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親愛的朋友們,我是嫚嫚!💕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一天開始得很順利,但因為主管的一句話,整個心情就垮了,接下來的工作效率直線下降?或是和伴侶的一次小爭執,讓你一整週都悶悶不樂?
這些情緒的風暴,我們都曾深陷其中。
在過去,我總認為情緒是敵人,是需要被「控制」或「壓抑」的麻煩。但歷經了20年人生的跌跌撞撞,我終於明白了一個足以改變一切的真相:情緒,其實是我們最誠實的內在信差,它們不是來找麻煩的,它們是來保護你的。
🌊 情緒:你內心最誠實的信差
回想一下,你生活中的每一個重要決定,是不是都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它們是我們內在智慧的語言,在告訴我們什麼對我們真正重要。
例如:我的朋友小雅原本在一家大公司當會計,薪水不錯但每天都感到沉重和焦慮。她總是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工作壓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個烘焙課程廣告時,心中突然湧起一陣興奮和渴望。
那個「興奮」的信差讓她意識到:原來她的內心一直在告訴她,這份工作並不適合她。後來她勇敢轉行,現在每天都充滿活力。
當我們學會閱讀情緒的信,我們就開始了一場內在的革命,這正是顯化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 情緒覺察的三步驟練習法
這三個步驟聽起來可能有點抽象,別擔心,讓我用一個我自己最深刻的親身經歷,來為你完整地走一遍流程。
第一步:暫停與命名 (PAUSE & NAME)
當情緒海嘯來襲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抵抗,而是按下暫停鍵。給自己30秒的緩衝,然後,像一個客觀的記者,為這個情緒命名。
- 我的實戰場景:
下午五點五十分,一個最尷尬、也最容易引爆情緒的時間點。 我正準備關上電腦,腦中想著晚餐、想著即將到來的週末,手機「叮」的一聲,跳出一封來自老闆的Email。點開它,還沒讀完三行,一股熱氣就從胸口衝上喉嚨,我感覺到下巴不自覺地咬緊… 過去的我,下一步就是立刻回擊。如果這天正好是週五,那股怨氣,足以毀掉我整個週末的平靜。但這次,我放下手機,深呼吸,問自己:「我現在感受到什麼?」我發現,底下不只有「憤怒」,還有「被誤解的委屈」,以及更深層的「擔心自己不夠好的焦慮」。光是這樣命名,就讓我從失控的邊緣,拉回了一點理智。
第二步:傾聽與理解 (LISTEN & UNDERSTAND)
接下來,我們要扮演一位好奇的偵探,開始「訪談」這位情緒信差:「這個情緒想告訴我什麼?它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 我的實戰場景:
我繼續問我的內心。我先問那個因為「時間點」而生的煩躁信差,它說:「我的下班時間、我的私人生活界線,感覺被侵犯了!我需要休息!」
您看,當我開始傾聽,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內心,同時有三位信差在敲門!
- 接著,憤怒信差才說:「你覺得你的努力沒有被看見,你需要得到肯定與尊重!」最後,焦慮信差小聲地說:「你擔心這個專案會失敗,你需要更多的資源與明確的指令!」
第三步:回應與調整 (RESPOND & ADJUST)
當我們讀懂了信的內容,我們就擁有了選擇權。問自己:「我可以如何照顧這個感受?我需要做什麼來滿足背後的需求?」
💝 將覺察,應用在生活的每個角落
這個三步驟的方法,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
- 在工作中:當你因為追求完美而焦慮時,你可以覺察到「我需要被認可」,然後調整為「我提醒自己已經盡力了,並制定一個檢查清單」,從而提升效率與睡眠!
- 在關係中:當你因為伴侶的行為而生氣時,你可以覺察到「我需要安全感」,然後調整為用溫和的方式表達需求,從而化解衝突,贏得更深的連結。
🎙️ 深度探索:我們一起聊聊
文字能分享的有限。如果你想聽我更深入地聊聊,我是如何透過情緒覺察,一步步走過癌症的恐懼、關係的創傷,以及身為單親媽媽的種種挑戰,我誠摯地邀請你,到我的Podcast節目《嫚語漫語TALK》,收聽更多的內容。
在這裡聽我的Podcast:
顯化精髓之一:察覺負面情緒的能力
💫 寫在最後
親愛的朋友,情緒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們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當我們學會傾聽情緒的聲音,理解它們的訊息,並有意識地回應它們,我們就開始了一場內在的革命。
今天,就從覺察此刻的情緒開始吧。記住,每一次的覺察,都是一次愛自己的練習。💕
❤️你的愛心、留言及分享,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 嫚言漫語TALK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
- 嫚語漫語IG:
https:///food_fitness.life?igsh=MXZteTFlMWE0bGtmag%3D%3D&utm_source=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