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蔭咖啡:從被忽視的農法到碳市場新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前言

每天在喝的咖啡如何和碳權連結上?在種植的時候就採用較永續且生態友善的方式,Shade-grown 遮蔭咖啡。

理論上來說,這類農林混合,維護生物多樣性、保留更多樹木的種植方式能夠申請自然碳匯類型專案碳權,但目前依然受限於監測方法以及市場意識等問題,離成熟推動還有一段距離。

新聞原文連結請參考。

咖啡與碳權:遮蔭咖啡的環境價值被忽視

咖啡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而在每一杯咖啡的背後,隱藏著一張龐大的農業網絡。許多咖啡農場不僅生產作物,也在氣候因應方案中扮演關鍵角色。其中,遮蔭種植咖啡因為能儲碳並維護生物多樣性,近年受到更多關注。

不同於完全曝曬在陽光下的傳統栽培方式,遮蔭咖啡依靠樹木的遮蔽而生長。這些樹木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調節土壤溫度,並為鳥類與昆蟲提供棲息環境。

研究顯示,遮蔭咖啡農場每公頃可儲存約 70 至 80 公噸的碳,與熱帶森林的儲碳能力相當,可視為天然碳匯。然而,這些貢獻在現行碳市場中卻往往被低估,甚至不受重視。

遮蔭咖啡的價值,為何始終得不到合理評估?

在現行碳權市場,獲得獎勵的多是造林、再生能源或土壤碳等專案。但咖啡農場,尤其是採用遮蔭方式經營的系統,往往難以歸類,因此被排除在主要的獎勵機制之外。

遮蔭咖啡確實能儲存大量碳,但卻落在一個「灰色地帶」。研究指出,相較於大規模植樹計畫,遮蔭咖啡系統所捕捉的碳在碳市場上價值被打了折扣,結果使得農民缺乏誘因去維護甚至擴張這些友善生態的農業模式。

最大問題在於「驗證」。單純計算一片人工林的樹木數量相對容易,但遮蔭農場是作物與多種不同樹木混合共生的環境,樹齡各異、種類多元,雖然這營造出高度的生物多樣性,卻讓碳核算更為複雜。沒有明確的會計與計算標準,市場自然低估了它們的實際價值。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NZCBI 生態學家 Ruth Bennett 直言:

「退化咖啡農地的植樹計畫背後有大筆資金支持,但除了 Smithsonian Bird Friendly 認證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財務誘因能鼓勵農民保護既有的遮蔭樹。當然,在單一種植的咖啡園裡補植遮蔭樹是一個正面的作法,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些後來種的樹木,無法真正彌補成熟遮蔭樹被移除後造成的損失。」

全球研究:農林複合系統的真正氣候效益

刊登於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的一項統合分析,整合了 67 個研究據點的資料,並比較不同農業經營方式的碳儲存效益:包括單純遮蔭式咖啡園、簡單農林複合系統,以及擁有原生樹種的複雜農林複合系統。

研究顯示,越是多樣化、樹木密度越高的系統,碳儲存能力就越強。其中,包含成熟原生樹的複雜農林複合系統,遠勝於僅在單一作物上增加遮蔭樹的農場。透過 Hedges’ g 等統計方法,學者確認了這種差距的顯著性。

另一項由 Smithsonian 進行的研究更指出,如果將遮蔭種植系統改為種植園模式,恐怕會釋放 1.74 億至 2.21 億公噸的碳,這一數字甚至是所有咖啡園補植新樹後所能吸收量的兩倍以上。

研究人員估算,目前全球咖啡農場的樹木與植物已儲存約 4.82 億公噸碳。即便所有全日照咖啡園都改種遮蔭樹,也僅能額外吸收 8,200 萬至 8,700 萬公噸。

這些數據凸顯一個核心訊息:保護現有的成熟遮蔭樹,帶來的氣候效益遠比後來補植新樹更為關鍵。然而,現行政策與碳市場卻未能反映這層價值。

小農在碳市場前線:被忽視的潛在收益

若遮蔭咖啡能獲得市場更合理的認可,全球數百萬名小農或許能直接受益。咖啡大多生產於開發中國家,當地農民普遍收入不穩,而與碳市場連結,將可能成為他們的新收入來源。

在自願性碳市場,碳權價格每公噸約落在 5 至 20 美元之間,有的甚至低於 5 美元,也有高於 20 美元的類型。若以遮蔭咖啡來計算,一公頃可儲存 70 公噸碳,累積起來的碳權價值可能高達數百甚至上千美元。

然而,這樣的潛力至今仍未被充分開發。昂貴的認證費用、繁瑣的驗證程序,加上市場買方缺乏認知,讓農民難以真正受惠。若制度不改革,他們不僅錯失額外收入來源,也失去維護森林與遮蔭樹的誘因。

