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每天讀 Paper 是基本功,
但如果你還帶著「學生心態」在讀,
很容易越讀越焦慮、越看越空虛。下面這三種學生心態,早點放下,
你才會真正變成「研究者」。
▋1. 想要每句都看懂
這是教科書式閱讀的慣性,但 Paper 不是教你,它只是在報告。
如果你執著每一句話都搞懂,就會陷入細節泥淖,
反而看不出作者到底想證明什麼、貢獻是什麼。
▋2. 覺得自己「沒資格評論」
很多人會說「我才剛開始讀,哪懂好壞」,
但研究從來不是等你變「權威」才開始說話。
你有想法就要寫下來,這就是養自己的判斷力。
▋3. 以為重點是讀完,而不是找問題
讀 Paper 的目的,不是打卡,也不是背結論,
而是發現還沒解決的問題、有趣的觀點、可以實作的想法。
這樣你讀 30 分鐘,就可能多一個研究切口。
—
Paper 不是任務清單,而是靈感工地。
從「完成閱讀」轉為「培養觀點」,
才是你變強的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