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養: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年輕時在帶領團隊時,我曾經習慣性地偏好延攬與自己年齡相近的同仁,總覺得年輕人比起資深同仁更有衝勁、熱情,並且願意學習與嘗試。然而,隨著年資的增長與歷練的累積,我逐漸意識到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

誠然,體力與反應等生理條件會隨著年齡變化,但我也發現,熱情與學習力並不完全受年紀所限。經驗告訴我,一個多元世代並存的團隊反而能激發出更強大的戰鬥力與韌性。因此,我開始更有意識地組建「老中青三代共融」的團隊架構:

·       資深同仁貢獻智慧與經驗,擔任組織的知識傳承者

·       中生代夥伴則是團隊的主力,戰力核心所在,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經驗加持,也同時肩負起帶領後進的責任

·       年輕世代則帶來新觀點與數位原生的思維,成為團隊的創新火種。

這樣的組織結構,讓團隊內部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與健康的學習文化。

近期我分別與兩位表現優異的年輕同仁進行了一對一面談。他們都具備令人欣賞的條件:聰明、反應快、外語能力強,且在過去2至3年內,我也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了合理的升遷與薪酬調整,績效表現皆位列部門前10%。

我也在適當時機提供他們新的學習方向,希望他們能培養跨域能力,進一步為團隊做出與以往不同的價值貢獻,並在未來調薪與晉升上有所體現。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我觀察到他們似乎仍停留在「現有工作延伸」的思維中。他們想要接下更多自己已經熟悉的工作內容,並期待對應的獎酬回饋。這讓我思考,是不是我們在職場中過度強調「做得更好」,卻忽略了「做得不同」的價值?

於是我分享了我一直相信的觀念:「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這句話,不只是鼓勵創新,更是一種思維的轉換。真正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往往不是那個重複把熟悉的事情做到極致的人,而是那個願意涉足未知、展現與眾不同價值的人。

相較之下,我想起團隊中另一位令人敬佩的夥伴——一位60歲、已從前公司退休的資深顧問。我邀請他以顧問身分加入團隊,協助我們分享業界經驗並追蹤最新的技術趨勢。儘管他在業界早已是公認的專家,但他從不倚老賣老。對於陌生的事物,他坦承自己仍在學習,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甚至主動投入我們尚未熟悉的領域,進行資料收集與前瞻研究。

在他身上,我深刻體會到一句話的真諦:「專業讓一個人稱職,熱情讓一個人傑出。」這不僅是專業職場的寫照,更是終身學習者的寫照。

無論是職場還是人生,一個人的成熟度與成長速度,往往與年齡或資歷無關,真正關鍵的是「心態」。

具備正向思維與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的人,總能持續學習、主動迎接挑戰,並樂於被學習,甚至願意被複製。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不斷成長,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真正的差異化價值,往往不來自於在熟練的工作中做到更完美,而是來自於你願意走出舒適圈、承擔新的責任、培養不同的能力、展現異於他人的價值。

這樣的微小差異,將成為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姆•邱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這裡是事業拓展的補給站、職涯規劃的導航塔、業務銷售的實戰基地!一起交換點子、激盪靈感,讓事業跑得更遠、職涯走得更順、業績衝得更高! 🚀🔥
吉姆•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我們常說「胳臂往哪兒彎」,是一種立場,也是一種情感上的期待。 在家庭與職場中,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出現裂痕時,這句話就特別刺耳。 但我們是否也能從中看見,責任與情感之間,其實並不是對立?
Thumbnail
2025/07/13
我們常說「胳臂往哪兒彎」,是一種立場,也是一種情感上的期待。 在家庭與職場中,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出現裂痕時,這句話就特別刺耳。 但我們是否也能從中看見,責任與情感之間,其實並不是對立?
Thumbnail
2025/07/12
最近讀完一本很有感的書 —— 東尼・傅戴爾(Tony Fadell)的《創建之道 BUILD》。 從 Apple iPod、iPhone 的開發,到創立 Nest、投資未來新創,Tony 的經歷早已是矽谷傳奇。這本書,不只是創業者的備忘錄,更是職場領導者、團隊經理、企業內部創新推動者的實戰工具書。
Thumbnail
2025/07/12
最近讀完一本很有感的書 —— 東尼・傅戴爾(Tony Fadell)的《創建之道 BUILD》。 從 Apple iPod、iPhone 的開發,到創立 Nest、投資未來新創,Tony 的經歷早已是矽谷傳奇。這本書,不只是創業者的備忘錄,更是職場領導者、團隊經理、企業內部創新推動者的實戰工具書。
Thumbnail
2025/06/28
🍽️ 客戶服務力,是你生意的秘密調味料 想像一家餐廳:菜好是基本,服務才是讓客人願意回頭的主因。 任何一個接觸點——客服、設計、工程、行銷、財務——只要夠有「客戶服務力」(Customer Service Mindset),都能串起完整的客戶旅程。
Thumbnail
2025/06/28
🍽️ 客戶服務力,是你生意的秘密調味料 想像一家餐廳:菜好是基本,服務才是讓客人願意回頭的主因。 任何一個接觸點——客服、設計、工程、行銷、財務——只要夠有「客戶服務力」(Customer Service Mindset),都能串起完整的客戶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