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10招秒控情緒與動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今早在YT看到一個很實用的日本科普影片,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聽不懂日文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




【腦科學解密】10個習慣助你掌控情緒、提升行動力

你是否常因缺乏動力或情緒起伏不定而自責?其實,這並非你意志薄弱,而是受到了大腦「慣性」的影響。透過心理學與腦科學研究,我們可以學會巧妙地「欺騙」大腦,將這些慣性轉化為提升動力與管理情緒的工具。這篇文章將精簡地為您整理10個簡單卻高效的習慣,幫助您輕鬆駕馭大腦,讓生活變得更加積極順遂。

擺脫沒動力、壞情緒:從大腦慣性到積極行動

許多人誤以為要先有動力才能行動,但真相恰恰相反——是行動產生動力。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作業興奮」現象。只要踏出微小的一步,大腦便會逐漸活化,促使你繼續下去。面對衝動或憤怒,我們也不是完全無法控制。短暫的「空檔」能啟動大腦掌管理性的前額葉皮質,讓您有機會做出更明智的選擇,而非被情緒主宰。

我們的身體與外在形象,也與內心狀態息息相關。一個簡單的笑容、挺直的姿勢,甚至所穿的服裝,都能向大腦發出「我現在很積極」的訊號,進而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表現。語言的力量也不容小覷,我們對自己說的話、以及如何「框架」描述一件事,都會深刻影響大腦的反應與感受。

而當生活感到停滯時,大腦會對新奇刺激釋放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能提升動力與專注力。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初體驗」,也能有效活化大腦,為日常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與成長養分。總之,無需費力對抗自身,只需聰明地運用大腦的運作機制,便能輕鬆引導自己走向更好的狀態。

影片中的10個習慣重點條列

1. 微笑欺騙大腦:即使是假笑,也能透過「臉部回饋理論」讓大腦誤以為快樂,進而改善情緒與心率恢復。

2. 行動從2分鐘開始:不必等待動力,只要「先做2分鐘」的簡單行動,就能啟動大腦的「作業興奮」,讓事情順利開始。

這個讓我想到日本名遊戲製作人桜井政博他YT頻道的這個影片↓
總之去做就對了!【面對工作時的姿態】
如同他在影片說的一樣,去思考為何沒有動力做事都是沒意義的,總之就是先行動!排程或具體意義之後再來思考就行,總之就去做就對了!JUST DO IT!!

3. 姿勢塑造心靈:挺直的姿勢能讓大腦回憶起更多積極記憶,而貓背(駝背)則容易喚起負面記憶。

4. 5秒法則化解衝動:當食慾或各種衝動來襲時,默數「5、4、3、2、1」能啟動前額葉皮質,幫助理性思考,避免失控行為。

5. 6秒法則平息怒火:感到憤怒時,深呼吸並等待6秒,能讓大腦杏仁核的興奮平息,恢復理性判斷,避免後悔。

6. 外在影響內在:穿著打扮不僅是外表,更能向大腦傳遞訊息,影響專注力、創造力或行為模式。

7. 抬高視線提升心情:當情緒低落時,抬頭望向天空或遠方,能讓呼吸變深,大腦誤以為處於積極狀態,心情隨之好轉。

8. 鏡中鼓勵強化自我:對著鏡子對自己說鼓勵的話,能提升自我評價,強化抗壓能力,是強大的自我支持。

9. 詞彙框架改變感受:將負面詞彙替換為積極的描述(例如「減肥」變「身體調整計畫」),能改變大腦對同一件事的判斷與情感。

這邊再度推薦桜井政博他YT頻道的這個影片↓(其實我覺得桜井政博他也是一位覺知者,看過他頻道所有影片後,發現他不只教人如何做遊戲,同時也教人如何用積極與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工作上的難題)
說出的話就真的會實現【面對工作時的姿態】
如同影片中所說的,用積極的話語及思考是可以轉變自己的思緒態度!
這個不是精神論或心靈雞湯的論調,是有科學根據的↓
像是IKEA之前做過的植物實驗(左邊是飽受言語霸凌,右邊則是接受讚美話語的盆栽)
對植物都有效果了更何況是對人呢~( *´ㅅ`)⁾⁾ウンウン

10. 小初體驗活化人生:嘗試走不同路、去新咖啡廳等微小的新體驗,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提升動力與記憶力。


個人心得感想:
原本一直以來都是認為心理會影響身體狀況,沒想到竟然可以利用這機制,反過來用身體來操縱及提升你的內在情緒以及心理狀態。
有了這幾種方法便可以擺脫被情緒綁架,做自己思緒的主人翁!

