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當那個一直撐、一直忍的人了。」
就在我以為自己已經夠穩的時候,我又一次在媽媽面前爆發了。
📝 情境片段
今天在媽媽家,我又忍不住發了一場脾氣。
明明她身體狀況還不穩,卻硬是要出門。聽不進我的提醒,也不理會醫師的交代。
我氣她這麼不顧身體,更氣自己又陷入那個不得不「看緊她」的角色。
而最讓我爆炸的,是那種熟悉的劇本又重演:
她任性,而我要收拾她的後果。
🌿 內在歷程
我有拿拐杖了啦,你們扶著我,不會再跌倒了啦。
我真的很想出去走走,散心啦。才不要坐輪椅,我要走路才有體力。
你要不要陪我一句話就好,不陪我就自己回家。
那一刻,我裡面有個委屈的小孩炸開了─
我明明也在努力生活,為什麼總是要被綁在「不孝」、「不盡責」的標籤底下?
然後我發現,這些情緒背後,是一連串深植的信念:
- 我要照顧好她,才是好女兒
- 如果她出事了,就是我沒做好
- 我不能讓她失控,否則一切都會毀掉
這些信念太熟悉了,我知道這不是現在的我,而是過去那個常常「需要當大人」的小孩在說話。
✨ 療癒實踐
我停下來,坐在角落,開始為自己做了一次希塔療癒。
但這次不一樣的是─我在「信念轉化」之前,加入了一道釋放的程序。
不是立刻對自己說:「媽媽有她的靈魂課題」「我應該放下控制」這些正念句子,而是讓自己先釋放。
- 我釋放了那個總是壓抑情緒、還要懂事的小孩
- 我釋放了深深的內疚感、怕自己做錯的焦慮
- 我釋放了那股「非得負責她的人生」的沉重感
等我真的鬆下來,內在才慢慢出現新的聲音:
✨「我可以尊重她的選擇,同時也尊重自己的界線。」
✨「我不需要控制她,才能證明我有愛。」
✨「她的靈魂有自己的旅程,我只需要照顧好我自己。」
這些信念,不是從頭腦灌進來的,而是釋放之後,自然浮現的願景頻率。
🌱 內在整合|覺察-釋放-願景
- 覺察:
我為什麼會那麼氣?原來是那個覺得「自己要負責所有人」的舊信念又浮現了。
- 釋放:
允許自己爆炸、釋放壓抑的情緒與責任感,不急著修復、不急著轉念。
- 願景:
我可以溫柔地放下這個角色,信任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選擇。
我不再需要背負所有人。
💌 給自己的提醒卡
「親愛的,就算你有情緒,也依然值得被愛。
你不是永遠要照顧別人的角色,也可以是那個先被自己接住的人。」
🧘♀️【你也可以這樣試試看】
當你發現自己又掉進「為別人負責」的老劇本,不需要急著轉念或告訴自己要釋懷。
請先停下來,讓情緒有出口,讓自己說實話:
- 我真的很累了
- 我也想被照顧
- 我不想再一直撐著了
然後你會發現,釋放之後,空間就出現了。
新的信念不是被「硬塞進來」,而是來自你深層的鬆與自由。

🕊️這一篇,獻給所有曾經在親情中感到疲憊的人,也獻給正在學習「放下責任、回到自己中心」的你。
🌿 若你也想釋放舊有信念,活出更自由的自己,
📩 歡迎私訊預約【一對一個案療癒】,
🧘♀️ 讓我們一起走進信念的核心,打開更多可能的實相。
💗 歡迎在這些地方找到我,開啟你的療癒旅程:
💌 LINE|@861rurxg
📘 Facebook 粉專|蘊心療癒空間
📷 Instagram|@yunxinhealing
📖 方格子專欄|蘊心療癒空間
— 🍃 蘊心療癒空間 ✨
With gentleness, alwa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