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情緒卡住」?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是太焦慮、太思慮過度、太悲傷,讓身體都停住了。
中醫說,情緒不是只有「心理」的問題,它也關乎身體五臟六腑的運行。而五臟(肝、心、脾、肺、腎)各對應一種五行(木、火、土、金、水),也蘊含著我們的「情緒之源」。
- 肝 → 木 → 魂(創造、動能)
- 心 → 火 → 神(喜悅、意識)
- 脾 → 土 → 意(思考、記憶)
- 肺 → 金 → 魄(悲傷、本能)
- 腎 → 水 → 志(意志、生命力)
而這些療癒,不需要一定坐在書桌前或諮商室裡完成。它們可以在生活中的小事裡,一點一滴慢慢修復我們的內在。
01|木:當你覺得人生卡關、動不了
對應臟腑與情緒:肝/魂 → 煩躁、憤怒、壓抑
木象徵向上的動能與創造力,當木氣卡住時,情緒容易悶著不說、怒氣藏著不爆,內心像被綁住的植物。
你可以做的事:
🌱 種植物:播種、澆水、觀察一顆小芽的成長,是與「魂」對話的方式
✂️ 修剪舊枝葉:象徵你也願意放下內心不再需要的東西
🪴 每週散步與植物說話:讓心動起來,肝氣也就流動起來了
02|火:當你太焦慮、睡不好
對應臟腑與情緒:心/神 → 焦躁、心神不寧、失眠
火主喜,過旺則燥。當我們太忙、太想控制、太怕沒準備好時,心神容易飄散、難以歸位。
你可以做的事:
🍮 做甜點或泡茶:用細緻、溫柔的節奏讓「火」被照顧,而非被點燃
🕯️ 靜下來點蠟燭泡腳:象徵「安神、降火」,也給自己一個「收」的儀式
📖 寫下「今天讓我安心的三件事」:幫神歸位,讓火氣穩定
03|土:當你思緒太多、卻什麼都做不了
對應臟腑與情緒:脾/意 → 過度思慮、遲疑、拖延
土象徵承載與滋養,但當我們過度在意細節、腦中太多雜音時,土就變得濕濘、行動變慢。
你可以做的事:
🥣 做菜、煮湯:選菜、洗菜、下鍋、上桌,每一個步驟都在重新整理思緒
🍞 揉麵團或擺盤:雙手動起來,腦袋才有地方休息
🟤 設立一個小任務:只做一餐飯:完成就好,不要求完美
04|金:當你一直放不下、總是想哭
對應臟腑與情緒:肺/魄 → 悲傷、依戀、失落
金象徵淨化與結束。當悲傷卡在內心時,就像空氣悶著出不去,需要一個出口。
你可以做的事:
🧽 洗碗、洗杯子、擦窗戶:一邊洗一邊想著:「把難過洗掉了」
👕 手洗衣物或整理衣櫃:象徵與過去告別,讓空間重新呼吸
📝 寫信給過去的人或自己:寫完收好,或燒掉,儀式會帶你走出一小步
05|水:當你對未來感到害怕、無力
對應臟腑與情緒:腎/志 → 恐懼、缺乏意志力、空虛
水象徵深潛與穩定。當水氣不足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站不穩、無法承擔、提不起動力。
你可以做的事:
🧶 編織、陶藝、拼布:一針一線、慢慢來,重新練習穩定與掌控感
📓 製作手帳或小日記:每天寫下「我願意承擔的一件事」
🚶 慢走 20 分鐘、不戴耳機:回到呼吸、腳步與地面,重新找回內在的重心
結語:你的手知道該怎麼療癒你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時,讓身體動起來。不是為了效率或成就,而是為了「照顧那個正在受傷的自己」。
五行不是玄學,它是一種能讓我們重新與生活連結的方式。
從你願意種下一顆植物、洗乾淨一只碗、做一頓飯開始——情緒,也會慢慢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