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生的Gap Year,原來可以這樣用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有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一個他的朋友的真實經歷。

這位朋友從中年之後,工作的穩定性開始出現變化。他待的公司總會因為各種原因進行人力調整,而幾次都被列入資遣名單。聽起來好像是一連串的不幸,但他的應對方式卻讓我重新思考了「被資遣」這件事的意義。

這位朋友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急著投入下一份工作,而是選擇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失業補助金與職訓課程。

每當進入這段「空窗期」,他就報名參加職訓局開設的職業訓練課程,學習有興趣的新技能,並取得證照。電工、木工、鍋爐技術……幾年下來,累積了五六七八張專業證照。每一次被迫離開職場的時刻,朋友都把它當作一個轉換跑道、重新整裝的機會,像是他人生中的一場場Gap Year。

只是,這不是年輕人的那種「去看看世界」的Gap Year,而是屬於中年後的「再定位人生」的轉機。

他知道自己過去累積了什麼,也開始更清楚想要的是什麼,於是用每一次的被迫中斷,換來下一次更有選擇權的前進。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提醒,也讓我想起兩年前在參加NCDA國際生涯諮詢的認證課程時,老師問我們 : "想要幫助的對象是誰?" 我心中立刻浮現的,就是40歲、50歲以上、仍需要工作,但對自己失去信心、不知道如何繼續自己職涯的朋友。

由於我自己也處於這個年齡區間,我知道當職涯突然被中斷、或者被迫轉彎時,那種茫然、焦慮、自我懷疑會有多深。特別是目前這個社會對中高齡勞動者仍不夠友善,讓許多人只能選擇清潔、警衛、計程車司機、快遞、美食外送、臨時工等較缺乏職涯延展性的工作,即使他們曾經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

當然,也有一些朋友沒有經濟上必須繼續就業的原因,即使已退休,還是選擇再度就業,不為生計,只是為了保持腦袋與身體的靈活度,不想就這樣停下來。

無論是為了生活所需還是其他原因,中高齡者職場再度就業的可能性,要靠自己來創造機會。

不要輕易被社會定義,不是說幾歲了就只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們其實一直都有選擇權,關鍵在於~是否有累積那些能支撐我們選擇的資源與能力。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成為那個「可以主動選擇」的人,而不是只能被動地等被選擇。這樣的態度信念,不分年齡,在人生任何一個階段都應該如此。

我要去好好了解職訓局提供給中高齡者的訓練資源與相對應的支持措施。這些資訊一直都是公開的,只是我不曾去看、去了解。我相信,這些資訊不只是能讓我對中高齡夥伴提供更實用的職涯建議,也會對我自己有很大幫助。

不是只有年輕人才可以重新出發。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再多努力一些,因為這是自己的人生啊。

雖然年齡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當有其他加分的項目是可以大過年齡的,就可以不被年齡所限制。

只要願意,不放棄,就還有選擇的可能。

讓我們成為那個「擁有選擇權」的人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8會員
10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7/10
前陣子有位主管離職,我們辦了個歡送派對。現場開放讓大家提問,什麼都能問。 問題千奇百怪,還有人問「你是用哪個牌子的洗髮精?頭髮好順好漂亮。」主管一開始笑得很開心,幾乎每題都接得住。 但有一題,他突然靜了一下。 「誰是你職場上的貴人?」 他沉默了三秒,笑容收了一點,臉上的神情像是在走回一段記憶
2025/07/10
前陣子有位主管離職,我們辦了個歡送派對。現場開放讓大家提問,什麼都能問。 問題千奇百怪,還有人問「你是用哪個牌子的洗髮精?頭髮好順好漂亮。」主管一開始笑得很開心,幾乎每題都接得住。 但有一題,他突然靜了一下。 「誰是你職場上的貴人?」 他沉默了三秒,笑容收了一點,臉上的神情像是在走回一段記憶
2025/07/08
<> 「你不是沒有退路,而是你一直沒想過,其實你早就站在一張滿是機會的網絡上。」 ——一位曾在展場設計公司耕耘14年的設計師 他離開了一個待了14年的地方。 不是因為能力不夠,也不是表現不佳,而是疫情之後,公司結束營業。他可靠、誠實、細膩又負責,是老闆每年主動幫他加薪、同事交付困難專案都會放心
2025/07/08
<> 「你不是沒有退路,而是你一直沒想過,其實你早就站在一張滿是機會的網絡上。」 ——一位曾在展場設計公司耕耘14年的設計師 他離開了一個待了14年的地方。 不是因為能力不夠,也不是表現不佳,而是疫情之後,公司結束營業。他可靠、誠實、細膩又負責,是老闆每年主動幫他加薪、同事交付困難專案都會放心
2025/07/08
昨天晚上,我帶著三位夥伴進行<3C職場資源盤點—core, capability, connection>的線上練習。一個小時結束,我準時下線,理所當然地以為一切告一段落,轉身去做別的事了。 沒想到過了5分鐘左右,他們主動追加了另一個小時的線上會議,呼喚我回去參加。我覺得有趣,所以趕快放下手邊的事
2025/07/08
昨天晚上,我帶著三位夥伴進行<3C職場資源盤點—core, capability, connection>的線上練習。一個小時結束,我準時下線,理所當然地以為一切告一段落,轉身去做別的事了。 沒想到過了5分鐘左右,他們主動追加了另一個小時的線上會議,呼喚我回去參加。我覺得有趣,所以趕快放下手邊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位前投行同事遇到的職場困境,他發現在某些公司,員工只是被視為工具人,缺乏關懷和價值。在他生病的經歷中,他決定離開這樣的公司,尋找更關懷員工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這是一位前投行同事遇到的職場困境,他發現在某些公司,員工只是被視為工具人,缺乏關懷和價值。在他生病的經歷中,他決定離開這樣的公司,尋找更關懷員工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聽到其中一位朋友說,他最近被裁員了。聽到消息真的萬分的震驚,因為他在他們那間廣告公司已經做了超過15年,才華、能力以及配合度都是被認可的......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聽到其中一位朋友說,他最近被裁員了。聽到消息真的萬分的震驚,因為他在他們那間廣告公司已經做了超過15年,才華、能力以及配合度都是被認可的......
Thumbnail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
Thumbnail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