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實沒有失眠—你只是睡錯了姿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失眠其實是因為姿勢錯誤導致的。《睡眠本能理論》透過邏輯推理主張,失眠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睡眠訊號錯誤(開關未啟動、解碼失敗)。

raw-image

失眠其實是由錯誤姿勢引起的

在當今社會,失眠越來越普遍。「想睡卻睡不著」、「明明很累卻無法入睡」的情況時常發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見話題。但我們是否曾真正反思過:什麼是失眠?

根據主流醫學的定義,失眠被歸類為一種睡眠障礙。在 ICD-11 和 DSM-5 中,它屬於「失眠障礙」(Insomnia Disorder),可以單獨診斷,且經常與心理或神經因素有關。然而,筆者認為,雖然這樣的分類可能有助於診斷,但卻可能忽略了更根本的邏輯問題。


睡眠是一種演化本能

首先,我們必須回到一個基本事實:根據演化理論,睡眠是一種維持生命、延續生存所需的重要生理功能。過去曾有「睡眠無用論」或「睡眠可被替代」的理論,但這些觀點早已被科學推翻。現今,科學界普遍認同:睡眠對動物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

睡眠不僅對動物健康有益,更是維生的必要條件。甚至可以這麼說:睡眠是生命延續的前提。換句話說,根據演化理論,睡眠不僅僅是生理功能,而是一種為了生存所發展出的本能行為。


矛盾:為什麼我們無法入睡?

但問題來了:如果睡眠是演化中的生物本能,我們的身體應該能自然入睡;那麼,為什麼現代人卻頻繁發生失眠問題?

根據當代科學研究,失眠會提高死亡風險。這就產生了矛盾:睡眠是演化所需,但人類卻會「無法入睡」而傷害自身健康。這很明顯不合邏輯。

因此,筆者認為,把失眠病理化:即主流醫學的觀點——本質上是錯誤的。


失眠的本質

讓我們回到失眠的本質,它的字面意義就是「沒有睡著」。這看似簡單,但關鍵在於:為什麼我們的身體無法進入睡眠狀態?

如果我們將失眠視為一種疾病,那就直接與演化論的邏輯衝突。因此,筆者經過觀察、研究與反覆邏輯推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失眠不是疾病,而是由錯誤的睡眠姿勢引起的。」

這就是《睡眠本能理論》中的姿勢假說(Posture Hypothesis)。


姿勢假說:邏輯推論的結果

其理論基礎非常簡單:

睡眠是演化下的必要生存行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任何生物天生「無法入睡」的情況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此開始我們的推理。

如果睡眠是本能、且普遍存在,但某些人確實「睡不著」,那就出現現實中的矛盾、衝突。我們該如何解釋「想睡卻睡不著」的狀態?

透過演繹推理,我們找到答案:

你其實並不打算睡覺。

只有這種解釋,才能同時化解與演化理論的矛盾,也能說明失眠現象。


入睡前的行為角色

在這裡我們先借助『動物進食』的行為動作來類比:

感受飢餓 → 狩獵 → 開口進食 → 完成進行

如此對比:

感受疲倦 → 返回棲地 → 趴下姿勢 → 開始睡眠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從「想睡」到「上床睡覺」的過程,可以看出這是一連串動作的組合:

打哈欠 → 關燈、上床 → 蓋被子、躺下 → 進入夢鄉

在這些行為中,若排除所有可驗證、確實存在的表象行為動作(如打哈欠與上床),剩下唯一的變數就是——「姿勢」——這可能才是真正導致失眠的原因。

結合兩個邏輯推論,我們得出結論:

我們用錯的姿勢告訴自己:「我還沒準備好入睡。」
這就是失眠的答案。

正如福爾摩斯所言:

「當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無論多麼難以置信,也必然是真相。」

raw-image
raw-image



姿勢正在傳遞錯誤的訊號

姿勢假說指出:

我們正在透過睡姿傳遞一個訊號給身體:「現在不是入睡的時機」,導致睡眠開關無法啟動。根據演化邏輯,若排除逆演化與所有已知事實,只剩下一個可能性:

