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求生:美國茶樹種原的混血歷史與未來育種挑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龍井茶。

龍井茶。

美國人也種茶,這或許會讓人有些驚訝。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茶園不但歷史悠久、來源多元,還非常——混亂。最近一項針對美國茶樹基因與形態的研究揭示了這種「混亂」其實是一種「混血」,既是歷史遺產,也可能成為未來育種的潛力所在。


雖然美國市面上的茶葉幾乎都靠進口,但其實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美國東南部就有種茶的記錄。當時的植物學家與園藝家從中國、印度、日本等地引進茶樹種子與苗木,嘗試在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等地建立本土茶園。


進入二十世紀,像是 Lipton 公司也曾在美國東南、西南設立茶葉試驗農場;而最近數十年,來自中國、韓國、喬治亞、俄羅斯的茶苗,也陸續由苗圃、園藝愛好者、甚至亞裔移民帶入。結果就是:美國本土現存的茶樹,幾乎是全球茶樹基因的大亂鬥。


 你以為的「品系」其實只是個名字


這次研究由佛羅里達大學團隊進行,分析了32株美國茶樹,搭配30株中國知名品種作為背景對照。他們發現,許多市面上以名字販售的茶苗,根本無法代表其真實基因背景。


舉例來說:

  • 一個叫做「Small Leaf」的品系,內部至少有兩組完全不同的基因群體,一群可能源自中國,一群則疑似來自日本早期茶園。
  • 「Big Leaf」與「Large Leaf」雖然名字不同,但基因相近,甚至可能來自同一批早期美國引進的日本紅葉茶。
  • 被認為適合佛州氣候的大葉型「Assamica」,實際表現最差,推測可能比較適和種植在高山陰濕環境,並不適合高溫平地。


換句話說,美國茶園裡很多所謂的「品系」,根本是憑外觀命名、未經科學驗證的混血植物。這對農民、消費者、甚至育種者都是潛在風險。


基因分析如何還原歷史真相?


研究團隊利用10組InDel分子標記,搭配產量與葉形、花型等形態特徵,重建這些茶樹的親緣關係。他們發現:


多數美國茶樹仍與中國品種有親緣關係,這符合歷史記載;但是,有些植株顯示出與中國對照組無法對應的基因來源,可能來自早期日本或韓國引進的群體。


另外,某些名義上的單一品系,其實內部遺傳距離極大(如“Fairhope”、“Small Leaf”),反而提供更多選拔空間。


此外,研究也發現葉片顏色、花柱分離方式等形態特徵,常常與基因分群結果不一致!這件事提醒我們:不能再只靠外觀來辨認植物的身分了。


研究團隊認為,即使混亂,這些美國茶樹仍蘊藏許多值得保存的遺傳特性。例如:

  • 某些個體在佛州表現極佳,產量可達每年每株 150 克以上;
  • 部分植株可能具有耐寒或耐熱潛力,適合氣候變遷下的新環境;
  • 高度混血的群體,反而能作為雜交育種的素材,避免近親交配造成表現退化。


研究團隊建議,未來美國茶葉的育種,應以遺傳距離作為育種選親依據,並針對表現突出的個體進行保存與無性繁殖。同時,也應建立正式的茶樹品系登記系統與種原庫,避免未來重蹈混淆命名的覆轍。


看到美國茶樹的這場「混血大亂鬥」,讓人不禁想到多肉植物的市場現況。


在多肉界,一株植物可能因顏色變化或葉形些微不同,就被賦予新名字,如「月影」、「月光」、「韓版花月夜」……事實上它們可能根本就是同一種植物不同批次。更常見的是,同樣的品系在有不同通俗名稱,種苗商甚至會「自創名牌」來炒稀有性。


這樣的命名自由在市場上或許無傷大雅,但當牽涉到育種、研究、甚至栽培管理時,就會成為一大障礙。沒有清楚的基因身分,就很難建立穩定的栽培體系與商業品牌。


總而言之,美國茶樹的歷史,是一場跨國基因的交流實驗,也是文化、商業與自然條件交織下的意外成果。雖然混亂,但並非無解。透過基因分析、田間評估與清楚命名,美國也有機會從這片混血森林中,選出屬於自己的在地茶樹。


未來不只要問:「這是什麼茶?」

更該問:「它來自哪裡?適合哪裡?能給我們什麼樣的資訊?」


參考文獻:

Clarke, C., Richter, B. S., & Rathinasabapathi, B. (2023). 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United States tea (Camellia sinensis): Insights into crop history, breeding strategies, and regional adaptability.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4, 1149682. https://doi.org/10.3389/fpls.2023.114968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5會員
951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肯亞是世界第三大茶產區,更是世界第一大茶葉出口國,每年出口超過36萬公噸茶葉,創造逾13億美元的外匯。然而,當我們手中端著香氣四溢的紅茶時,很少人會意識到:這些茶葉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未知的風險。 科學家研究了肯亞的茶的基因,發現了多樣性不足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8/03
肯亞是世界第三大茶產區,更是世界第一大茶葉出口國,每年出口超過36萬公噸茶葉,創造逾13億美元的外匯。然而,當我們手中端著香氣四溢的紅茶時,很少人會意識到:這些茶葉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未知的風險。 科學家研究了肯亞的茶的基因,發現了多樣性不足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7/31
在茶樹分類的世界裡,有一類常被誤認為是雜交種的亞種。它的中文有時譯作「南方亞種」或「柬埔寨型茶」。 根據這篇來自中科院與肯亞茶業研究所合作的基因研究顯示:這群茶,可能才是我們最應該重視的「基因寶庫」。
Thumbnail
2025/07/31
在茶樹分類的世界裡,有一類常被誤認為是雜交種的亞種。它的中文有時譯作「南方亞種」或「柬埔寨型茶」。 根據這篇來自中科院與肯亞茶業研究所合作的基因研究顯示:這群茶,可能才是我們最應該重視的「基因寶庫」。
Thumbnail
2025/07/31
你今天喝茶了嗎?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鐵觀音……這些看似日常的飲品,其實背後有著數千年的人類與植物互動史。這篇文章帶你穿越時空,從野地裡的茶樹開始,一路追蹤到現代茶葉的基因、文化與全球擴散的軌跡。
Thumbnail
2025/07/31
你今天喝茶了嗎?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鐵觀音……這些看似日常的飲品,其實背後有著數千年的人類與植物互動史。這篇文章帶你穿越時空,從野地裡的茶樹開始,一路追蹤到現代茶葉的基因、文化與全球擴散的軌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茶花園的養花經驗分享,茶花的生長花期及換盆的頻率,以及品種的介紹。
Thumbnail
茶花園的養花經驗分享,茶花的生長花期及換盆的頻率,以及品種的介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