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了哈科米的讀書會,兩週一次的分享,每次都會有導讀的同學,有時候會在讀書會期間做一些哈科米的小小練習,有時候是討論書中內容。
由於我只參加過哈科米3+1次的工作坊,所以也算是哈科米的小baby階段。
在讀書會裡,可以聽聽哈科米前輩的經驗以及感受、想法等,我覺得很棒,學哈科米的人好像都帶點了溫柔感,所以其實當下你說不出什麼事情,或者是沒想法,也沒關係,我自己內在也有感受到這就是哈科米。
有時候我也會想分享自己的經驗,分享時,難免會有緊張感,自己說得好不好,自己說得有沒有貢獻,這些想法都會浮出來。
上次的讀書會談到「開放」,談開放無論內外,說信任不分彼此。治療者信任來訪者內在的感受,雖然與治療者覺察到的不同,但他信任來訪者的本人體驗的效能。另外一段是「體現」,身體有心理意義,心理由身體表徵。
這兩章節與我曾經被做過的SE身體經驗療法,非常一致,所以當同學提出疑惑時,我就分享自己的經驗,我曾經遇過的一個SE治療師,就是展現出「開放」與「體現」,當我分享自己的過程當中,我也能感受到自己分享的喜悅,以及同學好像了解些了這兩章節的內容。
分享的力量是很喜悅的,從我自己的體驗出發,讓我感覺更穩定與紮根,好像我力行的書上的這一段,分享自身的經驗也是一種影響力,這樣慢慢地,感覺源遠流長。
#哈科米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