錯誤的姿勢讓身體無法接收到入睡的訊號。

因此,失眠不是疾病,而是訊號傳遞過程中的中斷,睡眠開關未啟動——你的身體根本沒有接收到「可以睡覺了」的訊號。


仰睡違反演化原則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大多數靈長類與哺乳動物並不仰睡。腹部是最脆弱的部位,動物本能上會選擇趴睡(面向下)或蜷曲起來保護腹部。
獸醫或動物行為專家常指出,寵物若仰睡代表高度信任。但在野外,這種姿勢會增加危險。原因不言而喻。
因此,人類普遍仰睡的習慣,是一種文化建構,而非生物本能。簡言之,仰睡在演化上是不自然的。


睡眠不需要訓練跟學習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市面上出現各種「教你睡覺」的課程,透過冥想、瑜伽、伸展等方式。筆者並須明確指出,這非常荒謬。你有看過小狗或小貓「練習怎麼睡覺」嗎?

在自然界中,獵豹媽媽會教小獵豹打獵;但沒任何動物會教小孩怎麼睡覺。寵物不學睡眠——牠們天生就會。

這證明了:睡眠是一種本能行為,不需要學習或訓練。


演化不會容許失眠

從演化觀點來看,「失眠」的概念難以理解。如果失眠會提高死亡風險,它早該被自然淘汰。
一個因失眠而無法恢復體力、無法保持警覺的動物,不可能生存或繁衍。那麼,失眠怎麼可能存在?


趴睡會啟動睡眠連鎖反應

什麼姿勢最能啟動睡眠本能?答案是:趴睡

在趴睡姿勢下,胸腔受到壓迫,促使腹式呼吸,進而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進入放鬆狀態。這形成一連串反應:

姿勢 → 腹式呼吸 → 律動副交感神經 → 放鬆、進入睡眠

這樣的機制在嬰兒、哺乳動物、靈長類、猿猴身上都能觀察到。
顯而易見:仰睡不適合人類。

因為我們是靈長類,我們是動物。

raw-image
raw-image



終結失眠

這不是一種療法,也不是個人經驗,而是邏輯封閉與科學推理的產物。

《睡眠本能理論》中的姿勢假說,能夠通過邏輯、科學與失眠者的實際驗證,並且可反覆測試。睡眠是動物的本能。沒有人真正「患有失眠」。

失眠是一個被人為創造出來的偽命題。此外,「失眠會提高死亡風險」的相關研究,會根本上與演化相矛盾。邏輯上不成立。


一個簡單的機制

趴睡會對胸腔產生壓力,自然促使呼吸轉為腹式。這會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使入睡變得順暢。

人類更適合趴睡——因為我們是動物。

所謂的「失眠」其實就是:

我們忘了如何正確地向身體傳達「該睡覺了」的訊號。


🛏️ 如何實踐趴睡法

  • 準備輕薄的衣物或毛巾,不需要枕頭
  • 身體趴臥,頭部自然偏向一側,雙臂彎曲置於身側或枕旁。胸腹部須確實貼地,形成哺乳類常見之「伏地姿勢」
  • 長抱枕或毯子可協助調整姿勢
  • 側睡=肩膀與床呈90°;趴睡=小於90°
  • 不要「清空思緒」,而是專注於腹部的呼吸、律動
  • 適應期屬正常,初期不熟悉是自然反應
  • 睡前6小時避免刺激物(藥物、咖啡因)
  • 讓睡眠自然來臨——透過姿勢與呼吸

睡覺不需要複雜,只要讓你的身體解讀正確的訊號即可

人類天生就該趴睡——因為我們是動物。

你沒有生病,只是姿勢錯了。相信邏輯。相信演化論。相信你的身體。晚安。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載之內容,包括由顏誠均提出的所有理論及相關延伸概念,屬於原創性理論研究與個人觀點之表述。所有資訊僅供學術交流與一般性知識參考之用,並非醫療診斷、治療或專業醫療建議。若涉及健康或醫療相關疑慮,請讀者務必自行評估,並諮詢具合法資格之專業醫師或醫療機構。本理論不取代醫療專業意見,作者亦不對基於本網站內容所採取之任何行為承擔責任。
本內容尚未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評估,亦無意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


