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進修路線可能都不太一樣,心得分享只代表我自己走過的路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從0開始:
如果對健身0經驗,只是喜歡運動想踏入這個產業的,個人蠻推薦去大型健身會所的(健工除外),不是說建工不好,相反的我聽到健身工廠待遇其實還不錯,但如果完全沒有經驗的門外漢應該活不下去,其他幾間大型健身會所除了某間特別誇張,其他幾間的待遇也沒到非常好,但去那邊對於開發客戶的訓練非常紮實,教練工作最討人厭的地方應該就是陌生開發了,在0經驗的時候去被磨練一下,也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如果發現根本不喜歡業務工作的話建議還是換份工作,教練不適合你。專業進修:
這個階段的專業進修,大型健身房通常會要求去考證照,每間健身房合作的廠商都不一樣,最簡單的C級,不要浪費錢考,考了完全不知道要幹嘛,接下來會叫你考一張不同機構的CPT(個人教練證照),個人建議不要花錢考,公信力不足,而且因為每間廠商合作的大型健身房不同,看到這張證照基本上就知道你在哪間健身房待過,要花錢不如直接去考四大證照。
四大證照:
- ACE美國運動委員會(好像是台灣最多人考,知名度最高)
- NSCA 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 NASM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
- AC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這四張證照在台灣最多人知道的好像是ACE,我自己也是考這張,但其實在學術界根本沒這個說法,而且ACE有些理論也蠻奇怪的,例如ACE講的肌肥大是肌漿網肥大,但我問過考四大證照很有名的教授(有考國民體適能指導員的話應該就會知道我在說誰),他也說過四大證照只有ACE這樣講,其他證照根本沒這樣說過。而學術界也只看ACSM 美國運動醫學會這張證照,等之後做研究也會發現,你訂的標準參考依據,都會要求按照這個機構給的標準設定,如果後續還有繼續讀研究所的打算,建議考這張。(另外兩張我沒接觸到不評論)
補充一下體育署的國民體適能指導員 如果你在運動中心工作建議考一下這張,這張CP值很高,建議考到中級,體育署規範的很多活動,都必須要有這張證照才能做,課費都給得還不錯,而且這張證照因為有題庫的關係,背題庫很容易就過了,但如果沒背裸考的,麻煩大神讓我認識一下,馬的!這張有夠難!
考到證照後
如果你還待在大型健身會所,建議你換工作,換個好一點的工作環境善待自己。
當你考完證照還要進修,基本上坊間都有一些學者出來開的研習營,像是怪獸肌力,或是江教授開的運動表現,但就算參加他們的開的研習營,其實很難再往上爬,若想成為講師、培訓運動選手的話,就建議去攻讀碩士。
---------------------- -----------------------分隔線-------------------------------------------------
碩士跟前面考證照參加研習營就是完全不同的程度,讀書量做研究寫報告,閱讀最新研究的paper量跟之前是完全不同等級的,之前考教練證照一個章節的生理學,現在要讀500-600頁一整本的生理學,還有包括你的論文,如果不是對專業有熱情,其實不建議走這條,考完證照經營自媒體可能賺得比較多,但如果確定走這條路,蠻多學校都有運動科學相關的科系,可以先找你有興趣的教授,去考那間研究所,找他當你的指導教授,到了碩士階段,會將專業分的更細,像是我們學校分的就是運動生理學、運動力學、運動心理學。 運動生理學: 在講訓練課表怎麼安排會更有效益,或速度依循訓練,營養品增補後的訓練。
運動力學:
在講運動表現,例如投球速度變化之類的,或是運動防護,運動傷害都歸在力學底下。 (我不是這兩個領域的,歡迎學長姐補充~)
運動心理學: 這塊比較少人聽過,而且在市場上的應用比較少,我就是主修這塊。
- 心理技能培訓,在講目標設定、自信心、意象訓練、自我對話等,如何通過心理技能來讓運動表現變好。
- 通過運動來認知功能變好,例如結合認知負荷與運動訓練的雙重任務。
讀碩士壓力很大,建議真的有愛再來念書,當然也有很多人是讀完碩士後才進入職場,他們的進修路線就跟我相反,但蠻多進到職場後發現要陌生開發,反而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職場文化,或是碩士畢業後跟其他非相關科系畢業的一起工作,發現別人比較早出社會,專業比他差但薪水還比他高,無法接受離開這個產業就是了......
至於碩士後的進修路線,等畢業再來分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