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佛語#2》你說的真,是哪一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親子共讀的六重禪意總結

孩子的疑問,從來不只是對「真偽」的求解,而是邀請我們一同踏入心靈深處,聆聽彼此的聲音。

① 觀照─看見彼此的心

給家長的一行話:孩子在問的,不是「事件的真偽」,而是「我心裡這樣,你願意看見嗎?」孩子需要的,是被完整接納與理解。

  • 佛法主題觀心的智慧——看見事物的同時,也看見彼此的感受與期待。

② 緣起─共觀條件變化

給家長的一行話:真與假,常隨條件變化,孩子需要的是你和他一起觀察的耐心。

真與假隨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當下的「真」只是瞬息間的故事, 家長的耐心,是陪伴孩子觀察世間法的慈悲。

  • 佛法主題緣起——萬事因緣而生,也因緣而滅,當下的「真」只是此刻的樣子。

③ 無常─接納流動不定

今天的真,明天可能隨時改寫,孩子學習的不只是事實, 而是生命本質的流動與無常,讓心靈得以柔軟而堅韌。

給家長的一行話:今天的「真」明天可能變,彼此與孩子其實都在學習接受變化的世界。

  • 佛法主題無常——不執著於某個答案,因為一切皆流轉不息。

④ 中道─同行探索真理

孩子的提問非求絕對答案,而是邀約一場不偏不倚的探索旅程, 中道智慧教我們既不執著肯定,也不陷入否定。

給家長的一行話:孩子的提問,不是要你給絕對答案,而是邀請你與他走一段不偏不倚的探索路。

  • 佛法主題中道——不執真亦不執假,依當下實情調整理解慈悲觀照。

⑤ 如實觀─誠實面對當下

「真的嗎?」的背後,是渴望真實的陪伴,如實觀讓我們放下偏見與假設, 誠實而謙卑地陪孩子看見世界的真相。

給家長的一行話:當孩子問「真的嗎」,他要的不只是答案,而是你如實陪他看一眼世界的樣子。

  • 佛法主題如實知見——不被想像帶走,只看當下如它所是。

⑥ 空性─心與心的連結

真與假,本無自性,重要的是當下我們彼此心靈的相遇, 空性提醒我們,所有現象終究是一場"心"所變化的戲碼。

給家長的一行話:真與假,本無固定形狀,重要的是當下彼此心的連結。

  • 佛法主題空性—真是假、假也真,一切依心而現。

這六個視角互為鏡像,讓親子間的「真」不再冰冷抽象,而是溫柔活潑的生活實踐,和持續開展的心靈旅途。

陪伴孩子,也是在陪伴我們自己,在每一次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之間, 共創一個彼此看見、彼此信任的當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3會員
33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誅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從佛法的六個面向:觀照、緣起、無常、中道、如實觀、空性,來觀照孩子的情緒,尤其是「生氣」。教導家長如何理解孩子的怒氣,並引導孩子將情緒轉化為正向力量。
Thumbnail
2025/08/12
從佛法的六個面向:觀照、緣起、無常、中道、如實觀、空性,來觀照孩子的情緒,尤其是「生氣」。教導家長如何理解孩子的怒氣,並引導孩子將情緒轉化為正向力量。
Thumbnail
2025/08/09
從佛法角度出發,探討孩子提問背後的四種心理需求:安全感、想像力、情感連結和自我肯定。文章提供父母引導孩子的方法,並強調陪伴與觀照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8/09
從佛法角度出發,探討孩子提問背後的四種心理需求:安全感、想像力、情感連結和自我肯定。文章提供父母引導孩子的方法,並強調陪伴與觀照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8/02
誰偷走了太陽? https://vocus.cc/article/688d0579fd89780001887768 果寶寶帶著這個疑惑出門,遇見了土地公廟旁的老爺爺 -智者,問了一樣的問題。 老爺爺聽了,笑著摸摸他的頭: 「果寶寶啊,太陽沒有不見,它只是被雲遮住了呀。你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雖然你
Thumbnail
2025/08/02
誰偷走了太陽? https://vocus.cc/article/688d0579fd89780001887768 果寶寶帶著這個疑惑出門,遇見了土地公廟旁的老爺爺 -智者,問了一樣的問題。 老爺爺聽了,笑著摸摸他的頭: 「果寶寶啊,太陽沒有不見,它只是被雲遮住了呀。你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雖然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送給我。一行禪師?講橘子禪、正念,常常在走路那位嗎?英文副書名還真的是Healing The Inner Child⋯⋯ 好奇讀了幾章,覺得很有意思。用了不少相對佛學來説較易懂的「現代」名詞,讀起來好像「好看」多了。對當時(現在仍是)佛學基礎很淺的我來說門檻算低。 其中
Thumbnail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送給我。一行禪師?講橘子禪、正念,常常在走路那位嗎?英文副書名還真的是Healing The Inner Child⋯⋯ 好奇讀了幾章,覺得很有意思。用了不少相對佛學來説較易懂的「現代」名詞,讀起來好像「好看」多了。對當時(現在仍是)佛學基礎很淺的我來說門檻算低。 其中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文章摘要~~戀風草精選優質小說,陪孩子一起閱讀與思索。透過故事的閱讀,透過換位思考,開始柔軟孩子的心,讓他們懂得換位思考,懂得同理心,懂得感動,懂得分享與共好。 . 換位思考,同理心......這些東西,學校沒有教。因為太難交了。沒有考試,不能評量,怎麼教呢? 有人說,要培養孩子「柔軟的心」。
Thumbnail
文章摘要~~戀風草精選優質小說,陪孩子一起閱讀與思索。透過故事的閱讀,透過換位思考,開始柔軟孩子的心,讓他們懂得換位思考,懂得同理心,懂得感動,懂得分享與共好。 . 換位思考,同理心......這些東西,學校沒有教。因為太難交了。沒有考試,不能評量,怎麼教呢? 有人說,要培養孩子「柔軟的心」。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