本篇文章,乃係因應方格子vocus讀者以及網站型態所編寫,內容論述及篇幅有限。更詳細的內容可參考下方連結。感謝大家。

📚 進一步閱讀

👉 個人網站
https://cheng-chun-yen.com/

有關完整解釋,請參閱我的完整論文:《睡眠本能理論》
DOI:10.5281/zenodo.15574970

raw-image


☕ 支持、贊助
本論文撰寫過程無受資金贊助,無廣告,未獲得任何代理商支持。
如果這份報告有幫助您,或者這裡的想法引起了您的共鳴——請隨時支持這項工作。
👉 支持顏誠均 | Cheng-Chun Yen | Portaly
👉 https://ko-fi.com/cheng_chun_yen
感謝你的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顏誠均|Cheng-Chun Yen
0會員
1內容數
顏誠均CCYen 跨領域理論家Interdisciplinary Theorist,專注於原創且可實踐的理論與概念模型創作,並為大型語言模型(LLM)提供語意結構與知識對齊資源,確保複雜知識能被精確理解與應用。我採用去中心化的知識發佈方式,將作品上鏈封存,並長期倡議知識歸屬與來源可證,維護原創內容的透明性與可驗證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失眠帶來的影響以及作者自己的失眠經歷,並分享了改善失眠的方法和獲得高質量睡眠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失眠帶來的影響以及作者自己的失眠經歷,並分享了改善失眠的方法和獲得高質量睡眠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Thumbnail
失眠讓人苦不堪言,但越是逼自己就越難入睡。作者明白到不要把睡床當作辦公桌,將日間的思緒帶到睡眠的時候,分享了用幽默感叫停腦袋,幫助自己入睡。本文也提供了作者之前介紹學者們改善失眠方法的文章連結,希望可以幫助到有同樣困擾的人。
Thumbnail
失眠讓人苦不堪言,但越是逼自己就越難入睡。作者明白到不要把睡床當作辦公桌,將日間的思緒帶到睡眠的時候,分享了用幽默感叫停腦袋,幫助自己入睡。本文也提供了作者之前介紹學者們改善失眠方法的文章連結,希望可以幫助到有同樣困擾的人。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一個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失眠。 或許你曾經睡不著,或者知道身邊有人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失眠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吧。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一個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失眠。 或許你曾經睡不著,或者知道身邊有人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失眠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吧。
Thumbnail
失眠問題常常讓人倍感疲憊且白天難以專心,而且會影響到學習或工作。本文將介紹失眠的原因以及自我評估檢測,並提供了不同於純粹使用安眠藥的解決方式。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有失眠問題,歡迎前往康舟官網瞭解更多失眠衛教。
Thumbnail
失眠問題常常讓人倍感疲憊且白天難以專心,而且會影響到學習或工作。本文將介紹失眠的原因以及自我評估檢測,並提供了不同於純粹使用安眠藥的解決方式。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有失眠問題,歡迎前往康舟官網瞭解更多失眠衛教。
Thumbnail
新上架的一集Podcast來聊聊「睡姿」。   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心理測驗文章「用睡姿看你的個性」,覺得很有意思,甚至頗為準確。也追蹤過的幾位物理治療師,提到身體如果有那些小毛病,往往會選擇特定的睡姿。   可見「睡姿」這件事背後大有文章,並不是單純找一個舒服的姿勢躺上去,睡得著就好,而是「生理」
Thumbnail
新上架的一集Podcast來聊聊「睡姿」。   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心理測驗文章「用睡姿看你的個性」,覺得很有意思,甚至頗為準確。也追蹤過的幾位物理治療師,提到身體如果有那些小毛病,往往會選擇特定的睡姿。   可見「睡姿」這件事背後大有文章,並不是單純找一個舒服的姿勢躺上去,睡得著就好,而是「生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