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薩提爾工作坊第二回
孤獨友誼
孤獨感量表
孤獨反而能活得更像自己

孤獨ㄨ孤獨ㄨ孤獨 ~~不好嗎?
【導讀篇章】
第五章/孤獨:我從來沒有這麼孤獨過
第六章/友誼:大家都去哪裡了?
關係結束後會想:「我一輩子都會這樣孤單的過下去了。」
【孤獨/友誼】
✟帶班之孤
週一,導生段考第一天,依舊忙於照護備考人的生活,只見多數人開心備考,自修時間專注的沒幾個,下課時繼續玩鬼抓人,看到我都覺得心累了😩
✟閱讀之獨
今天工作坊聊的是孤獨和友誼,進場時,做了一份孤獨量表,拿到了16分,看來我並不孤獨。對於孤獨的解讀,我以為是一種值得享受的個人情境,無論有無失去。

簡易孤獨量表(可以做做看)
關於書中聊到的孤獨,有特別強調是失去某種親密關係的孤單感,同時也提到了關係結束後身分的轉換,會影響到身旁友人的看待心態,竟合理出了另一個不同價值的自己(書中提到是更迷人的☺️)
自己讀完書中內容,搜尋了關於孤獨的相關資料,特別喜歡這篇網路文章的內容,提到了「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
https://reurl.cc/E65131
◤「孤獨」描述的是一個人獨處時,所感受到的平靜與自在;而「孤單」的意思則更近似於寂寞,代表著因落單而產生的悲傷情緒。 ◢
◤「孤獨」是有力量的,能讓人的內心感到更平靜,進而重新檢視自我,變得更了解自己◢
在大家交流後,雖然我只聽到了一小部分,但透過夥伴的回饋紀錄,有著滿滿的收穫也特別喜歡這二句話~
「填選量表時,很多關鍵的選擇權都在自己」
「孤獨是能夠陪伴我們成長的」
自覺填寫任何心測或量表都是認識自己的好方法,至於結果,就參酌唄!😁

人在調適失落事件時,會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一個擺盪歷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會經歷從「失落導向」到「復原導向」的兩個波段,就像天平兩端,一端是失落和哀傷,另一端是復原和希望。
✟友誼之思
謝謝進成開啟了關於「如何讓需要幫助的孩子接受資源或願意參與」的好奇,夥伴們的回覆也覺得很棒:「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感受吧!」邀請人與被邀請人之間的信任程度,對需要幫助的孩子的選擇有絕對性的影響。同時,回到人性的求安定感,在看是舒適圈的不舒適圈裡,即便不舒適,都可能勝過走出這個圈子需要面對的挑戰與不安。換言之,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更害怕面臨改變時,所帶來的挑戰與危機。
✟友誼之讀
一份孤獨感量表(自己與他人),一個雙軌歷程模式(修復與失落),今日的對話學習,發現我們是擁有選擇的生活飽滿者,也覺得孤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擁有自由...😊
✟後記:
每次聊到「孤單/孤獨」,都會讓我想到這首歌<葉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0QFQtRAvWQ
孤單 是一個人的狂歡(註記:自覺此刻一人的狂歡是享受孤獨)
狂歡 是一群人的孤單(註記:自覺此刻在人群中的狂歡反襯出自我的孤單)
愛情 原來的開始是陪伴
但我也漸漸地遺忘
當時是怎樣有人陪伴
我一個人吃飯 旅行 到處走走停停
也一個人看書 寫信 自己對話談心
只是心又飄到了哪裡
就連自己看也看不清
我想我不僅僅是失去你

為下個月的SEL課程交流做預備❤️

很喜歡書中的這個部分😊(問問今天的自己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