痛得透不過氣來
☐ 總是為別人找理由,卻從不允許自己難過
☐ 一想到童年的回憶,就感到混亂與內疚
☐ 想面對自己的內在,卻不知從哪裡開始
歡迎你留言與我分享,也許我們正一起走在這條「不再壓抑自己」的旅程上。
溫柔,是領導者最大的影響力
如果你身邊也有一位總說「我沒事」的主管、同事,請轉發這篇文章給他/她。
因為真正的領導力,不只是戰功累累的績效,更是允許自己與團隊擁有情緒的安全感。
讓我們一起讓 #自我接納 #情緒領導 #療癒式領導 成為一種新的職場文化。
🌱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
療癒不是脆弱,而是一種成熟的勇氣。
穩定團隊的第一步,是安頓好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