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失敗的反思與原因
在 114/06/09 正式從前公司離職後,我下定決心要專心準備驗光師國考,這一次一定要通過。
為此,我並沒有積極尋找下一份工作,只是偶爾回前公司兼職,時間安排相對自由。然而,正因為這樣鬆散的狀態,加上沒有固定工作壓力,我反而陷入嚴重拖延,無法穩定完成每日進度。
學習有開始,但缺乏持續性,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直到 07/12,我建立了每日復盤系統,原以為會有所改善,但因為初期給自己安排太多任務,導致計畫難以執行,最後乾脆逃避,連復盤都中斷了。這次失敗的最大原因,是 沒有給自己適應學習節奏的時間。從一天學 1 小時,直接跳到一天學 6 小時,強迫式學習讓內心產生嚴重抗拒,進入「努力 → 滿足 → 停滯 → 拖延 → 重來」的惡性循環。學習計畫不斷被修改,也正是因為自己從沒真正完成過計畫。
如果我當初能照著原始計畫穩定執行,應該早就掌握足夠知識,不至於落榜。
二、面對的問題與困境
📌 1. 拖延症
雖然表面上是拖延,但其實背後是 對學習的焦慮與壓力,越學習越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於是選擇逃避。
📌 2. 手機成癮
這是我學習最大的敵人。只要不滑手機,我其實能專注地學習。但一旦滑了,就停不下來,沉浸在社群與短影音中,忘記初衷。
📌 3. 計畫過度、執行不足
我經常花大量時間修改學習計畫,調整排程、設想細節,卻無法真正落實。一直改變方向,只因自己從沒「完成」過路徑。
三、下一次應戰的學習策略與工具
✅ 學習工具
- 五年內考古題詳解
- 計算題:包含公式、中文意義說明、完整計算過程 - 背誦題:搭配整理過的知識筆記,一看就知道該背什麼 - 各科課本
- 用於補充筆記內容與釐清觀念
✅ 學習方法
- 背誦考古題詳解 + 練題直到穩定 90 分
重複做題,先記住為什麼選對、也要記得錯在哪裡。 - 整合考古題詳解成自己的筆記
每一題都要知道背後的知識點,而不只是死背答案。 - 搭配課本補充筆記,再前推考古題掌握度
一份題目達到 80 分再進下一份,確保手感與熟練度。 - 製作心智圖+邊講解邊輸出
以錄音/錄影的方式自我驗證,達到能「講得出」的程度。 - 考前一個月:密集練題
考古題反覆演練,所有科目穩定 90 分以上。
🔁 進階版計畫:如果 1~4 提早完成
→ 開始依照遺忘曲線排程每天複習,搭配筆記加深記憶。
結語:這次沒上,是為了讓我成為更強的自己
這次落榜讓我更了解自己的弱點,也更清楚適合我的讀書模式。
學習是一場心理戰,需要給自己適應期、找到節奏、建立正向回饋。不是靠強迫、也不是靠臨時抱佛腳,而是靠每天穩定一點點的累積。
我會再挑戰一次,這次,不是盲目努力,而是帶著清楚的方向與正確的方法,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