遮蔭咖啡:兼顧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的隱形功臣

遮蔭咖啡的價值遠不止於儲碳。它同時提供一系列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生態服務:

  • 保護生物多樣性:近似森林的咖啡園,能維持鳥類、授粉昆蟲與多樣野生動物的棲地。研究指出,遮蔭系統中的鳥類族群數量明顯高於全日照單一栽培。
  • 維護土壤健康:樹木遮蔽能降低侵蝕、保持肥力。
  • 維護水源:樹冠能調節溪流溫度,改善集水區的整體狀況。
  • 提升韌性:多樣化的作物與樹種配置,使農場更能抵禦極端氣候與病蟲害衝擊。

這些額外效益,讓遮蔭咖啡更具被納入碳市場的正當性。碳權買方尋求的不只是單純的碳數據,而是兼顧生物多樣性與社區效益的「高品質碳權」。若能獲得應有的制度認可,遮蔭咖啡完全有潛力滿足這類需求。

碳市場公平交易的絆腳石

雖然遮蔭咖啡具備進入碳市場的潛力,但要真正落實仍有不少障礙。首先,現行的碳核算工具並未針對農林複合系統設計,缺乏標準化的方法,讓農民難以證明碳權價值,更別說販售。加上高昂的認證費用,多數小農根本無力負擔。

其次,市場認知不足也是關鍵問題。碳權買方對大規模造林或再生能源專案相對熟悉,卻對農林複合型碳權缺乏了解。若要擴大需求,教育投資人與企業認識其環境效益非常重要。

政策面同樣不可或缺。咖啡生產國若能把遮蔭咖啡系統納入官方氣候計畫,將有助於爭取國際碳融資。而認證機構、非政府組織與農民合作社若能攜手合作,分攤成本,也能讓更多農民負擔得起,進而推動更廣泛的參與。

從小眾走向主流:咖啡如何成為氣候解方

要讓遮蔭咖啡真正進入碳市場,關鍵在於觀念與制度的轉變。分析人士指出,第一步是承認農林複合系統是一種可計量、具正當性的碳儲存方式。隨著科學方法進展、數位監測工具普及,以及衛星影像技術的應用,這樣的認定正變得可行。一旦碳儲量測得更準確,驗證成本也有望下降,數以百萬計的小農將因此受益。

全球自願性碳市場預估到 2030 年規模將達 500 億美元,而在需求高漲的情境下,到 2050 年甚至可能突破 2,500 億美元。若遮蔭咖啡能分得其中一杯羹,將不僅改變農民收入結構,也可能左右全球氣候成效。

