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盛華、楊志芳、趙凱
本書分為十四章,將深入探討心理交往學及各種溝通原理。人際關係可視為心理交往的表現,這一過程由動態與靜態的相互作用所構成。
動態與靜態的相互作用
動態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和物質品的交換。這些動態的相互作用直接影響靜態人際關係的形成。前期的動態交往所激發的情感,最終會轉化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形成後,會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
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
在人際吸引中,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和暈輪效應等都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知覺,進而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人際關係的類別
人際關係可分為愛情、友情和家庭交往等類別。書上還提供了一些計量方法和自我檢測題目,幫助讀者改善人際關係。
自我認識與價值觀
最終,這些內容提醒我們,人際關係的核心在於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並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安全感,明確生命的意義,從而充分享受生活。
自我反思與改進
在瀏覽了許多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後,我發現許多書籍都將人際關係條列為幾個重點,希望讀者能夠藉此改善人際關係。這本書不僅將人際關係的重點條列得清晰明瞭,還兼具學理的說明與簡易的心理測驗,以下是一些個人閱讀反思筆記:
人際關係的本質
我發現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只是為了事業發展或成為交際高手,而是為了讓自己感到快樂。無論是重視他人對我的第一印象,還是隨時調整別人對我的印象,避免不良的刻板印象,這些人際關係的技巧與方法,其實都是「讓我自己活得快樂」的能力,而非一個明確的方向或目標。在這些能力的輔助下,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對於家人及朋友的渴望也得到了滿足。個人的生活因此擁有了許多享受的空間,生命或許意義就在於此。
人際關係的學習與享受
人際關係的形式多種多樣,無論是家庭、愛情還是友誼,都受到許多心理溝通機制的影響。這些心理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際關係的質量,並成為生活快樂與否的因素之一。
我相信,人際關係是一種條件學習,可以培養的能力。這些人際溝通的能力並不是我個人主要的目的,而是輔助我享受生活的重要技巧。因為想要享受快樂的生活,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