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話要說得有邏輯、有力量,是可以練習的
在職場上,你一定也有過這種經驗——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解釋了,對方還是沒聽懂,甚至對你的誤會,或是既定印象越來越深。其實,在職場或生活中,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溝通,但「會說話」和「說得讓人願意聽、聽得懂、懂了還願意照做」是兩回事。
有效溝通可以拉近彼此距離
你說出來的話被聽懂了、被接住了,對你來說,自然會更有自信,也更容易被主管看見價值。尤其當你能好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還能讓貴人更願意幫你。
我真的深刻體會到這件事,當資訊常常會因為溝通不清楚而出錯,最後反而花更多時間補救。職場上衝突很多,亞洲人卻常常選擇忍
哈佛商業評論提到,有76%的人在一個月內遇過職場不當行為,其中一半是親身經歷。
但我們成長的文化,總是教我們「以和為貴」、「退一步海闊天空」。於是當發生衝突時,很多人選擇沉默、忍耐,心裡氣炸但表面還是笑笑的。
可是,沉默真的解決不了問題。問題只會卡在那裡,甚至累積成更大的爆炸點。
我自己也曾經在會議中跟PM爭報表格式,對方情緒很高,我不小心脫口而出「你可以冷靜一點嗎?」結果整個氣氛炸裂,雖然報表做好了,但關係壞了。
也曾被客戶情緒勒索,說業務應該站在他那邊幫他爭取,讓我當下覺得超挫折,明明我是來代表公司談合作,怎麼變成做錯事呢?
所以,優雅而有力量地面對衝突,是需要練習的能力。
用WAC溝通法,面對棘手的溝通情境
我很喜歡正面迎擊的力量:不隱忍、不尷尬又不失禮的溝通技巧 這本書提到的WAC溝通法。
W - What:
先說清楚事情本身,不要帶情緒。 例如「昨天開會時,簡報中有三個數據是錯的」,而不是「你都不看資料」或「你很不用心」。就事論事的溝通,會減少讓雙方掉進情緒的泥淖裡,最後都在處理感覺,而不是聚焦在事實上。
A - Ask:
講出你要對方做什麼,提出具體可執行的請求,聚焦解決方案; 而且注意表達方式的力道不同:
- 客氣到版本「我希望你可以...」、「是否可以請你...」、「可不可以請你...」、
- 有點力道「可以請你...嗎?」
- 有力量「我一定要...」、「我要求你」、
舉例來說「可不可以在明天中午前更新簡報?」,可以改成「請你明天中午更新好簡報嗎?這樣我下午有時間可以檢視。」
同時,要加上你的「立場」,從上面的舉例來看,立場就是「這樣我下午有時間可以檢視。」會讓對方能夠清楚你的需求,以及不這麼做,會對你產生哪些影響。
C - Check:
確認對方有聽懂,有收到。 問問對方:「這樣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困難?」而不是默默期待對方會自動理解。
WAC法真的可以幫助你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把話講清楚,也讓對方比較能接住你說的話,當然最最最重要的是,你讀完後,一定要親身實踐練習,才能有用唷!
影響溝通的力道三要素
剛剛WAC溝通法,是針對語言及表達方式,但是要在對方的心理建立印象,產生影響力,還可以再增加以下三個要素!
1. 服裝:你的「說服力」從穿著開始
你穿什麼,就代表你怎麼看待自己,也會影響別人怎麼對待你。
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你要去談合約,但穿著高中時的舊大學T,還沒梳頭髮,對方真的會覺得你很專業嗎?
準備一套上班戰袍真的很重要!像是西裝外套或套裝,會立刻幫你建立專業感。
2. 非語言:身體會說話,小動作超有殺傷力
我曾經看過自己訪談的影片,發現自己講話的時候小動作很,手一直搓,還摸頭髮、甚至手拖著下巴,這些溝通的壞習慣,其實都會透露出你的緊張和沒自信。
面對情緒緊繃的場合,我們可以調整站姿、坐姿,讓自己更穩定。有一個方法是站立時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肩膀放鬆,這樣自然看起來更有力量。
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姿勢,和小動作,才能一步步改進自己的小毛病。
3. 聲音:讓你變專業的秘密武器
聲音是溝通裡非常關鍵的一環,尤其是過往擔任通路採購的時候,電話溝通更明顯。語速放慢、語調穩定、音量適中,就能讓你聽起來更有力量。
也是來自我的溝通習慣,提醒大家,再回應的時候避免用「哦是哦~」、「對對對~」這種語助詞,會削弱專業度,和你表達的力量。
如果你想練習,建議可以先錄音回放,聽聽看自己的聲音帶給人的感覺。
最後的溫柔提醒:溝通,是不斷練習的肌肉
別再說「我很笨」、「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這種話,它會讓你的氣場瞬間消失。
有時你搞砸了也沒關係,那是你在成長。接受結果不完美,但做了你能做的,就放過自己。
你也可以從今天開始練習:說出自己的需求、立場,不用吼、不攻擊,但有溫度、有力量。因為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大吼大叫,而是能夠優雅而堅定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事實表達,站住立場。
歡迎你跟我分享閱讀這篇文章的想法,若你實踐過後,有任何的心得和收獲,也歡迎你跟我分享喔!
📚 下一場讀書會來了!

《別等到被欺負了才懂這些事》
你是不是也曾經——明明被對方講話讓你不太舒服,卻還是笑笑地回應? 常常事後才在心裡重播剛剛的對話,懊悔「剛剛我應該怎麼回才對」?
這場讀書會,我會陪你一起看這本書,也會分享我的職場經驗:
- 如何第一時間就設好界線,不再被情緒勒索
- 面對高衝突對象,怎麼說話有邏輯、有底氣
- 不失禮貌地說「不」,讓自己好過一點
🗓 讀書會時間|2025/8/28 週四晚上8點
🪑 線上進行|有課後回放,不怕錯過 💌 想一起練習的人,歡迎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