其中第四點:5秒法則化解衝動:讓我想到前幾天晚餐時間,明明肚子不餓但手還是伸進泡麵櫃,正準備拿起素食泡麵泡來吃時,我突然開始思索:「我到底是為了補足身體的飢餓還是為了滿足心靈上的飢餓,或只是慣性機制所以才想要泡這個泡麵來吃的呢?」
默默思考了一下,過了5秒鐘以後我手又默默的將泡麵放回了泡麵櫃。當下我突然產生一種「我戰勝了我的肉體本能,做回了我身體主宰」的小小勝利感。
就像是與神對話中,「向天空舉起拳頭,做出一個讓你瞧瞧的勝利姿勢」的感覺w

如此簡單的小事情,卻可以因此練習、提升你的精神韌性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經驗,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嘗試看看~


以上分享,希望對這方面資訊有興趣的網友們提供一些參考(๑•̀ㅂ•́)و✧

(聽不懂日文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

感謝您的寶貴時間及閱讀,我們下篇文章再見!(*´︶`*)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狐猿的S.S.S.
3會員
63內容數
歡迎來到「狐猿的S.S.S.」- S.S.S.是Soul Storage Space,也就是靈魂儲存空間的縮寫。 有別於我blog「狐猿的E.S.S.」的名稱,這裡主要是寫一些個人近期關於心靈探索及生活瑣事分享。
狐猿的S.S.S.的其他內容
2025/09/09
剛剛在YT看到哈佛商學院教授一個很棒的影片,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聽不懂英語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自動翻譯真的超讚~( -`ω-)b英文苦手如我也能即時性看到英語圈最新分享資訊而不用等人轉貼翻譯影片真是太棒啦!)
Thumbnail
2025/09/09
剛剛在YT看到哈佛商學院教授一個很棒的影片,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聽不懂英語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自動翻譯真的超讚~( -`ω-)b英文苦手如我也能即時性看到英語圈最新分享資訊而不用等人轉貼翻譯影片真是太棒啦!)
Thumbnail
2025/09/06
本文分享如何將冥想融入日常生活,透過呼吸法與冥想調整腦部頻率,提升身心靈健康、專注力及創造力,創造更理想的人生。文章包含五大領域全面升級以及八大實踐場景,並提供實際操作方法。
Thumbnail
2025/09/06
本文分享如何將冥想融入日常生活,透過呼吸法與冥想調整腦部頻率,提升身心靈健康、專注力及創造力,創造更理想的人生。文章包含五大領域全面升級以及八大實踐場景,並提供實際操作方法。
Thumbnail
2025/07/29
剛剛在YT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日本科普影片,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聽不懂日文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 大腦功能優化:從日常實踐提升認知能力的四項關鍵鍛鍊
Thumbnail
2025/07/29
剛剛在YT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日本科普影片,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聽不懂日文的網友們可以參考這篇來打開自動翻譯功能) 大腦功能優化:從日常實踐提升認知能力的四項關鍵鍛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每一次的複習或加強,就像打一支Boost針,讓記憶力回升100%!
Thumbnail
每一次的複習或加強,就像打一支Boost針,讓記憶力回升100%!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5%的微改變,簡單有效的正念練習,提升自我調適能力,遠離疼痛、焦慮、壓力、憂鬱
Thumbnail
5%的微改變,簡單有效的正念練習,提升自我調適能力,遠離疼痛、焦慮、壓力、憂鬱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