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好朋友開門見山地問:「你的人生意義、目標是什麼?」
一邊吐槽怎麼劈頭問題就那麼大,但我還是在幾秒內給出解答,縱使那可能不是一個會賺大錢的事業。但朋友的回覆讓我印象深刻:「 我覺得找到一個自己能長期投入的(興趣或熱情),其實比賺錢問題難多了。」
這麼說來,已經找到一個熱愛興趣且願意長期投入的我,是不是算是幸運的?

(溫馨提醒⚠️為了想真實呈現心中感受,以下會透漏一些劇情,雖然這系列是講完劇情你再讀也還是會有不同感觸的漫畫,但介意的人可先收藏再回來大聊!)
/
角色們的變化最動人
《東京日日3》 是松本大洋在創作生涯跨越三十年之後連載出版的最新長篇,也為這系列畫下句點。距離上次看前兩集已整整過了一年,趁這次機會重溫,又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正如鹽澤在這集提到:「 一部真正的好作品,是會隨著讀者的成長與其心境的變化,而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動。 」
主角看似是漫畫編輯鹽澤,但最深刻我心的角色們,卻都是以他為中心牽線出去的人們。
若說第一二集我心中的 MVP 是林小姐跟青木的話,這集毫無疑問是長作。從第一集開始他就已經是有地位的漫畫家了,然而不管是鹽澤或身邊熟悉他的漫畫家們,甚至連他自己,都能感覺到油盡燈枯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勉強交出連自己都搖頭的作品,原以為就這樣了吧,沒想到最後他跟女兒的對話以及下的決定讓我掉那麼多淚,他心中真正想畫的是什麼?又想帶給別人什麼呢?松本大洋並未給出明確解答,但我想就在他奮力飛奔去追回被大風吹掉的傘時,淋著雨,我們透過長作的眼裡看出去的水珠,投射出的創作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你我與長作,想必都有最符合內心的答案。

另一位讓我非常喜歡甚至心疼的就是草刈,去年提到他看起來沒什麼存在感,明明是幾乎滿分的細節王,是得力的助手,然而他面對自己的作品卻是一片空白。第二集有一幕畫了他小心抱著最後卻掉滿地的蘋果,是不是在他的井然有序間,有些感覺已經抓不回來了?
恩還真的是ಥ_ಥ
一個曾經熱愛的創作欲,真的有那麼一天會因為沒有想說的故事而空白。然而我卻覺得他這樣反而是很「正常」的。松本大洋細細體會創作者都會有的心境,也畫出我們在投身進熱愛產業時對自己的懷疑,能繼續下去或許是幸運的,但想離開也沒有不好,每個人的「喜歡」 可以用不同形式來表達,縱使草刈決定不再畫漫畫了,但他知道可以用不是創作的角度,繼續喜歡漫畫這件事。

傘的意思?
這邊又要讚嘆一下松本大洋讓人雞皮疙瘩的細節。我在買書前就好奇為什麼第三集的封面用傘呢?
第一集第一幕就是鹽澤的傘被風吹掉的畫面,當文鳥對他說「那傘好可惜喔」,鹽澤回答「那支傘還是能為那條街上的另一個人,繼續遮風擋雨。」
鹽澤一開始追著傘跑仍無果,是不是代表想追求心目中編出真正好且受他人認可的漫畫卻不可得?然而這期間他不斷地奔走,用他近乎跟不上時代的實地走訪與執拗的信任,找回那一個個已不再信任自己能創作、或想奮力揮棒卻總是落空的創作者,他早已成為在漫畫這條路上替(心思敏感脆弱又自我意識過剩 by 青木)的漫畫家們遮風擋雨的存在了。
第三集末尾傘再度出現,鹽澤已不再奮力追尋,他明白這條路或許已取得一個階段性成功,但他還是會繼續做,因為真正的喜悅,是來自於這一整段伴隨痛苦與煎熬的過程。

能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是幸運的,但也會在時局不站在自己這邊而過得特別辛苦,但為什麼那麼辛苦,還是不願意放棄呢?因為這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守護心中不要被日常瑣碎給消磨掉的自由。
自由在哪裡?就在你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因為真的行動後而有的美好願景。我想,這就是松本大洋在創作生涯跨越三十年之後,交出這系列完結想告訴我們的事。

其實不管你內心有沒有真正想做的事情,我都覺得很適合來看這套《東京日日》。
有一個熱愛志趣的人,會重新找回想創作的欲望與那曾經選擇開始的快樂;沒有的人,則能從這一個個故事中發現你並不是孤單的,一直需要追尋下去的過程,才是常態。
歡迎到畫說IG一起聊更多的東京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