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幸福之路》1/6:擺脫自我陷溺,擁抱外在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了羅素, 走在《幸福之路》的途中,許多人的不幸福,雖然部分源於社會制度,但更關鍵的是來自個人心理層面的困境。他透過自身從不快樂到幸福的轉變經歷,揭示了擺脫困境的核心秘密:減少對「自我」的過度關注,轉而將「興趣」投向廣闊的「外界世界」。

核心問題:自我陷溺的不幸循環

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在於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生活習慣,這些破壞了人類與生俱來對事物應有的熱情與活力。其中,「自我陷溺」(Self-absorption)是導致不幸福的核心概念,它使人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形成一個內耗的循環。

剖析三種主要的「自我陷溺」類型:

  1. 自罪 (Self-reproach):表現:內心不斷衝突、自我否定,總覺得自己有罪。源於童年時期內化的不合理道德觀念,尤其是對「性」的禁忌。根源:潛意識中追求「小時候被母親溫柔認可的感覺」,導致親密關係中的矛盾和不斷重複「殘忍、懺悔、幻想有罪」的惡性循環。解方:必須擺脫早期錯誤的信仰和對親密關係的扭曲期望。
  2. 自戀 (Narcissism):表現:習慣性地自憐、自愛,並渴望得到他人的仰慕。將所有活動(例如藝術創作)視為滿足虛榮心的工具,而非對事物本身擁有真興趣。根源:通常是自卑感的產物。過度的虛榮會消滅所有活動的樂趣,最終導致空虛。解方:透過**成功完成「由外在興趣啟發的活動」**來培養真正的自尊,而非僅追求他人仰慕。
  3. 自大 (Megalomaniac):表現:極度追求權力,希望他人畏懼自己。將所有資源都視為實現「偉大自我」的工具,心理上類似瘋狂。根源:常常是過度屈辱的產物(如拿破崙早年的自卑)。由於無人全能,追求無限權力必然導致無法克服的挫敗。解方:適度的權力能增加快樂,但將追求權力作為唯一目的會帶來災難。

幸福的關鍵:轉移注意力與重拾熱情

羅素的個人經歷正是最好的佐證:他從「恨及生命」到獲得幸福,關鍵在於:

  • 明確目標,適度放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並去追求,同時學會放棄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如絕對的知識)。
  • 減少「自我得意念」:不再反省自己的罪惡、愚蠢和短處,而是學會「對自我和自我得不足不以為意」。
  • 擁抱「外界世界」:將注意力轉移到外界的現況、多樣的知識和喜歡的人。雖然外界的變化可能帶來痛苦,但這種痛苦是健康的,不會像「自我嫌惡」那樣摧毀基本的生活質量。
  • 「對外在的興趣」是行動的燃料:它能促進行動,防止無聊和空虛。相反,「對自我的興趣」只會導致寫日記、自我心理分析等內耗行為,無法啟發積極的生活。


羅素為我們指明了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停止向內挖掘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將目光投向廣闊的外部世界,培養真誠的興趣,並在與世界的互動中找到意義與樂趣。 如此,我們才能擺脫「自我陷溺」的困境,重新體驗到生活的活力與真實的滿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rris Yen的沙龍
38會員
43內容數
沒事就好...
Morri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2
人生沒有意義, 不要問 "活著做什麼?" 不要問 "活著有什麼用?"
2025/07/22
人生沒有意義, 不要問 "活著做什麼?" 不要問 "活著有什麼用?"
2025/07/21
雖然有些狗血, 也是可以在心中創造一點點堅持的熱血!!! 胡曼黎真的不簡單不容易 儘管保險業不見得全部那麼善良, 充滿玄機 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光明面 用在我們自己的人生 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使命 專業的能力尋找雙贏 彈性的解決問體的能力 善解人意的溝通技巧 服務的精神貢獻客戶
2025/07/21
雖然有些狗血, 也是可以在心中創造一點點堅持的熱血!!! 胡曼黎真的不簡單不容易 儘管保險業不見得全部那麼善良, 充滿玄機 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光明面 用在我們自己的人生 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使命 專業的能力尋找雙贏 彈性的解決問體的能力 善解人意的溝通技巧 服務的精神貢獻客戶
2025/07/05
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從個人思維, 從朋友連結, 從社群力量, 從社會群體協助, 找回主導自己的力量...事情不是兩極化, 問題不是非黑即白,
2025/07/05
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從個人思維, 從朋友連結, 從社群力量, 從社會群體協助, 找回主導自己的力量...事情不是兩極化, 問題不是非黑即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當你覺得不幸福時,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也是幸福的 -《不完美,才能看見真幸福》讀後心得
Thumbnail
當你覺得不幸福時,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也是幸福的 -《不完美,才能看見真幸福》讀後心得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