事實上,遮蔭咖啡農場是被忽視的氣候資產:它們能大量儲碳、守護生物多樣性,並維繫農村生計。然而,現行碳市場卻低估其價值,導致農民與環境同時受損。

隨著碳市場逐步成熟,把咖啡農林複合系統納入其中的契機正在浮現。只要有更合理的制度認可、更完善的測量工具與政策支持,遮蔭咖啡就能從邊陲走向氣候金融的核心。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每一杯咖啡背後,不只是風味故事,還有碳儲存與生態保護的價值。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Chestnut Carbon 募資 1.6 億美元:推動自然型碳移除市場邁向新高度
生物多樣性:TNFD、自然基礎解方與永續發展策略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核准多項生物炭與森林經營方法學
生物多樣性抵換,有效嗎?
植樹偏見如何阻礙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
JPMorgan 投資 2.1 億美元造林碳權
造林碳抵換不可行?財務與空間的限制
北美森林碳權協定評估:品質、挑戰與改進方向
全球森林碳市場:現況、挑戰與改善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3會員
333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2
新加坡與泰國完成碳權協議,泰國成為新加坡首個東南亞合作夥伴。依據巴黎協定,雙邊合作將允許新加坡政府與企業購買泰國碳權,最高可抵銷 5% 的排放。協議簽署正值兩國建交 60 週年,並標誌氣候行動成為雙邊合作新支柱。觀察人士指出,泰國在東協市場具優勢,能吸引私人資金並推動碳權計畫規模化。
Thumbnail
2025/08/22
新加坡與泰國完成碳權協議,泰國成為新加坡首個東南亞合作夥伴。依據巴黎協定,雙邊合作將允許新加坡政府與企業購買泰國碳權,最高可抵銷 5% 的排放。協議簽署正值兩國建交 60 週年,並標誌氣候行動成為雙邊合作新支柱。觀察人士指出,泰國在東協市場具優勢,能吸引私人資金並推動碳權計畫規模化。
Thumbnail
2025/08/21
全球企業採用淨零目標的比例近年上升 227%,顯示減碳行動不再延宕。工業與原材料等高排放部門正引領轉型,並隨著 SBTi 將於 2027 年推出更嚴格規範,企業須確保數據透明、涵蓋全價值鏈排放,並定期更新目標。能成功落實的公司,將更能在低碳經濟中取得競爭優勢,為永續的淨零經濟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8/21
全球企業採用淨零目標的比例近年上升 227%,顯示減碳行動不再延宕。工業與原材料等高排放部門正引領轉型,並隨著 SBTi 將於 2027 年推出更嚴格規範,企業須確保數據透明、涵蓋全價值鏈排放,並定期更新目標。能成功落實的公司,將更能在低碳經濟中取得競爭優勢,為永續的淨零經濟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8/20
工程化碳移除被視為達成全球淨零目標的關鍵,但最新研究指出,若忽視建設與運轉過程中的隱含排放,市場恐出現「幽靈碳權」──實際並未發生的減碳卻已被計入與出售。透過攤提排放數據,專案在早期甚至可能是淨排放者,卻仍能過度發放碳權,對市場信任構成重大威脅。
Thumbnail
2025/08/20
工程化碳移除被視為達成全球淨零目標的關鍵,但最新研究指出,若忽視建設與運轉過程中的隱含排放,市場恐出現「幽靈碳權」──實際並未發生的減碳卻已被計入與出售。透過攤提排放數據,專案在早期甚至可能是淨排放者,卻仍能過度發放碳權,對市場信任構成重大威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厭氧日曬是一種創新的咖啡處理方式,先將整顆咖啡櫻桃進行厭氧發酵,再進行日曬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咖啡櫻桃被放置在密閉的容器中,注入二氧化碳以排除氧氣,營造無氧環境。這樣可以減緩果膠中糖分的分解速度,讓ph值下降得更慢,延長發酵時間,使咖啡豆的甜味和風味更佳、更平衡。
Thumbnail
厭氧日曬是一種創新的咖啡處理方式,先將整顆咖啡櫻桃進行厭氧發酵,再進行日曬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咖啡櫻桃被放置在密閉的容器中,注入二氧化碳以排除氧氣,營造無氧環境。這樣可以減緩果膠中糖分的分解速度,讓ph值下降得更慢,延長發酵時間,使咖啡豆的甜味和風味更佳、更平衡。
Thumbnail
冷萃濾袋研磨咖啡能夠自由控制濃厚度,添加不同量的水以及時間,調製屬於自己風味的咖啡。口味上帶有黑巧克力香氣和果味,即使不喜歡喝黑咖啡的人也可能會喜歡。而且價格相對較便宜,對於喜歡沖泡咖啡的人來說,非常划算。
Thumbnail
冷萃濾袋研磨咖啡能夠自由控制濃厚度,添加不同量的水以及時間,調製屬於自己風味的咖啡。口味上帶有黑巧克力香氣和果味,即使不喜歡喝黑咖啡的人也可能會喜歡。而且價格相對較便宜,對於喜歡沖泡咖啡的人來說,非常划算。
Thumbnail
紅櫻桃計畫是荷蘭的Trabocca公司所主導,半數資金由荷蘭政府贊助。 自2005年開始,與許多小型咖啡合作社進行合作,鼓勵並協助生產者盡其所能地改進水洗、半水洗、日曬或其他實驗處理方式,來提升咖啡的品質。
Thumbnail
紅櫻桃計畫是荷蘭的Trabocca公司所主導,半數資金由荷蘭政府贊助。 自2005年開始,與許多小型咖啡合作社進行合作,鼓勵並協助生產者盡其所能地改進水洗、半水洗、日曬或其他實驗處理方式,來提升咖啡的品質。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有機咖啡豆的健康優勢,包括減少農藥殘留和化學物質攝入、更少的重金屬汙染、更高的營養價值等。同時提供有關有機咖啡認證以及有機咖啡購買指南的實用信息,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選擇真正的有機咖啡豆。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有機咖啡豆的健康優勢,包括減少農藥殘留和化學物質攝入、更少的重金屬汙染、更高的營養價值等。同時提供有關有機咖啡認證以及有機咖啡購買指南的實用信息,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選擇真正的有機咖啡豆。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全球咖啡消費每年產生數百萬噸廢咖啡渣,這可能對野生動物和環境造成破壞。然而,若我們能好好地回收再利用,將是一種更佳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
Thumbnail
全球咖啡消費每年產生數百萬噸廢咖啡渣,這可能對野生動物和環境造成破壞。然而,若我們能好好地回收再利用,將是一種更佳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